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万向转动铰接式变速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1630发布日期:2018-11-20 20:4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万向转动铰接式变速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千斤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万向转动铰接式变速千斤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千斤顶多采用柱塞、液压缸、四变形结构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平稳,顶撑力大,可自锁等特点。铰接千斤顶的结构紧凑,使用空间小,但是铰接千斤顶的压杆不可以旋转,且传统的铰接千斤顶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万向转动铰接式变速千斤顶。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万向转动铰接式变速千斤顶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万向转动铰接式变速千斤顶,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万向转动铰接式变速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辅助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辅助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

上述支撑机构包括螺杆、第一宽槽、斜槽、移动块、下支撑座、螺纹孔、连接槽、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支撑座,其中下支撑座下端面一侧开有连接槽;下支撑座上端面上开有第一宽槽;第一宽槽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斜槽;两组第一支撑杆一端均通过圆柱销对称安装在下支撑座两侧;每组中的两个第一支撑杆关于下支撑座对称分布;两组第一支撑杆远离下支撑座一端均安装有移动块,且每个移动块两侧均通过圆柱销与两个第一支撑杆连接;两组第三支撑杆关于下支撑座对称分布,每组中的两个第三支撑杆关于移动块对称分布,且每组中的两个第三支撑杆一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移动块的圆柱销上;上支撑座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四个第三支撑杆上;螺杆安装在两个移动块上所开的螺纹孔内。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转动环、第一齿轮、第三支撑板、第一固定轴、第一锥齿轮、半齿圈、第二锥齿轮、压杆、第二齿轮、第四支撑板、支耳、伸缩杆、驱动环、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四固定轴、双向超越离合器、连接块、单向环、第五固定轴,其中连接块安装在连接槽内;第一支撑板安装在连接块端面上;第二支撑板下端面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端面上;第二固定轴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驱动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第三齿轮通过第三固定轴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且第三齿轮与驱动环啮合;转动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且转动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转动环位于驱动环上侧;伸缩杆一端安装在转动环外圆面上;第三支撑板安装在伸缩杆上;第四固定轴安装在第三支撑板上;第四齿轮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且第四齿轮与驱动环啮合;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一齿轮通过双向超越离合器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且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面上;第四支撑板一端安装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五固定轴安装在第四支撑板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的两侧,且第二齿轮与第五固定轴之间通过单向环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伸缩杆的端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耳;压杆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支耳之间;半齿圈一端安装在压杆下端面上,且半齿圈与第二齿轮啮合。

上述驱动环包括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固定盘,其中固定盘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从外到内依次安装在固定盘下端面上。

上述辅助机构包括推动块、第一支撑块、引导块、第一弹簧、第二支撑块、斜面、导槽、第二宽槽、齿条、导板、导块、第二弹簧,其中推动块一端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斜面;推动块的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板;推动块通过导板与第一宽槽的配合安装在下支撑座上,且两个斜面与相应的斜槽配合;齿条一端安装在推动块上端面上,且齿条与螺杆外圆面上所开的齿啮合;下支撑座上所开的两个斜槽内安装结构关于推动块对称分布,对于其中一个,引导块端面上开有贯通的第二宽槽;第二宽槽的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槽;引导块固定安装在斜槽内;第一支撑块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方槽;第一支撑块两侧面上均安装有导块;第一支撑块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导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导块上,另一端安装在导槽端面上;第二支撑块通过两个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支撑块上所开的方槽内;斜面与第一支撑块端面接触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齿圈焊接在固定盘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齿轮通过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转动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上支撑座上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螺杆与第三固定轴之间通过软轴连接。

相对于传统的千斤顶技术,本发明中的千斤顶具有任意角度驱动千斤顶向上运动支撑负载的作用,同时伸缩杆可以决定第四齿轮与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其中一个啮合;当第四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驱动支撑机构工作时,使用者将会比较省力的将千斤顶上的负载顶起来;当第四齿轮与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依次啮合时,使用者将会依次表现的更加费力对于驱动千斤顶上的负载运动。

本发明中驱动机构的作用上便于使用者驱动支撑机构运动,从而达到千斤顶驱动负载运动的目的;支撑机构的作用是便于支撑负载运动。

本发明中支撑机构的作用是支撑负载运动;下支撑座下端面一侧开有连接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连接块;两组第一支撑杆一端均通过圆柱销对称安装在下支撑座两侧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移动快;每组中的两个第一支撑杆关于下支撑座对称分布的作用是使得千斤顶在顶负载时更加稳定;两组第一支撑杆远离下支撑座一端均安装有移动块,且每个移动块两侧均通过圆柱销与两个第一支撑杆连接的作用是便于螺杆与移动块上所开的螺纹孔配合,从而达到螺杆驱动两个移动块相对运动的目的;两组第三支撑杆关于下支撑座对称分布,每组中的两个第三支撑杆关于移动块对称分布,且每组中的两个第三支撑杆一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移动块的圆柱销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上支撑座;上支撑座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四个第三支撑杆上的作用是便于第一支撑杆可以驱动第三支撑杆运动,四个第三支撑杆可以驱动上支撑座运动,上支撑座将会顶负载运动;螺杆安装在两个移动块上所开的螺纹孔内的作用是为了驱动移动块运动。

本发明中驱动机构的作用是驱动支撑机构运动;连接块安装在连接槽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安装在连接块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二支撑板与第二固定轴;第二支撑板下端面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三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驱动环、转动环;转动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且转动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伸缩杆;伸缩杆一端安装在转动环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压杆和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安装在伸缩杆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四固定轴、第一固定轴、第四支撑板;第四固定轴安装在第三支撑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且第四齿轮与驱动环啮合的作用是当第一齿轮通过双向超越离合器驱动第四齿轮运动时,第一齿轮将会驱动第四齿轮运动,当转动环围绕第二固定轴运动时,此时的压杆不能上下运动,所以此时的半齿圈将不会运动,半齿圈不会运动将会使得第二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一固定轴、第一齿轮、第四齿轮均不会运动,所以此时的驱动环将会驱动第四齿轮旋转运动,第四齿轮的运动将会传递到第一齿轮上,第一齿轮上的运动在双向超越离合器的作用下,不会驱动第一固定轴运动,第一固定轴不会运动,将会使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齿轮、半齿圈不会运动;从而使得压杆不会运动;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三支撑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二锥齿轮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固定轴上;第四支撑板一端安装在第三支撑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五固定轴;第五固定轴安装在第四支撑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的两侧,且第二齿轮与第五固定轴之间通过单向环连接的作用是将半齿圈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锥齿轮上;伸缩杆的端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耳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压杆;压杆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支耳之间的作用是便于驱动半齿圈运动;半齿圈一端安装在压杆下端面上,且半齿圈与第二齿轮啮合的作用是便于将压杆上的旋转运动传递到第二齿轮上;伸缩杆一端安装在转动环的作用是便于带动第四齿轮运动,从而使得第四齿轮可以与驱动环上的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啮合,达到固定盘变速的目的;固定盘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从外到内依次安装在固定盘下端面上的作用是,对于尺寸大小不同的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当第四齿轮驱动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将会对固定盘的转动速度起到变化的目的;上支撑座上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的作用是增加上支撑座与负载支撑面的摩擦力。

本发明中辅助机构的作用是便于对千斤顶上的下支撑座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千斤顶在支撑负载时可以更加牢固,防止千斤顶在支撑负载时发生倾斜;推动块一端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斜面的作用是便于推动块推动第一支撑块运动;推动块的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板的作用便于推动块上下运动;推动块通过导板与第一宽槽的配合安装在下支撑座上,且两个斜面与相应的斜槽配合的作用是给第一支撑块一个作用力,从而使得下支撑座在支撑负载可以更加稳定;齿条一端安装在推动块上端面上,且齿条与螺杆外圆面上所开的齿啮合的作用是便于捕捉螺杆的运动,从而达到驱动推动块运动的目的;引导块端面上开有贯通的第二宽槽的作用是便于第一支撑块的运动;第二宽槽的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槽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第一支撑块上的导块配合,从而达到引导和限制第一支撑块运动的目的;引导块固定安装在斜槽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方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支撑块;导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导块上,另一端安装在导槽端面上的作用是给第一支撑块一个恢复力作用;第二支撑块通过两个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支撑块上所开的方槽内的作用是当千斤顶上螺杆旋转运动时,运动的螺杆将会驱动齿条运动,齿条将会驱动推动块运动,推动块将会驱动第一支撑块运动,第一支撑块将会通过第一弹簧驱动第二支撑块运动,当第二支撑块遇到地面上的凸出障碍物是,此时的第一弹簧将会发生变形,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支撑块可以都处于吃力状态,从而达到对千斤顶辅助支撑的目的;斜面与第一支撑块端面接触配合的作用是便于推动块推动第一支撑块运动。

在使用过程中,将支撑机构安装在需要支撑的负载上;将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当千斤顶所安装的空间较小,且压杆无法正常运动需要旋转角度进行运动时;此时旋转压杆,运动的压杆将会带动伸缩杆运动,伸缩杆将会带动转动环运动,转动环将会带动第三支撑板运动,第三支撑板将会带动第四固定轴与第一固定轴运动,此时运动的第四固定轴将会带动第四齿轮运动,驱动环将会驱动第四齿轮运动,第四齿轮将会驱动第一齿轮运动;第一齿轮将会在双向超越离合器的作用下,不会带动第一固定轴运动;第一固定轴不会运动,将会使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齿轮、半齿圈不会运动;从而使得压杆不会运动;此时的压杆转动完毕,此时的压杆上下运动,将会带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将会通过单向环带动第五固定轴单向运动,第五固定轴将会带动第二锥齿轮运动,第二锥齿轮将会带动第一锥齿轮运动,第一锥齿轮将会带动第一固定轴运动,第一固定轴将会通过双向超越离合器带动第一齿轮运动,第一齿轮将会带动第四齿轮运动,第四齿轮将会带动驱动环运动,驱动环将会驱动第三齿轮运动,第三齿轮将会通过软轴驱动螺杆运动,螺杆将会带动两个移动块相对运动,此时的两组第一支撑杆与两组第三支撑杆相对运动,从而使得上支撑座向上运动,从而达到顶负载运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第一支撑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三支撑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半齿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四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下支撑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下支撑座剖视图。

图10是齿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引导块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导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导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二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伸缩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螺杆;2、移动块;3、下支撑座;4、第一支撑杆;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转动环;8、第一齿轮;9、第三支撑板;10、第一固定轴;11、第一锥齿轮;12、半齿圈;13、第二锥齿轮;14、压杆;15、第二齿轮;16、第四支撑板;17、支耳;19、第二固定轴;21、第三固定轴;22、第三支撑杆;23、上支撑座;24、第三齿轮;25、第四齿轮;26、第四固定轴;27、双向超越离合器;28、连接块;29、单向环;30、第五固定轴;31、螺纹孔;32、连接槽;33、伸缩杆;34、第一齿圈;35、第二齿圈;36、第三齿圈;37、第四齿圈;38、固定盘;39、支撑机构;40、驱动机构;41、驱动环;42、辅助机构;43、第一宽槽;44、斜槽;45、推动块;46、第一支撑块;47、引导块;48、第一弹簧;49、第二支撑块;51、斜面;52、导槽;53、第二宽槽;54、齿条;55、导板;56、导块;5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它包括支撑机构39、驱动机构40、辅助机构42,如图1、2、3所示,其中驱动机构40安装在支撑机构39上;如图1、2、3所示,辅助机构42安装在支撑机构39上。

如图2所示,上述支撑机构39包括螺杆1、第一宽槽43、斜槽44、移动块2、下支撑座3、螺纹孔31、连接槽32、第一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22、上支撑座23,如图8、9所示,其中下支撑座3下端面一侧开有连接槽32;如图8、9所示,下支撑座3上端面上开有第一宽槽43;如图8、9所示,第一宽槽43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斜槽44;如图2所示,两组第一支撑杆4一端均通过圆柱销对称安装在下支撑座3两侧;如图4所示,每组中的两个第一支撑杆4关于下支撑座3对称分布;如图4所示,两组第一支撑杆4远离下支撑座3一端均安装有移动块2,且每个移动块2两侧均通过圆柱销与两个第一支撑杆4连接;如图5所示,两组第三支撑杆22关于下支撑座3对称分布,每组中的两个第三支撑杆22关于移动块2对称分布,且每组中的两个第三支撑杆22一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移动块2的圆柱销上;如图5所示,上支撑座23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四个第三支撑杆22上;如图2、7所示,螺杆1安装在两个移动块2上所开的螺纹孔31内。

如图6所示,上述驱动机构40包括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转动环7、第一齿轮8、第三支撑板9、第一固定轴10、第一锥齿轮11、半齿圈12、第二锥齿轮13、压杆14、第二齿轮15、第四支撑板16、支耳17、伸缩杆33、驱动环41、第二固定轴19、第三固定轴21、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第四固定轴26、双向超越离合器27、连接块28、单向环29、第五固定轴30,如图3所示,其中连接块28安装在连接槽32内;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板5安装在连接块28端面上;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板6下端面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端面上;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轴19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如图2所示,驱动环41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如图2所示,第三齿轮24通过第三固定轴21安装在第二支撑板6上,且第三齿轮24与驱动环41啮合;转动环7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且转动环7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如图2所示,转动环7位于驱动环41上侧;如图16所示,伸缩杆33一端安装在转动环7外圆面上;第三支撑板9安装在伸缩杆33上;如图3所示,第四固定轴26安装在第三支撑板9上;第四齿轮25安装在第四固定轴26上,且第四齿轮25与驱动环41啮合;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轴10安装在第三支撑板9上;如图4所示,第一齿轮8通过双向超越离合器27安装在第一固定轴10上,且第一齿轮8与第四齿轮25啮合;如图2所示,第一锥齿轮11安装在第一固定轴10远离第一齿轮8的端面上;如图2所示,第四支撑板16一端安装在第三支撑板9上;第五固定轴30安装在第四支撑板16上;如图2所示,第二锥齿轮13与第二齿轮15分别安装在第五固定轴30上的两侧,且第二齿轮15与第五固定轴30之间通过单向环29连接;如图2所示,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如图4所示,伸缩杆33的端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耳17;如图10所示,压杆14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支耳17之间;如图10所示,半齿圈12一端安装在压杆14下端面上,且半齿圈12与第二齿轮15啮合。

如图17所示,上述驱动环41包括第一齿圈34、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固定盘38,其中固定盘38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如图17所示,第一齿圈34、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从外到内依次安装在固定盘38下端面上。

如图10、11所示,上述辅助机构42包括推动块45、第一支撑块46、引导块5647、第一弹簧48、第二支撑块49、斜面51、导槽52、第二宽槽53、齿条54、导板55、导块56、第二弹簧57,如图13所示,其中推动块45一端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斜面51;如图13所示,推动块45的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板55;如图10、11所示,推动块45通过导板55与第一宽槽43的配合安装在下支撑座3上,且两个斜面51与相应的斜槽44配合;如图13所示,齿条54一端安装在推动块45上端面上,且齿条54与螺杆1外圆面上所开的齿啮合;如图10、11所示,下支撑座3上所开的两个斜槽44内安装结构关于推动块45对称分布,对于其中一个,如图12所示,引导块5647端面上开有贯通的第二宽槽53;如图12所示,第二宽槽53的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槽52;如图10、11所示,引导块5647固定安装在斜槽44内;如图14所示,第一支撑块46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方槽;如图14所示,第一支撑块46两侧面上均安装有导块56;如图15所示,第一支撑块46通过导块56与导槽52的配合安装;导槽52内安装有第二弹簧57,第二弹簧57一端安装在导块56上,另一端安装在导槽52端面上;如图15所示,第二支撑块49通过两个第一弹簧48安装在第一支撑块46上所开的方槽内;如图10、11所示,斜面51与第一支撑块46端面接触配合。

上述第一齿圈34焊接在固定盘38上。

上述第一弹簧48为压缩弹簧。

上述第一齿轮8通过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10上。

上述转动环7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

上述上支撑座23上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

上述螺杆1与第三固定轴21之间通过软轴连接。

综上所述:

本发明中的千斤顶具有任意角度驱动千斤顶向上运动支撑负载的作用,同时伸缩杆33可以决定第四齿轮25与第一齿圈34、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其中一个啮合;当第四齿轮25与第一齿圈34啮合驱动支撑机构39工作时,使用者将会比较省力的将千斤顶上的负载顶起来;当第四齿轮25与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依次啮合时,使用者将会依次表现的更加费力对于驱动千斤顶上的负载运动。

本发明中驱动机构40的作用上便于使用者驱动支撑机构39运动,从而达到千斤顶驱动负载运动的目的;支撑机构39的作用是便于支撑负载运动。

本发明中支撑机构39的作用是支撑负载运动;下支撑座3下端面一侧开有连接槽32的作用是便于安装连接块28;两组第一支撑杆4一端均通过圆柱销对称安装在下支撑座3两侧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移动快;每组中的两个第一支撑杆4关于下支撑座3对称分布的作用是使得千斤顶在顶负载时更加稳定;两组第一支撑杆4远离下支撑座3一端均安装有移动块2,且每个移动块2两侧均通过圆柱销与两个第一支撑杆4连接的作用是便于螺杆1与移动块2上所开的螺纹孔31配合,从而达到螺杆1驱动两个移动块2相对运动的目的;两组第三支撑杆22关于下支撑座3对称分布,每组中的两个第三支撑杆22关于移动块2对称分布,且每组中的两个第三支撑杆22一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移动块2的圆柱销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上支撑座23;上支撑座23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四个第三支撑杆22上的作用是便于第一支撑杆4可以驱动第三支撑杆22运动,四个第三支撑杆22可以驱动上支撑座23运动,上支撑座23将会顶负载运动;螺杆1安装在两个移动块2上所开的螺纹孔31内的作用是为了驱动移动块2运动。

本发明中驱动机构40的作用是驱动支撑机构39运动;连接块28安装在连接槽32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5安装在连接块28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二支撑板6与第二固定轴19;第二支撑板6下端面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三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19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驱动环41、转动环7;转动环7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且转动环7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伸缩杆33;伸缩杆33一端安装在转动环7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压杆14和第三支撑板9;第三支撑板9安装在伸缩杆33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四固定轴26、第一固定轴10、第四支撑板16;第四固定轴26安装在第三支撑板9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四齿轮25;第四齿轮25安装在第四固定轴26上,且第四齿轮25与驱动环41啮合的作用是当第一齿轮8通过双向超越离合器27驱动第四齿轮25运动时,第一齿轮8将会驱动第四齿轮25运动,当转动环7围绕第二固定轴19运动时,此时的压杆14不能上下运动,所以此时的半齿圈12将不会运动,半齿圈12不会运动将会使得第二齿轮15、第二锥齿轮13、第一锥齿轮11、第一固定轴10、第一齿轮8、第四齿轮25均不会运动,所以此时的驱动环41将会驱动第四齿轮25旋转运动,第四齿轮25的运动将会传递到第一齿轮8上,第一齿轮8上的运动在双向超越离合器27的作用下,不会驱动第一固定轴10运动,第一固定轴10不会运动,将会使得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3、第二齿轮15、半齿圈12不会运动;从而使得压杆14不会运动;第一固定轴10安装在第三支撑板9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1安装在第一固定轴10远离第一齿轮8的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二锥齿轮13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固定轴10上;第四支撑板16一端安装在第三支撑板9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五固定轴30;第五固定轴30安装在第四支撑板16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锥齿轮13与第二齿轮15;第二锥齿轮13与第二齿轮15分别安装在第五固定轴30上的两侧,且第二齿轮15与第五固定轴30之间通过单向环29连接的作用是将半齿圈12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锥齿轮11上;伸缩杆33的端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耳17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压杆14;压杆14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支耳17之间的作用是便于驱动半齿圈12运动;半齿圈12一端安装在压杆14下端面上,且半齿圈12与第二齿轮15啮合的作用是便于将压杆14上的旋转运动传递到第二齿轮15上;伸缩杆33一端安装在转动环7的作用是便于带动第四齿轮25运动,从而使得第四齿轮25可以与驱动环41上的第一齿圈34、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啮合,达到固定盘38变速的目的;固定盘38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齿圈34、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第一齿圈34、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从外到内依次安装在固定盘38下端面上的作用是,对于尺寸大小不同的第一齿圈34、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当第四齿轮25驱动第一齿圈34、第二齿圈35、第三齿圈36、第四齿圈37将会对固定盘38的转动速度起到变化的目的;上支撑座23上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的作用是增加上支撑座23与负载支撑面的摩擦力。

本发明中辅助机构42的作用是便于对千斤顶上的下支撑座3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千斤顶在支撑负载时可以更加牢固,防止千斤顶在支撑负载时发生倾斜;推动块45一端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斜面51的作用是便于推动块45推动第一支撑块46运动;推动块45的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板55的作用便于推动块45上下运动;推动块45通过导板55与第一宽槽43的配合安装在下支撑座3上,且两个斜面51与相应的斜槽44配合的作用是给第一支撑块46一个作用力,从而使得下支撑座3在支撑负载可以更加稳定;齿条54一端安装在推动块45上端面上,且齿条54与螺杆1外圆面上所开的齿啮合的作用是便于捕捉螺杆1的运动,从而达到驱动推动块45运动的目的;引导块5647端面上开有贯通的第二宽槽53的作用是便于第一支撑块46的运动;第二宽槽53的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槽52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第一支撑块46上的导块56配合,从而达到引导和限制第一支撑块46运动的目的;引导块5647固定安装在斜槽44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支撑块46;第一支撑块46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方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支撑块49;第一支撑块46通过导块56与导槽52的配合安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支撑块49;导槽52内安装有第二弹簧57,第二弹簧57一端安装在导块56上,另一端安装在导槽52端面上的作用是给第一支撑块46一个恢复力作用;第二支撑块49通过两个第一弹簧48安装在第一支撑块46上所开的方槽内的作用是当千斤顶上螺杆1旋转运动时,运动的螺杆1将会驱动齿条54运动,齿条54将会驱动推动块45运动,推动块45将会驱动第一支撑块46运动,第一支撑块46将会通过第一弹簧48驱动第二支撑块49运动,当第二支撑块49遇到地面上的凸出障碍物是,此时的第一弹簧48将会发生变形,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支撑块49可以都处于吃力状态,从而达到对千斤顶辅助支撑的目的;斜面51与第一支撑块46端面接触配合的作用是便于推动块45推动第一支撑块46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支撑机构39安装在需要支撑的负载上;将驱动机构40安装在支撑机构39上;当千斤顶所安装的空间较小,且压杆14无法正常运动需要旋转角度进行运动时;此时旋转压杆14,运动的压杆14将会带动伸缩杆33运动,伸缩杆33将会带动转动环7运动,转动环7将会带动第三支撑板9运动,第三支撑板9将会带动第四固定轴26与第一固定轴10运动,此时运动的第四固定轴26将会带动第四齿轮25运动,驱动环41将会驱动第四齿轮25运动,第四齿轮25将会驱动第一齿轮8运动;第一齿轮8将会在双向超越离合器27的作用下,不会带动第一固定轴10运动;第一固定轴10不会运动,将会使得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3、第二齿轮15、半齿圈12不会运动;从而使得压杆14不会运动;此时的压杆14转动完毕,此时的压杆14上下运动,将会带动第二齿轮15运动,第二齿轮15将会通过单向环29带动第五固定轴30单向运动,第五固定轴30将会带动第二锥齿轮13运动,第二锥齿轮13将会带动第一锥齿轮11运动,第一锥齿轮11将会带动第一固定轴10运动,第一固定轴10将会通过双向超越离合器27带动第一齿轮8运动,第一齿轮8将会带动第四齿轮25运动,第四齿轮25将会带动驱动环41运动,驱动环41将会驱动第三齿轮24运动,第三齿轮24将会通过软轴驱动螺杆1运动,螺杆1将会带动两个移动块2相对运动,此时的两组第一支撑杆4与两组第三支撑杆22相对运动,从而使得上支撑座23向上运动,从而达到顶负载运动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