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齿条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170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齿条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齿条排线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缆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加工完成后的线缆缠绕到特定的收线装置上才能做成成品,该过程即为收线。在收线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对线缆进行排线,即将线缆依次紧密地从收线装置的收线轴的一端缠绕到另一端,然后再反向从该另一端缠绕回去,重复这两个缠绕过程至结束。

现有技术中,一种是通过人工排线将线缆缠绕到收线装置上,但是该方法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也够不稳定。此外,还有一些是利用收线的惯性以自动收线的方式将线缆缠绕到收线装置上,但是此方法主要适用于收线装置的收线轴较短的情况,一旦收线轴较长,在收线时,当线缆缠绕到靠近收线轴的两端的时候,由于张力较大,线缆的排列可能会稀疏而不满足要求,并且如果张力过大,线缆还可能会断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当收线装置的收线轴较长时的自动收线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齿条排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齿条排线装置,用于在收线装置将线缆缠绕到收线轴上的过程中对线缆进行排线,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底座;滑动杆,与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滑动杆上;电动机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具有电动机以及连接在电动机输出轴上的齿轮,该齿轮与滑动杆相啮合来驱动支撑架沿滑动杆按照一定的速度运动;导线轮,与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用于引导线缆缠绕到收线轴上;两根限位柱,设置在导线轮的水平面的两侧,用于限定线缆进入导线轮;触碰杆,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以及两个行程开关,设置在底座的两端,与触碰杆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与电动机连接,其中,滑动杆的表面设置有和齿轮相匹配的齿条,电动机组件驱动支撑架沿滑动杆运动,当支撑架沿滑动杆运动到滑动杆的两端时,触碰杆与行程开关接触连通使电动机反向,支撑架反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齿条排线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滑动杆的长度是收线轴的长度的1-1.1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齿条排线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齿轮与滑动杆相接触的表面具有橡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齿条排线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撑架沿滑动杆的运动速度与收线装置的收线速度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齿条排线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导线轮的轮缘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线缆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齿条排线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线缆经过导线轮导引后与收线轴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齿条排线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限位柱的间距是线缆外径的1-2倍。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齿轮-齿条排线装置,因为具有滑动杆、支撑架以及导线轮,导线轮在支撑架的带动下在滑动杆上运动,从而引导线缆缠绕到收线装置的收线轴上,并且无论线缆缠绕到收线轴的什么位置,缠绕处线缆的张力都相同,所以缠绕好的线缆紧密而均匀,稳定性好、质量高。

滑动杆的表面设置有齿条,该齿条和电动机组件中的齿轮相啮合,提高滑动杆与电动机组件之间的传动性能。

此外,导线轮的设置,使得当放线装置的高度发生改变时,收线装置的收线不会受到影响。

具有电动机组件,该电动机组件可以驱动支撑架沿滑动杆运动。

具有触碰杆以及两个行程开关,当支撑架沿滑动杆运动到滑动杆的一端时,触碰杆靠近该端的一端与该端的行程开关接触连通使电动机反向,支撑架反向运动;当支撑架反向运动到滑动杆的另一端时,触碰杆靠近该端的一端与该端的行程开关接触连通使电动机再次反向,支撑架再次反向运动;如此循环往返,使支撑架沿滑动杆往返运动。

具有限位柱,可以限定线缆进入导线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齿轮-齿条排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齿轮-齿条排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动杆与齿轮相啮合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齿轮-齿条排线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齿轮-齿条排线装置作具体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齿轮-齿条排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齿轮-齿条排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动杆与齿轮相啮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齿轮-齿条排线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齿轮-齿条排线装置100放置在放线装置200与收线装置300之间,包括:底座10、滑动杆20、支撑架30、电动机组件40、导线轮50、限位柱60、触碰杆70以及行程开关80。

底座10放置地面上。

滑动杆20与底座10的上端固定连接,表面设置有齿条(图中未示出),长度是收线装置300的收线轴的长度的1-1.1倍。

支撑架30可滑动地安装在滑动杆20上。

电动机组件40设置在支撑架30上,包括电动机41与连接在电动机41的输出轴上的齿轮42。齿轮42与滑动杆20表面的齿条相匹配,两者相啮合,用于在电动机41的驱动下齿轮42沿滑动杆20的表面滚动,带动支撑架30沿滑动杆20按照与收线装置300的收线速度相匹配的速度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轮42在与滑动杆20相接触的表面还具有橡胶层。

导线轮50与支撑架30的上端固定连接,轮缘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线缆的凹槽(图中未示出),用于引导线缆缠绕到收线装置300的收线轴上,并且线缆经过导线轮50导引后与收线装置300的收线轴垂直。

两个限位柱60设置在导线轮50的水平面的两侧,与支撑架30固定连接,用于限定线缆进入导线轮50的凹槽。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限位柱60的间距是线缆外径的1-2倍。

触碰杆70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两个行程开关80设置在底座10的两端,分别与与触碰杆70的两端相对应,并且与电动机41连接。

电动机组件40驱动支撑架30沿滑动杆20运动,当支撑架30沿滑动杆20运动到滑动杆20的一端时,触碰杆70靠近该端的一端与该端的行程开关80接触连通使电动机41反向,支撑架30反向运动;当支撑架30反向运动到滑动杆20的另一端时,触碰杆70靠近该端的一端与该端的行程开关80接触连通使电动机再次反向,支撑架30再次反向运动;如此循环往返,使支撑架30沿滑动杆20往返运动。

如图4所示,齿轮-齿条排线装置100的使用过程为:放线装置200上的线缆从两个限位柱60之间穿过,再经过导线轮50轮缘上的凹槽的引导缠绕在收线装置300的收线轴上,电动机组件40驱动支撑架30沿滑动杆20以与收线装置300的收线速度相同的速度在滑动杆20的两端之间做往返运动,进而通过导线轮50带动线缆以与收线装置300的收线速度相同的速度在收线装置300的收线轴上往返排线。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齿轮-齿条排线装置,因为具有滑动杆、支撑架以及导线轮,导线轮在支撑架的带动下在滑动杆上运动,从而引导线缆缠绕到收线装置的收线轴上,并且无论线缆缠绕到收线轴的什么位置,缠绕处线缆的张力都相同,所以缠绕好的线缆紧密而均匀,稳定性好、质量高。

滑动杆的表面设置有齿条,该齿条和电动机组件中的齿轮相啮合,提高滑动杆与电动机组件之间的传动性能。

此外,导线轮的设置,使得当放线装置的高度发生改变时,收线装置的收线不会受到影响。

具有电动机组件,该电动机组件可以驱动支撑架沿滑动杆运动。

具有触碰杆以及两个行程开关,当支撑架沿滑动杆运动到滑动杆的一端时,触碰杆靠近该端的一端与该端的行程开关接触连通使电动机反向,支撑架反向运动;当支撑架反向运动到滑动杆的另一端时,触碰杆靠近该端的一端与该端的行程开关接触连通使电动机再次反向,支撑架再次反向运动;如此循环往返,使支撑架沿滑动杆往返运动。

具有限位柱,可以限定线缆进入导线轮。

进一步地,滑动杆的长度是收线装置的收线轴的长度的1-1.1倍,支撑架沿滑动杆的运动速度与收线装置的收线速度相匹配,所以导线轮的往复运动可以与线缆在收线装置的收线轴上的往复绕线同步进行,即排线过程与收线过程相配合。

进一步地,齿轮与滑动杆相接触的表面具有橡胶层,橡胶层的耐磨性好可以提齿轮与齿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导线轮的轮缘上具有凹槽,该凹槽可以容纳线缆,从而使导线轮可以更好地引导线缆。

进一步地,线缆经过导线轮导引后与收线轴垂直,无论线缆缠绕到收线轴的什么位置,缠绕处线缆的张力都相同。

进一步地,两个限位柱的间距是线缆外径的1-2倍,使线缆从两个限位柱之间通过。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