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门滑块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0066发布日期:2018-06-12 22:0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门滑块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一种电梯门滑块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电梯行业在过去的10年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电梯的产量持续增长,年增长率在20%左右,中国先后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市场、电梯制造和使用国。

而面对近几年电梯安全事故频发,电梯门滑块易磨损导致出现噪音,影响乘客乘梯感受造成投诉率不断增加。此电梯门滑块能有效解决易磨损且噪音大的问题,同时符合国家标准。

检索目前现有专利技术,如目前公开的申请号为201420368293.4的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电梯门滑块,其中门滑块为H型设计,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凹槽,滑块工作时,主要是滑块两侧面与地坎滑槽内壁摩擦。然而,该实用新型专利的电梯门滑块两侧面与地坎滑槽内壁摩擦时为面接触,由此会存在摩擦力大、易磨损且噪音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质量优越、耐磨性高、制造工艺简单、运行噪音小且成本较低的电梯门滑块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门滑块组件,包括门滑块轴、与门滑块轴相连并位于地坎滑槽内的门滑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滑块本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左侧面与右侧面的形状分别为中心相对四周向外平滑凸起的曲面,所述左侧面与右侧面的形状相互对称,所述左侧面、右侧面分别与所述地坎滑槽的内壁点接触,所述门滑块本体的中部设有连接所述门滑块轴下部的型腔,所述门滑块轴下部位于所述型腔内且所述门滑块轴下部与所述型腔之间为间隙配合。

所述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为平面。

所述门滑块轴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型腔为圆柱型空腔,所述型腔的内壁上设有1~6个防脱凸台,所述环形凹槽将所述防脱凸台限制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宽度分别小于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宽度;所述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的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门滑块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曲面,门滑块本体的中间有型腔,整个门滑块本体沉在地坎滑槽内,与地坎滑槽内壁为点接触,且在整个门滑块本体运行过程中始终为点接触,本实用新型运行噪音小、结构简单易生产加工及安装、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门滑块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门滑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位于地坎滑槽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门滑块本体;101、左侧面;102、右侧面;103、前侧面;104、后侧面;105、型腔;106、防脱凸台;

2、门滑块轴;201、环形凹槽;

3、地坎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门滑块轴2、与门滑块轴2相连并位于地坎滑槽3内的门滑块本体1,所述门滑块本体1包括左侧面101、右侧面102、前侧面103和后侧面104,所述前侧面103和后侧面104分别为平面。所述左侧面101与右侧面102的形状分别为中心相对四周向外平滑凸起的曲面,所述左侧面101与右侧面102的形状相互对称,所述左侧面101、右侧面102分别与所述地坎滑槽3的内壁点接触,所述门滑块本体1的中部设有连接所述门滑块轴2下部的型腔105,所述门滑块轴2下部位于所述型腔105内且所述门滑块轴2下部与所述型腔105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门滑块轴2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201,所述型腔105为圆柱型空腔,所述型腔105的内壁上设有1~6个防脱凸台106,所述环形凹槽201将所述防脱凸台106限制在所述环形凹槽201内。所述前侧面103和后侧面104的宽度分别小于左侧面101和右侧面102的宽度;所述左侧面101、右侧面102、前侧面103和后侧面104的高度相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