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张力调节机构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891发布日期:2018-06-12 22:0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张力调节机构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机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张力调节机构的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纺丝成形后,纺丝需要收卷于卷筒上,纺丝丝束在牵伸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松动,与纺丝机的接触不紧密,导致脱丝现象的出现。

目前,公开号为CN2021813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高强度涤纶母丝的张力调节装置,它包括电机、调节螺杆和张力调节杆,张力调节杆轴向垂直于调节螺杆,张力调节杆与纺丝机上的张力杆平行安装,通过张力杆使纺丝处于拉紧的状态。

这种制备高强度涤纶母丝的张力调节装置虽然可以调节纺丝的张力,但是结构复杂、不利于机器的维护、使用调节杆接触纺丝线,当纺丝已经经过多次牵伸的过程,纺丝与张力调节杆之间的摩擦增大,导致脱丝和断丝情况的发生,降低了张力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张力调节机构的收卷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张力调节效果好,而且纺丝与张力调节装置之间的摩擦较小,避免了脱丝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张力调节机构的收卷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收卷纺丝的卷筒,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张力使纺丝处于拉紧状态的张力调节部和用于驱动张力调节部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张力调节部包括安装架、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用于支撑纺丝的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安装于安装架上,安装架安装于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丝机工作时,张力调节部支撑纺丝使处于拉紧状态,驱动机构启动带动张力调节部运动,张力调节部中的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来调节纺丝的张力,使张力处于合适的状态,使收卷的过程顺利进行。

进一步设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叉形支架、第二叉形支架和驱动件,所述第一张力辊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叉形支架的叉臂上,第二张力辊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叉形支架的叉臂上,第一叉形支架的叉柄与第二叉形支架的叉柄通过销轴铰连,所述销轴与驱动件铰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在水平方向上带动第一叉形支架与第二叉形支架绕销轴转动,使第一叉形支架和第二叉形支架并拢或分开,从而带动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

进一步设置:驱动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销轴铰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液压缸使活塞杆水平方向运动,驱使销轴做运动。

进一步设置:液压缸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安装在机架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套筒与所述销轴铰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杆沿套筒方向运动,套筒用于保护活塞杆。

进一步设置:第一叉形支架和第二叉形支架之间设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辅助第一叉形支架和第二叉形支架共同运动,而且避免第一叉形支架和第二叉形支架的滑动速度过快。

进一步设置:张力调节部设置在卷筒上方,张力调节部与卷筒之间设有分丝栏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丝栏栅用于将纺丝分束,避免纺丝之间相互纠缠。

进一步设置:分丝栏栅包括栏栅座、主安装杆和分丝杆,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安装平面,所述栏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上,所述主安装杆设置在栏栅座上,主安装杆沿卷筒伸出方向斜向上延伸,主安装杆上设置若干根与其垂直且呈等间距分布的分丝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上设置安装平面,能够使分丝栏栅的安装更为稳固,经过张力调节部的纺丝通过安装在主安装杆上的分丝杆进行分束,能够更顺利地导入卷筒。

进一步设置:主安装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丝经分丝栏栅分束后能够以更佳的角度导入卷筒,有效避免纺丝相互纠缠。

进一步设置:分丝栏栅与底座之间通过可拆卸的紧固螺栓连接,分丝栏栅的安装位置能够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自由调节分丝栏栅的位置,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纺丝分束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整体机构简单,易于拆装和维护;

2.有效调节纺丝的张力,使纺丝时刻保证拉紧的状态,保证纺丝的顺利收卷。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张力调节机构的收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有张力调节机构的收卷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是用于体现分丝栏栅。

图中,1、机架;2、卷筒;3、底座;4、张力调节部;41、第一张力辊;42、第二张力辊;43、安装架;5、驱动机构;51、第一叉形支架;52、第二叉形支架;53、销轴;54、弹性件;55、驱动件;56、套筒;57、活塞杆;6、分丝栏栅;61、栏栅座;62、主安装杆;63、分丝杆;7、油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带有张力调节机构的收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收卷纺丝的卷筒2,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张力使纺丝处于拉紧状态的张力调节部4和用于驱动张力调节部4运动的驱动机构5,张力调节部4包括安装架43、第一张力辊41和第二张力辊42,用于支撑纺丝的第一张力辊41和第二张力辊42安装于安装架43上,安装架43安装于机架1上,第一张力辊41和第二张力辊42均能够在安装架43内沿竖直方向滑动,驱动机构5能够带动第一张力辊41和第二张力辊42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第一张力辊41与第一叉形支架51的转动连接处装有轴承用于使转动更为顺畅;第二张力辊42与第二叉形支架52的转动连接处装有轴承用于使转动更为顺畅。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叉形支架51、第二叉形支架52和驱动件,第一张力辊41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叉形支架51的叉臂上;第二张力辊42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叉形支架52的叉臂上,第一叉形支架51的叉柄与第二叉形支架52的叉柄通过销轴53铰连,所述销轴53与驱动件铰连。

驱动件55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57与所述销轴53铰连。液压缸上设有套筒56,套筒56安装在机架上,液压缸的活塞杆57穿过套筒56与所述销轴53铰连。工作时,液压缸的活塞杆57做往复运动,即带动第一叉形支架51和第二叉形支架52并拢或分开,从而带动第一张力辊41和第二张力辊42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调节纺丝张力。

第一叉形支架51和第二叉形支架52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54用于使第一张力辊41与第二张力辊42联动,使第一张力辊41与第二张力辊42的滑动速度不会过快。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4采用的是弹簧。

操作人员观察纺丝的张力状态,通过控制台控制液压缸工作。根据纺丝的张力变化,当纺丝的张力过小时,液压缸的活塞杆57带动第一张力辊41沿安装架43向上移动、第二张力辊42沿安装架43向下移动,使纺丝的张力增大;当纺丝的张力过大时,液压缸的活塞杆57缩回,带动第一张力辊41沿安装架43向下移动、第二张力辊42沿安装架43向上移动,使纺丝的张力减小,避免出现纺丝打滑的情况。

如图1所示,张力调节部4的下方设有油辊7,油辊7的两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并在连接的位置设置轴承用于使转动更为顺畅。油辊7的表面上涂有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纺丝经过多道工序最后被收卷,同时纺丝与整个装置的摩擦增大,会造成脱丝情况的出现。经过油辊7的纺丝,纺丝被润滑油润滑,有利于避免脱丝和断丝情况的出现。

如图3所示, 张力调节部4与卷筒2之间设有分丝栏栅6,卷筒2转动安装在底座3内,所述底座3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分丝栏栅6安装在底座3上且位于卷筒2上方。分丝栏栅6包括栏栅座61、主安装杆62和分丝杆63,所述底座3顶部设有安装平面,栏栅座61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上,主安装杆62设置在栏栅座61上,主安装杆62沿卷筒2伸出方向斜向上延伸,主安装杆62上设置若干根与其垂直且呈等间距分布的分丝杆63。主安装杆6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避免了纺丝分束时发生相互缠绕的情况的出现。分丝栏栅6与底座3之间通过可拆卸的紧固螺栓连接,分丝栏栅6的安装位置能够调节,通过调整分丝栏栅6的位置可以起到辅助调节纺丝张力的作用。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