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的井式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593发布日期:2018-09-11 23:34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的井式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而事实上讲,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就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下功夫,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学校学习期间接受实践教学。

随着科技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渗透至各个领域,其应用极其广泛。而目前的教学仪器领域中,缺乏机器人实践教学的专用装置,如去工厂进行实地学习又不现实,而由于机器人的分工类别很多,目前部分学校虽然有采购机器人,但是功能单一,不能完整的呈现一系列的生产加工流程,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需要设计专用的、多功能教学实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的井式送料装置,其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学,便于学生将学到的PLC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的井式送料装置,包括:

工作台;

输送机构,其设置于工作台上,其包括第一动力部件和输送带,第一动力部件驱动输送带;

推料机构,其垂直于输送带,设置于工作台上,其包括第二动力部件、推料板和用于防止工件从输送带上掉落的挡料板;第二动力部件驱动推料板;挡料板与推料板相对设置于输送带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式送料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互相垂直的推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推料板将工件推出至输送带上,由输送带完成传送;其模拟了工厂生产中的送料装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便于学生使用PLC编程操控,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推料机构进一步包括井式储料架,井式储料架的底部设有推料口和出料口,井式储料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推料板、推料口、出料口和挡料板依次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出料口和挡料板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井式储料架来储存工件,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减少整机的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出料口位于输送带的一侧,挡料板位于输送带的另一侧;推料板依次穿过推料口和出料口将工件推出,落入输送带上;通过将挡料板与出料口对应设置,防止由于推力过大,工件掉落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输送机构进一步包括导向板,导向板设置于输送带上,导向板的首端设有豁口。

本实用新型中,落入输送带的工件倾斜时,经过导向板将工件的姿态调整,使其平行与输送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导向板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导向板相对设置于输送带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出料机构进一步包括置物板,置物板设置于工作台上,推料板和井式置物架设置于置物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井式送料装置进一步包括位置感应机构,位置感应机构设置于输送带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中,位置感应机构用于检测工件是否已传送至输送带的末端,一旦检测到工件已达到输送带末端,即发出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至工业机器人,使工业机器人将工件夹取,以完成下一工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输送机构进一步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设置于第一动力部件的输出轴上;输送带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动力部件为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动力部件为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台包括提手,提手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提手,便于该井式送料装置的拿取和搬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推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推料板将工件推出至输送带上,由输送带完成传送;通过在输送带末端设置位置感应机构,以检测工件是否已传送至输送带的末端,一旦检测到工件已达到输送带末端,位置感应机构即发出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至工业机器人,使工业机器人将工件夹取,以完成下一工序。该井式送料装置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学,其模拟了工厂生产中的送料装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便于学生使用PLC编程操控,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的井式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的井式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井式送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输送机构2、推料机构3和位置感应机构4。

其中:工作台1上包括提手11,提手11设置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

输送机构2包括第一动力部件21、输送带22、主动轮、从动轮和导向板23,第一动力部件21驱动输送带22,主动轮设置于第一动力部件21的输出轴上;输送带22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导向板23设置于输送带上,导向板23的首端设有豁口。

本实施例中,导向板2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导向板23相对设置于输送带22的两侧。两个导向板23上分别设有间距调节机构,两个导向板23之间间距可调

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部件21为电机。

推料机构3,其垂直于输送带22,设置于工作台1上,其包括第二动力部件(未示出)、推料板31、挡料板32、置物板33和井式储料架34。

置物板33设置于工作台1上,推料板31和井式储料架34设置于置物板33上。第二动力部件驱动推料板31;井式储料架34的底部设有推料口341和出料口342,井式储料架34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43;推料板31、推料口341、出料口342和挡料板32依次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出料口341和挡料板32分别位于输送带22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部件为气缸。

本实施例中,推料口341与出料口342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位置感应机构4设置于输送带22的末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的井式送料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推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推料板将工件推出至输送带上,由输送带完成传送;通过在输送带末端设置位置感应机构,以检测工件是否已传送至输送带的末端,一旦检测到工件已达到输送带末端,位置感应机构即发出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至工业机器人,使工业机器人将工件夹取,以完成下一工序。该井式送料装置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学,其模拟了工厂生产中的送料装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便于学生使用PLC编程操控,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