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165发布日期:2018-09-11 23:25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储存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称重油罐。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行业,特别是在生产麻辣烫锅底油料的工厂,加工食用油之后需要将食用油进行称重并储存在油罐中,因此就衍生了称重油罐。目前,立式圆筒形的称重油罐被很多食品加工行业广泛运用。

但在沿海地区,雨水较多的季节很有可能会有水灾,倘若称重油罐被安放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容易受到洪涝灾害,在长时间被水浸泡之后,称重油罐的罐壁易被雨水腐蚀损坏,因此很容易造成称重油罐内装的油泄露,不仅会对工厂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油罐,具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称重油罐被水浸泡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称重油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进油口,围绕所述罐体底部一体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浮动件和防水膜,所述防水膜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浮动件连接,所述浮动件在水中能在浮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防水膜漂浮到水面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遇到洪涝灾害时,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浮动件在遇到水时会带动防水膜拉伸并漂浮到水面上,将罐体围住,使得罐体罐壁与水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罐体罐壁不会遭受水的腐蚀而损坏,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称重油罐被水浸泡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浮动件上设置有用于收纳防水膜的内腔,所述浮动件内侧面留有供防水膜伸出的缺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内腔的设置能够使得防水膜在闲置时能够处在其中,避免防水膜遭受损坏,失去防水效果;缺口的设置能够让防水膜伸出,避免遇水时卡在内腔内而不能伸出。

进一步,所述浮动件环绕固定座设置,且所述浮动件包括第一浮动件和第二浮动件,所述内腔处在第一浮动件和第二浮动件之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浮动件分为第一浮动件与第二浮动件两个部分,能够便于防水膜在遇水时易从内腔内浮出,使得防水的效果更好,且在闲置时能够将防水膜收纳在第一浮动件与第二浮动件的内腔内,使得防水膜不易遭受外部作用而损坏。

进一步,所述第一浮动件靠近第二浮动件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浮动件靠近第一浮动件的侧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凹槽与凸块相卡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闲置时,先将防水膜收纳在第一浮动件与第二浮动件内的空腔中,再将凸块卡入凹槽内,达到连接方便的效果,且凸块与凹槽的设置,能够让防水膜在闲置时能平稳的处在内腔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防水膜在闲置时从内腔内跑出而遭受损坏。

进一步,所述罐体顶部可拆卸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在地面的投影面积大于防水膜围绕罐体的截面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洪涝灾害来临时总会伴随着大雨,因此设置的遮雨板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空落下的雨水滴落到罐体的罐壁上,雨水落到遮雨板上后,会沿着遮雨板的板边流向地面,使得称重油罐的防水效果更佳。

进一步,所述遮雨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供连接杆插入的套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遮雨板时,只需将连接杆插入位于罐体顶部的套筒内即可,达到安装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杆固定在套筒内的定位螺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遇到大风天气时,遮雨板易被大风刮走,因此将连接杆插入位于罐体顶部的套筒内后,将套筒上的定位螺栓拧紧,使得定位螺栓穿过套筒侧壁后紧紧地与连接杆抵触,不仅达到固定方便的效果,而且也使得遮雨板不易被风刮走。

进一步,所述浮动件由泡沫塑料制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泡沫塑料质轻且具有良好的浮动性,能够在遇水时立即上浮,使得防水性能更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内腔的设置能够使得防水膜在闲置时能够处在其中,避免防水膜遭受损坏,失去防水效果;缺口的设置能够让防水膜伸出,避免遇水时卡在内腔内而不能伸出;

二、洪涝灾害来临时总会伴随着大雨,因此设置的遮雨板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空落下的雨水滴落到罐体的罐壁上,雨水落到遮雨板上后,会沿着遮雨板的板边流向地面,使得称重油罐的防水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座与浮动件的连接半剖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罐体;11、进油口;12、套筒;121、定位螺栓;2、固定座;21、浮动件;211、内腔;212、缺口;213、第一浮动件;2131、凹槽;2132、凸块;214、第二浮动件;22、防水膜;3、遮雨板;3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称重油罐,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进油口11,围绕罐体1底部一体设置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上设置有浮动件21和防水膜22,浮动件21环绕固定座2设置,防水膜22的两侧分别防水密封连接于固定座2以及浮动件21,浮动件21由泡沫塑料制成,且浮动件21在水中能在浮力作用下带动防水膜22漂浮到水面上。

如图3、4所示,浮动件21上设置有用于收纳防水膜22的内腔211,浮动件21包括第一浮动件213和第二浮动件214,内腔211处在第一浮动件213和第二浮动件214之间,浮动件21内侧面留有供防水膜22伸出的缺口212。

在遇到洪涝灾害时,浮动件21在遇到水时会分离为第一浮动件213和第二浮动件214且上浮,收纳在内腔211中的防水膜22此时从缺口212处伸出将水挡住避免水与罐体1罐壁接触。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将第一浮动件213与第二浮动件214连接,在第一浮动件213靠近第二浮动件214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2131,第二浮动件214靠近第一浮动件213的侧面上设置有凸块2132,第一浮动件213与第二浮动件214通过凹槽2131与凸块2132的配合相卡接。

如图1、2所示,罐体1顶部可拆卸设置有遮雨板3,遮雨板3在地面的投影面积大于防水膜22围绕罐体1的截面积。具体地,遮雨板3上设置有连接杆31,罐体1顶部设置有供连接杆31插入的套筒12。为了使得遮雨板3不易被风吹走,在套筒12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杆31固定在套筒12内的定位螺栓121。

具体工作过程:在遇到洪涝灾害时,浮动件21在遇到水时会带动防水膜22漂浮到水面上,将罐体1围住,使得罐体1的罐壁与水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罐体1的罐壁不会遭受水的腐蚀而损坏,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称重油罐被水浸泡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