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重力可返回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2470发布日期:2018-09-01 03:1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中重力可返回传输系统,用于工厂物料在空中的传输,属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制造技术领域,经常需要将物料通过空中传输,如在生产线上需要将工件通过空中传输系统传输到所需工位,人工取下所需物料,传输小车继续向前运输,并被返回到上料的起始位置重新上件,进行下一个循环的空中运输。

现有技术空中传输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靠电机驱动,传输小车可返回并被循环使用;另一种是无电机驱动的重力空中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该重力空中传输系统主要由支架1、带挂钩传输小车2、U形传输轨道3和轨道连接组件4组成。三个支架1并排设置,U形传输轨道3从支架1内穿过,U形传输轨道3通过连接杆及轨道连接组件4与支架1顶部固定。带挂钩传输小车2设于U形传输轨道3上。

工作时,由操作工人将所要传输的物料通过一个简易手动夹持工装挂在带挂钩传输小车2的挂钩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带挂钩传输小车2带着物料从U形传输轨道3开口的一端A点沿着传输轨道滚动,在传输轨道途中的需要卸取物料的工位,工人可从带挂钩传输小车2的挂钩上取下物料,带挂钩传输小车2经过U形传输轨道3底部的两个拐弯点B点、C点到达U形传输轨道3开口的另一端D点。带挂钩传输小车2需要返回至起点A等待上件,此时由于带挂钩传输小车2不能依靠重力或外力自动返回到起点A位置,只能由工人或机器人将带挂钩传输小车2取出并放置于U形传输轨道3的A位置,进入下一个循环。

综上所述,现有的空中传输系统,一种是传输小车可被返回并被循环使用;但是需要电机驱动;另一种无需电机驱动,但是传输小车不能自动返回,依靠机器人的抓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不需要电机驱动、又不依靠机器人的抓取,就能自动返回被循环使用的空中传输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中重力可返回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环形传输轨道通过轨道悬挂连接模块设于固定支架上,传输小车设于环形传输轨道上;

环形传输轨道为重力传输轨道,拐弯点E、F位于环形传输轨道的一端两侧,拐弯点G、H位于环形传输轨道的另一端两侧,拐弯点F高于拐弯点G,拐弯点H高于拐弯点E;拐弯点F处为上件位,拐弯点G处为下件位;

拐弯点G处设有用于下件时对传输小车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和用于将下件后的空的传输小车推送至到拐弯点H处的推力机构;拐弯点E处设有用于将空的传输小车推送至至拐弯点F处的推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为工字钢支架,工字钢支架的主体设于环形传输轨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传输小车包括第一滚轮组件连接件,第一滚轮组件连接件包括U形主体,U形主体的开口处向两侧水平延伸形成横向边沿,两个第一滚轮组件分别设于两侧的横向边沿上;

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为矩形块结构,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设于第一滚轮组件连接件的U形主体底部且二者垂直设置,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与U形主体镶嵌螺接;

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的两端上方分别设有一第二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的两端侧面分别装有一缓冲块,挂钩连接块设于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的下方且挂钩连接块两端固定于第一滚轮组件连接件的U形主体底部。

更优选地,工作时,所述传输小车的两个第一滚轮组件和两个第二滚轮组件均在环形传输轨道上滚动,两个第一滚轮组件分别与环形传输轨道两侧贴合,两个第二滚轮组件与环形传输轨道底部贴合。

更优选地,所述传输小车通过轴套与限位机构配合,限位机构的销缸活塞杆伸入轴套中,实现对传输小车的限位;限位机构的销缸活塞杆从轴套中缩回,实现对传输小车的放行。

更优选地,所述挂钩连接块上设有用于连接承载工件的机构的螺纹孔。

优选地,工作时,传输小车载着需要传输的物料从拐弯点F出发,在重力作用下到达拐弯点G,被限位机构限位;下料后,空的传输小车被放行,并在拐弯点G处的推力机构的作用下到达拐弯点H;接着,空的传输小车在重力作用下到达拐弯点E,并在拐弯点E处的推力机构的作用下到达拐弯点F,等待上件,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优选地,所述推力机构采用气动推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推力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安装板,环形传输轨道上设有长孔,导轨安装板设于长孔正上方,导轨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在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底部设有穿过环形传输轨道且可以沿着直线导轨滑动的滑块,滑块的底部固定有拨叉,拨叉与只能向后翻转的推臂通过销轴铰接;气缸安装板与导轨安装板螺接,气缸安装板上固定有用于推动拨叉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拨叉连接,拨叉能够在直线导轨上移动,气缸推动与之连接的拨叉沿着直线导轨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

更优选地,所述推臂的纵向截面为“7”字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依靠重力为传输过程的动力,取代传统电机驱动的空中传输系统,节能环保,经济性好;

2、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空中重力传输系统开放不可自动返回的缺点,不需要电机驱动,也不需要设置额外搬运机器人,就能自动返回被循环使用,降低了成本,自动化程度高;

3、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字钢框架结构,主体位于环形传输轨道的内部,结构简单,强度高,空间利用率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无电机驱动的重力空中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中重力可返回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3为传输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中重力可返回传输系统工作示意图;

图5为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中重力可返回传输系统示意图,所述的空中重力可返回传输系统主要由固定支架5、环形传输轨道6、轨道悬挂连接模块7、传输小车8、推力机构9和限位机构10等组成。

环形传输轨道6通过轨道悬挂连接模块7安装在固定支架5上。固定支架5为工字钢支架,主体位于环形传输轨道6的内部,结构强度高,占用空间小。

环形传输轨道6为重力传输轨道,其四个拐弯点E、F、G、H据地面高度不同。本实施例中,拐弯点E、F位于环形传输轨道6的一端两侧,拐弯点G、H位于环形传输轨道6的另一端两侧。拐弯点F高于拐弯点G,拐弯点H高于拐弯点E。

拐弯点F处上件,拐弯点G处下件。在拐弯点G处设置了一组推力机构9和限位机构10,限位机构10用于下件时定位,推力机构9用于将下件后的空的传输小车8推送至到拐弯点H处。拐弯点E处设置了一组推力机构9,用于将空的传输小车8推送至至拐弯点F处上件。

传输小车8设于环形传输轨道6上,传输小车8的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由第一滚轮组件11、第一滚轮组件连接件12、第二滚轮组件13、轴套14、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15、挂钩连接块16和缓冲块17等组成。第一滚轮组件连接件12包括U形主体,U形主体的开口处相两侧水平延伸形成横向边沿,两个第一滚轮组件11分别安装在两侧的横向边沿上。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15为矩形块结构,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15设于第一滚轮组件连接件12的U形主体底部且二者垂直设置,且通过与U形主体镶嵌螺接。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15的两端上方分别装有一第二滚轮组件13,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15的两端侧面分别装有一缓冲块17,挂钩连接块16设于第二滚轮组件连接件15的下方且挂钩连接块16两端固定在第一滚轮组件连接件12的U形主体底部。

第一滚轮组件11和第二滚轮组件13一共四个滚轮在环形传输轨道6上滚动,两个第一滚轮组件11分别与环形传输轨道6侧面贴合,两个第二滚轮组件13与环形传输轨道6底部贴合。轴套14位于滚轮组件连接件12的轴套孔中,用于与限位机构10配合实现限位。挂钩连接块16设置了螺纹孔,用于连接挂钩等承载工件的机构。

G点为下件点,F点为上件点。如图2与图4所示,传输小车8载着需要传输的物料从F点出发,在重力作用下到达下游的γ位置,被γ位置下游的β位置的传输小车阻挡,β位置下游的α位置的限位机构10销缸活塞杆从轴套14中缩回,γ位置的推力机构9推动γ位置的传输小车8到达β位置,同时原β位置的传输小车被推到α位置,以此类推,γ位置之后的所有传输小车都沿着环形传输轨道6向H点被运送一个传输小车8间距的长度;此时,α位置的限位机构10销缸活塞杆伸出插入传输小车8的轴套14中,对到达该点的传输小车8进行限位,位于γ位置的推力机构9返回,工人取下当前α位置传输小车8挂钩上的传输物料。

下一个传输小车8在重力的作用下到达γ位置,重复以上步骤,空的传输小车8将在GH段不断积累,形成积放式的传输小车排列,每一次重复以上步骤,整个传输小车队列将向H点前进一个传输小车8间距的长度,直到空的传输小车8到达H点。

如图2所示,到达H点的空的传输小车8在重力作用下达到E点,并在E点处不断累积,E点处设置的推力机构9使不断累积的空的传输小车在EF段积放式向前推进,原理同上,直到该段的传输小车8依次到达F点,工人对到达F点的空的传输小车8上件,于是承载着物料的传输小车8在重力的作用下传输到达G点,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本实施例中,推力机构9采用气动推力机构,通过气动返回取代传统闭环输送线电机驱动返回。

推力机构9主要由气缸安装板95、气缸96、拨叉97、销轴98、推臂99、拨叉连接块910、直线导轨911、导轨安装板912、滑块913组成;气缸安装板95与导轨安装板912螺接,直线导轨安装板912固定在环形传输轨道6上。环形传输轨道6设有长孔,导轨安装板912设于长孔正上方,导轨安装板912的底部固定在直线导轨911上,直线导轨911底部设有穿过环形传输轨道6且可以沿着直线导轨911滑动的滑块913,滑块913的底部固定有拨叉97,拨叉97与只能向后翻转的推臂99通过销轴98铰接,推臂99的纵向截面为“7”字形。气缸安装板95上固定有用于推动拨叉97的气缸96,气缸96的活塞杆与拨叉97连接,拨叉97可以在直线导轨911上移动,气缸96推动与之连接的拨叉97沿着直线导轨911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