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4153发布日期:2018-06-05 21:4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轿厢安全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曳引驱动式电梯在国内的大量使用,乘梯安全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这就对电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电梯安全事故中,由于剪切事故所造成的伤亡最为重大,为有效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国家标准委员会强制要求“标准执行缓冲期”后的新装电梯必要配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功能。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功能是防止乘客进出轿厢时受到剪切伤害的一种方式:当电梯处于平层位置且门打开时,如果检测到轿厢发生意外移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功能将被启动并制停轿厢,防止发生剪切事故。

目前,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基本上利用的是轿厢位置检测器的电气检测,且会受到电梯控制系统的影响。而对于旧梯改造而言,如果使用此类方法来改造追加轿厢意外保护功能,那么就会涉及到旧梯控制系统的改动,改造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需改动旧梯控制系统而利用机械方式进行检测的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

一种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包括:

基座;

转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转动轮包括至少两个轮辐;

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拨杆的一端设置有可伸缩的抵挡件,所述抵挡件能够与所述轮辐相抵,以使所述拨杆随所述转动轮的转动而作同轴同向转动;及

两个动作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所述动作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拨杆上,另一端用于与电梯的制动机构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轮还包括内圈与外圈,所述轮辐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轴,所述内圈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拨杆上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一端具有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轴孔或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径,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紧固件,所述转轴上的凸环及紧固件相配合以防止所述转轴与所述内圈及拨杆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辐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所述轮辐均匀分布于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单个所述轮辐沿所述转动轮的径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辐的数量为四个,相邻两个所述轮辐之间相互垂直,相对的两个所述轮辐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挡件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具有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够伸入相邻两个所述轮辐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机构包括第一拉绳、第一弹簧及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第二拉绳之间,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梯的制动机构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机构包括第一拉绳、第一弹簧、第二拉绳及第一缸体,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拨杆上,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梯的制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缸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拉绳位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缸体内与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第二拉绳的端部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缸体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比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系数小,所述第二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二缸体位于所述第一缸体内,且所述第二缸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抵,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缸体相连,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缸体内,以与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相抵。

上述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基座安装在机房地面,转动轮及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上,上下运行的轿厢通过钢丝绳带动转动轮正/反转动。当轿厢平层开门时,抵挡件伸入到轮辐的转动覆盖范围。此时若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则钢丝绳会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转动一定角度后,轮辐与抵挡件发生碰撞,从而带动拨杆同轴同向转动,拨杆的转动则会触发与拨杆连接的动作机构动作,从而触发与动作机构相连的电梯的制动机构实现轿厢制停。当轿厢关门继续走梯时,抵挡件缩回,转动轮的任意转动不会带动拨杆转动。因此可以实现不需改动旧梯控制系统而利用机械方式进行检测意外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在进行轿厢意外移动检测的一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在进行轿厢意外移动检测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在进行轿厢意外移动检测的又一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的局部示意图,此时伸缩杆伸出;

图6为图1所示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的局部示意图,此时伸缩杆缩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10,可以实现利用机械方式检测意外移动,对于旧梯改造而言,不需要改动旧梯控制系统,改造难度系数较小。具体地,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10包括基座100、转动轮200、拨杆300、转轴400及两个动作机构500,两个动作机构500可轴对称地设置于基座100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指的“轴对称”,不只是绝对的轴对称,应当允许一定的误差存在。

基座100主要用于对转动轮200及拨杆300起承载作用,基座100可安装于机房的地面。转动轮20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100上,当轿厢上下运行时,通过钢丝绳20带动转动轮200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5,转动轮200包括内圈210、外圈220及至少两个轮辐230,轮辐23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内圈210与外圈220上。例如,轮辐230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轮辐230均匀分布于内圈210与外圈220之间,单个轮辐230沿转动轮200的径向延伸设置。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轮辐230的数量为四个,相邻两个轮辐230之间相互垂直,相对的两个轮辐230位于同一直线上。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轮辐230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五个等等,这些轮辐230均匀分布在内圈210与外圈220之间,单个轮辐230也可以与径向呈角度设置。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拨杆30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100上。拨杆300的一端设置有可伸缩的抵挡件,抵挡件能够与轮辐230相抵,以使拨杆300随转动轮200的转动而作同轴同向转动。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抵挡件为电磁铁,电磁铁具有可伸缩的伸缩杆310,伸缩杆310能够伸入相邻的两个轮辐230之间。请参阅图5,此时伸缩杆310伸出,且与其中一轮辐230相抵挡,当转动轮200转动时,可带动拨杆300同轴同向转动。请参阅图6,此时伸缩杆310缩回,转动轮200转动时,不会带动拨杆300转动。

请再次参阅图5及图6,内圈210上开设有第一轴孔211,拨杆300上开设有第二轴孔(图未示),转轴400穿设于第一轴孔211与第二轴孔内,以实现转动轮200及拨杆300相对于基座100可转动,转动轮200与拨杆300同轴同向转动。

转轴400的一端具有凸环410,凸环410的外径大于第一轴孔211或第二轴孔的内径,转轴400的另一端设置有紧固件420,转轴400上的凸环410及紧固件420相配合以防止转轴400与内圈210及拨杆300脱离。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凸环410的外径大于第一轴孔211的内径,转轴400依次穿设于第一轴孔211与第二轴孔内,转轴400一端的凸环410与内圈210的端面相抵,转轴400另一端与紧固件420相配合,以实现防止转轴400与内圈210及拨杆300脱离。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凸环410的外径也可以设置成大于第二轴孔的内径。此时,转轴400依次穿设于第二轴孔与第一轴孔211内,转轴400一端的凸环410与拨杆300的侧面相抵,转轴400的另一端与紧固件420相配合,以实现防止转轴400与内圈210及拨杆300脱离。

请再次参阅图1,两个动作机构500分别位于基座100的相对两侧,动作机构500的一端固定于拨杆300上,另一端用于与电梯的制动机构相连。两个动作机构500的结构相同。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动作机构500包括第一拉绳510、第一弹簧520、第二弹簧530、第二拉绳540、第一缸体550及第二缸体560。第一拉绳510的一端设置于拨杆300上,第二拉绳540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梯的制动机构相连,以触发电梯的制动机构以实现轿厢制停,第一缸体550固定于基座100上。

第一弹簧520收容于第一缸体550内且位于第一缸体550的一端,第一弹簧520的一端抵靠在第一缸体550的内壁上。第二缸体560收容于第一缸体550内,且第二缸体560的外壁与第一弹簧520的另一端相抵靠。第二弹簧530收容于第二缸体560内,第一拉绳510的另一端依次伸入第一缸体550及第二缸体560内,与第二弹簧530靠近第二拉绳540的一端相抵,第二弹簧530的一端与第二缸体560的内壁相抵靠。第二拉绳540位于第一缸体550的另一端,具体地,第二拉绳540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缸体560上,且穿过第一缸体550的另一端。

第二弹簧530的弹簧系数比第一弹簧520的弹簧系数小,使得拨杆300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拉动其中一根第一拉绳510时,第二拉绳540可先保持不动,直至第二弹簧530被压缩并圈后,方可进一步拉动第二拉绳540并压缩第一弹簧520,从而触发电梯的控制机构进行轿厢的制停。当电磁铁的伸缩杆310缩回,拨杆300失去转动力矩后,两组动作机构500产生相同的复位力,使得拨杆300恢复至平衡位置。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弹簧520直接设置于第一拉绳510与第二拉绳540之间即可。此时可以省去第一缸体550、第二缸体560及第二弹簧530。当然,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弹簧520设置于第一缸体550内,第一拉绳510的另一端伸入第一缸体550内与第一弹簧520的靠近第二拉绳540的端部相抵,第二拉绳54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缸体550上。此时可以省去第二缸体560及第二弹簧530。

上述用于机械式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10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通过基座100安装在机房地面,转动轮200及拨杆30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100上,上下运行的轿厢通过钢丝绳20带动转动轮200正/反转动。

请参阅图1,当轿厢平层开门时,电磁铁的伸缩杆310自动伸出,且伸入到轮辐230的转动覆盖范围,位于相邻两个轮辐230之间。请参阅图2,此时若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则钢丝绳20会带动转动轮200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情况同理),转动轮200转动一定角度后,轮辐230与伸缩杆310发生碰撞,从而带动拨杆300同轴同向转动,拨杆300的转动则会触发与拨杆300连接的动作机构500动作,从而触发与动作机构500相连的电梯的制动机构实现轿厢制停。请参阅图3,拨杆300的转动会拉动第一拉绳510,触发第一拉绳510先压缩第二弹簧530,直至第二弹簧530被压缩并圈,请参阅图4,然后开始压缩第一弹簧520,使得第二拉绳540也被拉动,从而触发在第二拉绳540另一端连接的电梯的制动机构,而实现轿厢的制停。

当轿厢正常走梯时,电磁铁的伸缩杆310缩回,转动轮200的任意转动不会带动拨杆300转动。转动轮200与拨杆300互不影响,拨杆300无法获得例举,不输出电梯制停的信号。

特别地,若轿厢平层停止后,轮辐230刚好与电磁铁的伸缩杆310相切,即直接进入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如果轿厢朝“轮辐230撞击电磁铁的伸缩杆310”的方向发生小范围的移动(尚不构成意外移动),则转动轮200会立即带动拨杆300作小范围转动并拉动触发第一拉绳510。但由于移动距离较小,第一拉绳510始终无法将第二弹簧530压至并圈,即无法使第二拉绳540被拉动,从而不会使电梯的制动机构动作,可以有效减少误动作的发生。而轿厢小范围的移动的距离值可根据第二弹簧530的压缩量的长度来确定。

因此,可以实现不需改动旧梯控制系统而利用机械方式进行检测意外移动。且该机械式检测方式精准可靠,并通过在动作机构500设置双缓冲弹簧的方式避免误动作的发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