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0790发布日期:2018-08-24 19:4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垂直提升机。



背景技术:

物料的输送主要由传送带传输。然而传送带具有占地面积大、维修不便、输送带易磨损等问题,同时皮质材质的输送带具有静电附带效果,不便于输送小颗粒等物品,无法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小颗粒物料的垂直提升机,特别适用于生物肥、水溶性有机肥、饲料制造等行业。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垂直提升机,铰龙外筒1垂直布置在底座6上;入料斗2布置在铰龙外筒1的底部,并连通于铰龙外筒1;轴向贯穿于铰龙外筒1横截面中心的铰龙杆3直接或者间接连接于电机4;铰龙叶片7盘旋在铰龙杆3外延,且贴合于铰龙外筒1的内壁;在铰龙外筒1的顶部设置出料管5。

入料斗2与出料管5设置在铰龙外筒1的对立方向。二者对立方向的布置有利于设备节省空间,更便于投料操作。

电机4设置在铰龙外筒1未设置入料斗2和出料管5的方向。三者处于不同的方位,节省了设备的整体空间,同时防止了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事故或者误操作。

出料管5下方布置有落料管501。且落料管501能够自由伸缩。使用时,落料管501能够深入到容器内部,防止出现物料落入出现外溢的问题。能够自由伸缩的落料管501能够适用于任何高度的容器。

在底座6的下方设置4组万向轮8。方向轮7便于设备的整体移动。

铰龙叶片7贴合于铰龙外筒1的内壁。高贴合性,方便提升包括水剂在内的任何物体。

铰龙外筒1整体为不锈钢材质。防止提升水剂物料导致生锈。

出料管5向下倾斜布置。出料管5与水平的夹角为15~45°。具体的,夹角为30°。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4的布置主要采用下述三种方式:

1、电机4布置在底座6上,铰龙杆3通过轴承9连接于电机4;或

2、电机4布置在底座6内部,直接连接于铰龙杆3;或

3、电机4布置在铰龙外筒1的顶部,且直接连接于铰龙杆3。

三种布置方式,主要根据使用场所的空间决定。例如使用场所垂直空间高,但是横向空间相对狭小,则可以采用方案2或者方案3;如果使用空间垂直高度有限,则可以采用方案1。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传统的物料运输浪费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垂直提升机,能够自由移动,适用于各种场合,即使是狭小的空间,同样能够完成提升作业。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铰龙式运输方式,能够提升包括粉剂、水剂、颗粒物体在内的粒径小于相邻铰龙叶片距离的任何物体,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铰龙外筒、2入料斗、3铰龙杆、4电机、5出料管、501落料管、6底座、7铰龙叶片、8万向轮、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小颗粒物料的垂直提升机,特别适用于生物肥、水溶性有机肥、饲料制造等行业。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垂直提升机,铰龙外筒1垂直布置在底座6上;入料斗2布置在铰龙外筒1的底部,并连通于铰龙外筒1;轴向贯穿于铰龙外筒1横截面中心的铰龙杆3直接或者间接连接于电机4;铰龙叶片7盘旋在铰龙杆3外延,且贴合于铰龙外筒1的内壁;在铰龙外筒1的顶部设置出料管5。

入料斗2与出料管5设置在铰龙外筒1的对立方向。二者对立方向的布置有利于设备节省空间,更便于投料操作。

电机4设置在铰龙外筒1未设置入料斗2和出料管5的方向。三者处于不同的方位,节省了设备的整体空间,同时防止了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事故或者误操作。

出料管5下方布置有落料管501。且落料管501能够自由伸缩。使用时,落料管501能够深入到容器内部,防止出现物料落入出现外溢的问题。能够自由伸缩的落料管501能够适用于任何高度的容器。

在底座6的下方设置4组万向轮8。方向轮7便于设备的整体移动。

铰龙叶片7贴合于铰龙外筒1的内壁。高贴合性,方便提升包括水剂在内的任何物体。

铰龙外筒1整体为不锈钢材质。防止提升水剂物料导致生锈。

出料管5向下倾斜布置。出料管5与水平的夹角为15~45°。具体的,夹角为30°。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4的布置主要采用下述三种方式:

1、电机4布置在底座6上,铰龙杆3通过轴承9连接于电机4;或

2、电机4布置在底座6内部,直接连接于铰龙杆3;或

3、电机4布置在铰龙外筒1的顶部,且直接连接于铰龙杆3。

三种布置方式,主要根据使用场所的空间决定。例如使用场所垂直空间高,但是横向空间相对狭小,则可以采用方案2或者方案3;如果使用空间垂直高度有限,则可以采用方案1。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传统的物料运输浪费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垂直提升机,能够自由移动,适用于各种场合,即使是狭小的空间,同样能够完成提升作业。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铰龙式运输方式,能够提升包括粉剂、水剂、颗粒物体在内的粒径小于相邻铰龙叶片距离的任何物体,适用范围广泛。

实施例2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4布置在底座6上,铰龙杆3通过轴承9连接于电机4,其余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以及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4布置在底座6内部,直接连接于铰龙杆3,其余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以及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4布置在铰龙外筒1的顶部,且直接连接于铰龙杆3,其余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以及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除不设置万向轮8外,其余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以及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出料管5与水平的夹角为30°,其余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以及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不使用铰龙杆3、铰龙叶片7和电机4,而是在铰龙外筒1的底部设置鼓风机,通过风力将物料鼓吹到铰龙外筒1的顶部,并吹出物料管5。

本实施例主要适用于粉剂、小颗粒类物料的提升。

其余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以及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文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