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条压合送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2463发布日期:2018-08-24 22:0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鞋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围条压合送料机。



背景技术:

硫化鞋是一种以橡胶、织物或皮革为帮面,以橡胶为底料用粘贴、模压或注胶等方式加工成型,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硫化所形成的鞋子,硫化鞋的鞋底和鞋面之间通常贴合有围条,用于加强鞋子的强度并使得外表较为美观。

现有的硫化鞋通常采用人工贴合的方式完成贴围条的工序,且在贴合之间还需要对围条进行裁剪和刷胶,由于裁剪产生的废屑可能非粘附在裁剪后的围条上,使用前还需要进行清洁才能进行刷胶,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也有部分企业采用了机械手等设备来实现围条的自动贴附,虽然生产效率能够提高,但是贴附质量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机械手等设备实现围条自动贴附的前提是需要获得贴附轨迹,该贴附轨迹也即是围条贴附在硫化鞋上的形状,该形状如图1所示,为由多段曲线连接形成的闭环的、不规则的形状,其与鞋尖和鞋跟对应的位置曲率半径相对较小,而与腰帮对应的位置曲柄半径相对较大,因此,如果直接使用扫描装置绕着硫化鞋旋转并对鞋面和鞋底之间的交接位置来获取的贴附轨迹,则该贴附轨迹会由于扫描装置的工业相机相邻两个取相点之间的间距变化差异而与实际的贴附轨迹存在差异,具体的,扫描装置所获取的贴附轨迹在与鞋尖和鞋跟对应的位置会相对于实际的贴附轨迹向内收缩,此外,扫描装置在拟合处理形成贴附轨迹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轨迹平滑,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插补过滤,也可能出现上述内缩现象,内缩现象的存在使得机械手以扫描装置所获取的贴附轨迹进行贴附围条的过程中围条所受到的挤压力变化相对较大,使得围条产生变形,围条贴附误差较大,影响贴附质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围条的自动贴附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且贴合质量相对较好的围条压合送料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围条压合送料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的放卷装置、涂胶装置、干燥装置以及压合装置,所述放卷装置位于所述干燥装置的上方,所述涂胶装置和所述压合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干燥装置的两侧,所述压合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张紧组件和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活动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活动座之间的支撑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上且与所述支撑板平行布置的支撑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的托辊轮、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导杆、位于所述导杆下方的针型气缸、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端的限位轮、杆身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上的摆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摆杆的一端上且与所述支撑轴平行布置的压杆以及位于所述摆杆下方的复位弹簧和抬升气缸,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抬升气缸分别位于与所述摆杆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活动座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摆杆上,所述托辊轮朝向所述张紧组件的一侧设置的剪切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放卷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送料电机、用于放置围条卷且与所述送料电机传动连接的料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张紧力检测机构和导料组件,所述张紧力检测机构包括水平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上的滑块、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的滑轮以及用于检测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杆上的位置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料盘和所述导料组件位于所述滑杆的同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杆平行布置的拉簧,各所述拉簧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都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导料电机、与所述导料电机传动连接的主动导轮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从动导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涂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装盛有胶水的胶槽、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上压轮和涂胶轮、用于驱动所述涂胶轮转动的涂胶电机以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的换向组件,所述上压轮位于所述涂胶轮上方,所述涂胶轮部分浸泡在所述胶槽中,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的传动带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带轮转动的换向电机,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分别位于所述胶槽的两侧,且所述主动带轮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从动带轮的水平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传送带、位于所述干燥传送带两侧且相对布置的干燥流利条、以及多个位于所述干燥传送带上方的风刀喷头,各所述风刀喷头沿着所述干燥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等间距依次布置,且各所述风刀喷头的出风口都朝向所述干燥传动带的传送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轮为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上方设置有调整圆台,下方设置有调整弹簧,所述调整圆台通过螺栓和所述导杆连接,所述调整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导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支架、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张紧支架上的张紧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张紧滑块上的张紧托板、位于所述张紧托板上方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张紧滑块上的张紧轮和位于所述张紧托板下方的张紧气缸,所述张紧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张紧托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上的导向块、位于所述导向块下方的剪切托板、位于所述剪切托板下方的剪切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剪切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固定座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切刀,所述切切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剪切托板,所述剪切托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切刀配合的刀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托辊轮和所述剪切机构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上且与所述支撑轴平行布置的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调节滑块、设置在所述调节滑块上端面上的引导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调节滑块两端的调节弹簧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调节滑块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活动座上,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抵顶在所述调节滑块上,且所述调节螺栓螺旋连接在所述活动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支撑弹簧,可利用该支撑弹簧补偿扫描轨迹存在的内缩量,贴附围条的过程中围条所受到的挤压力变化相对较小,围条不易变形,贴附误差较小,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且贴附质量相对较好。

2、通过在压合装置中设置张紧组件和贴合组件,并在贴合组件中设置压杆,有效避免剪切前后围条长度的变化。

3、通过设置张紧力检测机构,使得料盘可以根据围条的使用需求自动调整放卷速度,供料较为稳定,有效避免物料处于松弛状态,避免围条长度出现剧烈变化,进一步提高贴附质量。

4、由于涂胶装置设置在剪切机构之前,避免剪切后还需要进行清洁处理才能刷胶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围条贴附在硫化鞋上的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围条压合送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放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放卷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涂胶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胶槽的部分侧板;

图7为本发明涂胶装置的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压合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压合装置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围条压合送料机,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设置有的放卷装置200、涂胶装置300、干燥装置400以及压合装置500,其中,放卷装置200位于干燥装置400的上方,涂胶装置300和压合装置500分别位于干燥装置400的两侧,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围条压合送料机还应该包括与各装置通讯连接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为常规的系统,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并根据实际功能需求进行设置,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使用时,将成卷的围条放置在放置装置200上,然后将其一端依次经过涂胶装置300和干燥装置400牵引到压合装置500,然后机械手夹取待贴围条的鞋子并将其压紧在位于压合装置500上的围条上并根据扫描装置获得的轨迹旋转一圈,使得围条被粘合在鞋子上,当然,上述机械手和扫描装置都不属于本实施例中的围条压合送料机的一部分,而是与本实施例的围条压合送料机配合的设备,这些设备都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放卷装置200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的送料电机220、用于放置围条卷且与送料电机220传动连接的料盘230以及设置在机架100上的张紧力检测机构240和导料组件250,其中,送料电机220和料盘230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方式可以为常规的方式,如两者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减速器连接等。

张紧力检测机构240包括水平别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的滑杆241、滑动连接在滑杆241上的滑块242、转动连接在滑块242上的滑轮243以及用于检测滑块242在滑杆241上的位置的第一接近开关244和第二接近开关245,具体的,料盘230和导料组件250位于滑杆241的同一侧,即滑杆241的另一侧远离料盘230和导料组件250,第一接近开关244、第二接近开关245和送料电机220分别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第一接近开关244和第二接近开关245主要用于检测滑块242是否运动到滑杆241的特定位置,根据滑块242在滑杆241上的位置判断卷料张紧力的大小,滑块242和滑杆241靠近料盘230的一端之间的距离越大,则张紧力越小。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滑块2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滑杆241平行布置的拉簧246,各拉簧246远离滑块242的一端都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其中一个拉簧246可为滑块242提供往远离料盘230一侧的预紧力,而另一个拉簧246可为滑块242提供缓冲力。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未示出拉簧246和滑块242之间的连接关系。此外,第一接近开关244和第二接近开关245位于滑块242的同一侧,且滑块242与第一接近开关244或第二接近开关245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感应块247,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块247有是三个,而第一接近开关244和第二接近开关245之间的距离等于首尾两个感应块247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两个相邻的感应块247之间的距离之和,这样便于控制系统根据对应的接近开关245检测到感应块247的次数判断滑块242的滑动方向及滑动行程,进而据此调节料盘230的转速。

导料组件250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的导料电机251、与导料电机251传动连接的主动导轮252和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的从动导轮253。其中,从动导轮253位于主动导轮252的上方。导料组件250还包括竖直滑动连接在机架100上的调节块54、螺旋连接在调节块254上的螺栓255和固定连接在螺栓255上的手轮256,其中螺栓255竖直布置,手轮256抵顶在机架100上,从动导轮253通过转动连接在调节块254上间接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这样可以通过旋转手轮256带动螺栓255相对于调节块254转动,进而带动调节块254上下滑动,对主动导轮252和从动导轮253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其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围条。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料盘230和张紧力检测机构240的下方都设置有尾料导向板231,这样围条卷即将耗尽时,尾料会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掉落在尾料导向板231上,避免围条被弄脏或卷入生产设备中。当然,也可以仅在料盘230或张紧力检测机构240的下方设置尾料导向板231。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导料组件250远离张紧力检测机构240的一侧设置有物料导向板261和物料托板262,物料导向板261和物料托板262之间形成用于供物料穿过的通道。使用时,围条从料盘230上引出后,绕过滑轮243从主动导轮252和从动导轮253之间穿入上述通道中,最终接引到生产设备上。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放卷装置200有两个以上,各放卷装置200呈直线依次水平布置,各放卷装置200的正下方设置有接料传送带270,接料传送带270为常规的传送带装置,其两侧分别设置有接料流利条,且接料传送带270的出料端和涂胶装置300相互衔接,这样,当正在使用的放卷装置200上的围条卷耗尽后,沿着尾料导向板231流出的尾料可在接料传送带270的带动往涂胶装置300方向移动,同时另外一个放卷装置200上的围条卷被引出的一端从尾料导向板231流出后也可以在接料传送带270的带动往涂胶装置300方向移动,与上一卷围条卷的尾料衔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新的围条卷被送往涂胶装置300之前,张紧力检测机构240暂不工作。

如图5-图7所示,涂胶装置300包括机架100、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且装盛有胶水的胶槽320、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的上压轮311和涂胶轮312、用于驱动涂胶轮312转动的涂胶电机313以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的换向组件330,其中,上压轮311位于涂胶轮312的正上方,涂胶轮312部分浸泡在胶槽320中。使用时,围条从上压轮311和涂胶轮312之间穿过,在上压轮311的作用下贴紧在涂胶轮312上,同时涂胶轮31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将胶槽320的胶水涂抹在围条的下侧面,不易粘附其他杂质,且如果涂抹在围条上的胶水量太多,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胶槽320中,不会溢流到围条的上侧面。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涂胶电机313和涂胶轮312之间连接有传动轴,架涂胶电机313通过传动轴驱动涂胶轮312转动,上压轮311和机架100之间连接有转动轴,即上压轮311通过与机架100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与机架100间距转动连接,且上压轮311和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17,旋转轴上传动连接有从动齿轮318,主动齿轮317和从动齿轮318之间相互啮合。这样,涂胶电机313在驱动涂胶轮312转动的同时,也会驱动上压轮311同步反向转动,有效避免上压轮311和围条之间打滑而磨损围条表面,同时也能够起到确保围条被稳定传送的作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还设置有涂胶托板314,涂胶托板314位于靠近涂胶轮312和上压轮311之间的位置处,且涂胶托板314的两侧设置有与涂胶托板314平行布置的导向条315,各导向条315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轴向与导向板314垂直布置的多个导向轮316,导向轮316最好采用轴承,摩擦系数相对较低。涂胶托板314与接料传送带270相互衔接,这样可实现对接料传送带270输送过来的围条进行自动涂胶。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胶槽320中设置有搅拌器321,该搅拌器321可以为常规的搅拌器,此处不再详述。通过在胶3槽20中设置搅拌器321,胶水不易凝固或沉淀,有效避免胶水变质,进而确保围条具有较好的粘结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胶槽320内设置有悬浮在胶液面上的浮板322,浮板32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滑动连接在胶槽320的壳体上的滑杆323,胶槽320的壳体上还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滑杆323的上端位置的第一传感器324和第二传感器325,其中第一传感器324位于第二传感器325的正上方,当然,滑杆323的上端位于第一传感器324和第二传感器325之间。这样,当胶槽320内的胶液不足导致涂胶轮312不能浸泡在胶液中时,浮板322也会随着胶液面下沉,滑杆323会在浮板322的带动下往下移动,使得第二传感器325无法检测到滑杆323并发出信息提醒使用者添加胶液;在添加胶液的过程中,浮板322也会随着胶液面上升,带动滑杆323往上移动,当第一传感器324检测到滑杆323时发出信息提醒使用者停止添加胶液,当然,添加胶液这一动作也可以依靠控制系统自动完成,仅需在胶槽320中设置进液管并在进液管上设置与第一传感器324和第二传感器325配合的控制阀即可,这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换向组件330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的主动带轮331和从动带轮332、绕设在主动带轮331和从动带轮332之间的换向传送带333以及用于驱动主动带轮331转动的换向电机334,其中主动带轮331和从动带轮332分别位于胶槽320的两侧,主动带轮331的水平位置高于从动带轮332的水平位置,同时主动带轮331和涂胶托板314分别位于涂胶轮312的两侧,且主动带轮331的水位位置低于涂胶轮312的水平位置。使用时,从上压轮311和涂胶轮312之间穿出的围条被反向放置在换向传送带333的传送面上,且在涂胶轮312和主动带轮331之间的位置处,围条在张力作用下呈弧形布置,这样可确保围条在张力作用下贴紧在换向传送带333的传送面上。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换向传送带333的传送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换向流利条336,换向流利条336主要起导向作用,避免围条从侧面滑出换向传送带333。此外,换向组件330还包括风刀喷头335,风刀喷头335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其进风口与外部气源连接,出风口朝向换向传送带333的传送面,这样不仅可以风干围条表面的胶水,缩短后道工序中的烘干时间,同时能够利用风力将围条贴紧在换向传送带333上,避免围条脱轨,生产稳定性相对较好。

如图2所示,干燥装置400可以为常规的具有流水传送装置的烘箱,考虑到热烘干可能影响围条的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干燥装置400包括干燥传送带410、位于干燥传送带410两侧且相对布置的干燥流利条、以及多个位于干燥传送带410上方的风刀喷头335,其中干燥传送带410为常规的传送带装置。干燥装置400上的各风刀喷头335沿着干燥传送带410的传送方向等间距依次布置,且干燥装置400上的各风刀喷头335的出风口都朝向干燥传动带410的传送面。干燥传送带410的进料端和换向组件330的输出端相互衔接,干燥传送带410的出料端通过围条牵引轮组420和压合装置500相互衔接,具体的围条牵引轮组420为常规的条形物料牵引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牵引支撑轮、牵引从动轮和用于驱动牵引支撑轮转动的牵引电机,主要用于牵引围条,广泛应用于各类送料设备中,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如图8-图10所示,压合装置500包括依次设置的张紧组件510和贴合组件520,张紧组件510包括张紧支架511、竖直滑动连接在张紧支架511上的张紧滑块512、固定连接在张紧滑块512上的张紧托板513、位于张紧托板513上方且转动连接在张紧滑块512上的张紧轮514和位于张紧托板513下方的张紧气缸515,其中,张紧气缸515的活塞杆朝向张紧托板513,张紧轮514最好为滚动轴承。张紧托板513的长度方向为围条的输送方向,张紧托板513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516,且位于张紧托板513两侧的导向轮516之间形成用于供围条通过的通道,该通道的宽度大于张紧轮514的长度。这样,通过张紧气缸515可推动张紧滑块512竖直滑动,进而实现对围条张紧力的调整。此外,本实施例的张紧组件510在张紧围条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变速送料,具体的,由于在贴围条的过程中,硫化鞋鞋底边线的线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围条的输送速度也需要与之相匹配,当围条的输送速度相对较快时,张紧气缸515推动张紧滑块512处于上极限位置,此时围条贴合在张紧托板513上,输送阻力相对较小,当围条的输送速度需要降低时,张紧气缸515的活塞杆向下回缩带动张紧滑块512下移,使得围条卷绕在张紧轮514上,输送阻力相对较大,当张紧滑块512处于下极限位置时,输送阻力最大,围条停止输送,此时可以更换硫化鞋。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张紧组件510还包括三个以上与张紧滑块512配合的接近开关517,各接近开关517从上相向依次等间距设置在张紧支架510上,便于控制系统准确掌握张紧滑块512所处的位置,进而对张紧气缸515进行控制。

贴合组件520包括支撑板521、位于支撑板521上方的活动座522、设置在支撑板521和活动座522之间的支撑弹簧523、固定连接在活动座522上且与支撑板521平行布置的支撑轴524、转动连接在支撑轴524上的托辊轮525、竖直滑动连接在支撑轴524上的导杆526、位于导杆526下方的针型气缸527、设置在导杆526上端的限位轮528、杆身转动连接在活动座522上的摆杆529、固定连接在摆杆529的一端上且与支撑轴524平行布置的压杆531以及位于摆杆529下方的复位弹簧532和抬升气缸533,其中,限位轮528最好为滚动轴承,具体的,该滚动轴承的上方设置有调整圆台535,下方设置有调整弹簧536,调整圆台535通过螺栓和导杆526可拆卸连接,调整弹簧536的一端抵顶在上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上,另一端抵顶在导杆526上,这样通过旋转螺栓,可对限位轮528的位置进行调整。复位弹簧532和抬升气缸533分别位于与摆杆529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处,且抬升气缸533与摆杆529连接有压杆531的一端相对应,复位弹簧532的一端抵顶在活动座522上,另一端抵顶在摆杆529上,这样,在弹力的作用下,压杆531可将围条压紧在托辊轮525上,而抬升气缸533则可以通过摆杆529将压杆531往上顶起。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524上设置有直线轴承534,导杆526穿插在直线轴承534中,且导杆526上套设有压缩弹簧537,压缩弹簧537的上端抵顶在直线轴承534的下端,压缩弹簧537的下端抵顶在导杆526上。这样,在压缩弹簧537和重力的作用下,导杆526处于下极限位置,此时限位轮528所处的水平位置低于托辊轮525的最上端所处的水平位置,而在针型气缸527的活塞杆伸出后,可将导杆526往上推顶,使得限位轮528往上抬升,使其所处的水平位置高于托辊轮525的最上端所处的水平位置。

托辊轮525朝向张紧组件510的一侧设置的剪切机构540,剪切机构540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座522上的导向块541、位于导向块541下方的剪切托板542、位于剪切托板542下方的剪切气缸543、固定连接在剪切气缸543的活塞杆上的固定座544和固定连接在固定座544上的切刀545,切切气缸543的活塞杆朝向剪切托板542,剪切托板542上开设有与切刀545配合的刀槽。

托辊轮525和剪切机构540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550,导向机构550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座522上且与支撑轴24平行布置的滑轨551、滑动连接在滑轨551上的调节滑块552、设置在调节滑块552上端面上的引导轮553以及分别位于调节滑块552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调节弹簧554和调节螺栓555,其中,引导轮553最好为滚动轴承,且引导轮553有多个,多个引导轮553成两排设置在调节滑块552上,两排引导轮553之间形成用于供围条通过的导槽,该导槽的长度方向与上位体积的通道的长度方向相同,同时,各引导轮553的上方设置有同一个挡板556,即该挡板556覆盖在导槽上。此外,调节弹簧554的一端抵顶在调节滑块552上,另一端抵顶在活动座522上,调节螺栓555的一端抵顶在调节滑块552上,且调节螺栓555螺旋连接在活动座522上。这样,通过旋转调节螺栓555可驱动调节滑块552在滑轨551上滑动,进而调整导槽的位置。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550还包括导向气缸(图中未示出),导向气缸的活塞杆和调节滑块552固定连接且与滑轨551平行布置,这样便于控制系统在围条贴合过程中对围条输送位置进行围条。

使用时,抬升气缸533将压杆531抬起,同时针型气缸527驱动限位轮528往上移动,使得围条可以被输送至托辊轮525上,然后抬升气缸533复位使得压杆531在弹力作用下将围条压紧在托辊轮525上,同时针型气缸527带动限位轮528复位,避免限位轮528和硫化鞋干涉,之后人工或机械手将硫化鞋对应的位置压紧在位于托辊轮525上的围条上,使其粘结在一起,然后将硫化鞋贴着托辊轮525转动,使得围条卷绕并贴合在硫化鞋上,当围条在硫化鞋上卷绕预定长度后,剪切气缸543的活塞杆往上推出切断围条,围条被切断后,剪切气缸831的活塞杆复位,被切断的围条在随着硫化鞋的转动完全在贴合在硫化鞋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气缸变更为液压缸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