一种可作辅助退板的取料接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9664发布日期:2018-06-19 21:3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作辅助退板的取料接驳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零部件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作辅助退板的取料接驳机构。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SMT上板机在电子行业应用广泛,目前先进的上板机后为了方便传输和接驳,一般会设置有接驳台,接驳台可以将治具板从上板机运送到后置的加工的设备中进行加工,所以说接驳台是一种中间过渡用的输送设备。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有接驳台,但是这种接驳台只是简单实现运输治具板的功能,但是如果在运输或者组装过程中,发现治具板为次品或者不能组装时,就需要退回治具板,但是由于组装过程中机器是密闭的,人手不能触碰到治具板,只能够用机械手抓板放到接驳台上,接驳台上的治具板一直处于接驳台上会导致生产停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用停机也可以退回治具板的取料接驳机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作辅助退板的取料接驳机构,包括安装板、左侧移动板、右侧定位板、传送动力装置、调宽装置、左传送组件、右传送组件和辅助推板装置;

所述右侧定位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右端,所述左侧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

所述左传送组件设置于左侧移动板上,所述右传送组件设置于右侧定位板上,所述左传送组件和右传送组件设置一样,且相对设置;

所述传送动力装置和所述调宽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调宽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左侧移动板左右移动;所述传送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左传送组件和右传送组件转动,从而传送治具板;

所述辅助推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左侧移动板和右侧定位板之间,在所述左传送组件和右传送组件往后传输治具板时,往后顶出治具板。

优选的,所述辅助推板装置包括上升组件和推回气缸;

所述上升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带动所述推回气缸上下动作;所述推回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安装板的后端,且所述推回气缸处于最低位置时低于所述第一带轮的顶部,所述推回气缸被所述上升组件顶起时,所述推回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辅助推板装置还包括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设置于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上升组件为避位气缸;

所述避位气缸的缸筒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避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推回气缸的缸筒。

优选的,所述左传送组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

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设置于所述左侧移动板上;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带轮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三带轮,且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之间的间距;

所述传送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组件和传送杆;所述传送杆穿过所述左侧移动板,所述传送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右侧定位板上,所述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送杆的另一端,用于带动所述传送杆转动;所述传送动力装置还包括左接驳轮和右接驳轮,左接驳轮和右接驳轮设置于所述传送杆上,且分别处于左传送组件和右传送组件的下方,所述左传送组件和左接驳轮上套有皮带,所述右传送组件和右接驳轮上也套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同步带;

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连接于所述传送杆,所述同步带套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上。

优选的,所述调宽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丝杆螺母副;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丝杆螺母副的动力输入端,所述丝杆螺母副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左侧移动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左侧移动板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调宽装置还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右侧定位板上;

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左侧移动板,且与所述左侧移动板相互配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因为左传送组件和右传送组件只能够往后传输治具板至一端距离,如果没有辅助的取板或者拿板动作,治具板就会留在左传送组件和右传送组件上,而这时用辅助推板装置推出治具板,可以使得治具板放到后面的上板机上,从而避免人手操作,避免发生停机取板的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取料接驳机构安装于上板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取料接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取料接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取料接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安装板1,左侧移动板2,右侧定位板3,传送动力装置4,调宽装置5,左传送组件6,右传送组件7,辅助推板装置8,安装座11,连接板12,动力组件41,传送杆42,左接驳轮43,右接驳轮44,第一电机411,第一同步带轮412,第二同步带轮413,同步带414,第二电机51,丝杆螺母副52,支撑轴53,第一带轮61,第二带轮62,第三带轮63,第四带轮64,上升组件81,推回气缸82,光电开关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作辅助退板的取料接驳机构,包括安装板1、左侧移动板2、右侧定位板3、传送动力装置4、调宽装置5、左传送组件6、右传送组件7和辅助推板装置8;

所述右侧定位板3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右端,所述左侧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

所述左传送组件6设置于左侧移动板2上,所述右传送组件7设置于右侧定位板3上,所述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设置一样,且相对设置;

所述传送动力装置4和所述调宽装置5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所述调宽装置5用于带动所述左侧移动板2左右移动;所述传送动力装置4用于带动所述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转动,从而传送治具板;

所述辅助推板装置8设置于所述左侧移动板2和右侧定位板3之间,在所述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往后传输治具板时,往后顶出治具板。

所述治具板的取料接驳机构安装于上板机的出口处,用于治具板的辅助接驳。其动作过程如下:所述传送动力装置4带动所述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动作,当上板机上的治具板送到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上时,治具板会被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往前输送。所述传送动力装置4的也可以带动所述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动作,使得治具板往上板机方向运动,即往后作出退回运动。因为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只能够往后传输治具板至一端距离,如果没有辅助的取板或者拿板动作,治具板就会留在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上,而这时用辅助推板装置8推出治具板,可以使得治具板放到后面的上板机上,从而避免人手操作,避免发生停机取板的事故。

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推板装置8包括上升组件81和推回气缸82;

所述上升组件81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上,用于带动所述推回气缸82上下动作;所述推回气缸82的活塞杆朝向安装板1的后端,且所述推回气缸82处于最低位置时低于所述第一带轮61的顶部,所述推回气缸82被所述上升组件 81顶起时,所述推回气缸82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带轮61和第二带轮62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

动作时,不合格的治具板放到所述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上,然后传动动力装置带动治具板往后运输,使得治具板往上板机方向传送。

所述上升组件81将所述推回气缸82顶起,后所述推回气缸82的活塞杆伸出,将治具板顶进上板机中。气缸的动作快速迅速,有利于实现高效快速生产。

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推板装置8还包括光电开关83;所述光电开关83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后端。

当所述光电开关83检测到第二个信号时,所述上升组件81先将所述推回气缸82顶起,后所述推回气缸82的活塞缸向后伸出。这里的第二个信号指的是,因为治具板是从前往后运输的,所以治具板的两边是先后经过所述光电开关83的,所以会有两个信号,从而这时就能够保证所述上升组件81和推回气缸82动作的准确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升组件81为避位气缸;

所述避位气缸的缸筒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所述避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推回气缸82的缸筒。

所述避位气缸带动所述推回气缸82的上下运动是实现推板动作和避位动作,两个气缸的动作迅速,一个实现上下运动,另一个实现前后运动,所以有效保证加工重复性和加工效率。

更进一步的,所述左传送组件6包括第一带轮61、第二带轮62、第三带轮63和第四带轮64;

所述第一带轮61、第二带轮62、第三带轮63和第四带轮64设置于所述左侧移动板2上;所述第一带轮61和第二带轮62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三带轮 63和第四带轮64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带轮61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三带轮63,且所述第一带轮61和第二带轮62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三带轮63和第四带轮 64之间的间距;

所述传送动力装置4包括动力组件41和传送杆42;所述传送杆42穿过所述左侧移动板2,所述传送杆4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右侧定位板3上,所述动力组件4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送杆42的另一端,用于带动所述传送杆42 转动;所述传送动力装置4还包括左接驳轮43和右接驳轮44,左接驳轮43和右接驳轮44设置于所述传送杆42上,且分别处于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 的下方,所述左传送组件6和左接驳轮43上套有皮带,所述右传送组件7和右接驳轮44上也套有皮带。

动作时,所述动力组件41动作,带动所述传送杆42转动,所述左接驳轮43和右接驳轮44也跟着转动,从而使得左传送组件6和左接驳轮43上的皮带不断转动,右传送组件7和右接驳轮44上的皮带也不断转动,治具板处于第一带轮61和第二带轮62上的皮带上被传输。皮带先后经过第二带轮62、第一带轮61、第三带轮63和左接驳轮43,因为第三带轮63和第四带轮64之间的皮带间距小于第一带轮61和第二带轮62之间的皮带间距,这时皮带也不容易影响到别的零部件,也能够减少皮带的震动,皮带的跳动也小,不易松脱。

所述传送杆42为六角形动力传送杆42,方便带动左接驳轮43和右接驳轮44转动。两条皮带仅仅是靠动力一个动力组件41带动的,可以有效减少震动,减少对取料接驳接驳机构的影响。

更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41包括第一电机411、第一同步带轮412、第二同步带轮413和同步带414;

所述第一电机411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411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412,所述第二同步带轮413连接于所述传送杆42,所述同步带414套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412和第二同步带轮413上。

动作时,第一电机411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412转动,经过所述同步带414的传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413,从而带动所述传送杆42转动。

只有一个电机便能驱动左传送组件6和右传送组件7动作,而不是采用两个电机带动,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所产生的震动,减少因震动对治具板传送的影响。

更进一步的,所述调宽装置5包括第二电机51和丝杆螺母副52;

所述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丝杆螺母副52的动力输入端,所述丝杆螺母副5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左侧移动板2。

动作时,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所述丝杆螺母副52的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副52的螺母左右移动,实现所述左侧移动板2的左右移动。所以在加工时,通过调整出所述左侧移动板2的位置,调节出左侧移动板2 和右侧定位板3的间距,能够适应到不同宽度的治具板,增大取料接驳机构的加工适应范围。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同步带轮413与左侧移动板2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上;

所述调宽装置5还包括支撑轴53;所述支撑轴5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1上,所述支撑轴53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右侧定位板3上;

所述支撑轴53穿过所述左侧移动板2,且与所述左侧移动板2相互配合传动。

所述左侧移动板2的左右移动过程中,能够沿着所述支撑轴53移动,从而得到支撑轴53的导向,使得所述左侧移动板2的移动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1上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连接板12。

所述连接板12方便将取料接驳机构安装到上板机上。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