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箱自动码垛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9942发布日期:2019-03-30 09:3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箱自动码垛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箱自动码垛运输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食用菌箱进行码垛后,常常需要在码垛完成后,将码垛后的食用菌箱运送到其他地方储存,而现有的对于码垛后的食用菌箱进行输送的运输线常常采用的是皮带式运输,但是其可调节性能较差,且从一端运输到另一端的食用菌箱常会发生移位现象,造成食用菌箱的颠簸甚至发生掉落的风险。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可调节性,且定位更准确的食用菌箱自动码垛运输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箱自动码垛运输线,包括可调节输送架以及固定在所述可调节输送架上的运输装置,所述输送架包括至少一组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底部支杆、固定在所述底部支杆底部的可调支脚、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杆上的中间调节杆组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调节杆组顶部的顶部支杆,所述中间调节杆组包括成一条直线连接的至少一个中间调节杆,所述底部支杆、所述中间调节杆以及所述顶部支杆的中心均设有一固定穿孔,所述固定穿孔内穿设一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可调支脚相抵接,所述固定支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顶部支杆的固定穿孔内,且所述底部支杆的顶部设有第一椭球面型卡槽,所述中间调节杆组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椭球面型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块,所述所述中间调节杆组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椭球面型卡槽,所述顶部支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椭球面型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块,所述运输装置包括架设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杆顶部的支撑横架、连接在两个支撑横架之间的若干平行的输送辊、驱动所述输送辊运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架上的若干限位架组。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的一端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输送辊的另一端设有顺次连接的驱动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均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支撑横架上,且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杆上的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主动链轮、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上的张紧滚筒架,所述张紧滚筒架上设有两个与所述输送辊平行且位于所述主动链轮两侧的张紧滚筒,所述驱动轴上套设连接有从动链轮以及与所述从动链轮配合传动的环形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套设连接在所述输送辊上的从动链轮和所述主动链轮上,且所述张紧滚筒设置在所述第一链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张紧滚筒的顶部与所述从动链轮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中间调节杆至少为收尾相连的两个,且相连的两个中间调节杆之间均设有相配合的卡槽卡块结构,所述卡槽卡块结构包括第三椭球面型卡槽以及与所述第三椭球面型卡槽相配合的第三卡块。

优选的,所述顶部支杆上连接有一与所述输送辊平行的顶部加强横杆,所述加强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一个所述顶部支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杆上还顺次连接有成矩形分布的底部加强框。

优选的,所述支脚包括一底部支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底部支座顶部的螺纹杆,所述底部支杆的所述固定穿孔的内设有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且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一抵接在所述底部支杆底部的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顶部支杆的顶部设有一凸块,所述支撑横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组包括若干对相向设置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架上的支板、连接在所述支板上的调节杆、连接在所述调节杆端部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块内的滑轮组,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板的两侧,所述限位块的中部设有背离所述调节杆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有一立轴,所述立轴通过轴承连接有一滑轮,且所述滑轮伸出所述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输送架包括两组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底部支杆,分别为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外部底部支杆和设置在所述外部底部支杆内侧且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内部底部支杆,所述外部底部支杆与所述内部底部支杆各自形成的矩形长度不同,且宽度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输送架,是由底部支杆、中间调节杆以及顶部支杆的通过椭球面型卡槽和卡块依次配合套设连接的放置,且在其内部设置的固定穿孔中穿设一固定支杆的形式实现的固定,因此在调整输送架高度时,仅需要将中间调节杆设定一个一定的数量值,即可实现配合一种食用菌箱码垛型号的运输线运行,且结构更加简单,且一般厂家在购买多台设备实现运输时,设备或是不能实现高度的调节,或是设有的调节结构一般为机械结构,较易损坏,从而造成调节失效,进而使得设备彻底丧失调节的功能,从而造成生产维修成本的增加,因此本发明可以大大降低其生产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输送架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第一链条之间的运动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为底部支杆,2为可调支脚,3为中间调节杆组,4为顶部支杆,5为固定穿孔,6为固定支杆,7为支撑横架,8为输送辊,9为第一旋转轴,10为驱动轴,11为第二旋转轴,12为电机固定架,13为电机,14为主动链轮,15为张紧滚筒,16为从动链轮,17为第一链条,18为加强横杆,19为加强框,21为底部支座,22为螺纹杆,23为锁紧螺母,41为凸块,30为限位架,31为支板,32为调节杆,33为限位块,34为滑轮组,35为调节螺母,36为立轴,37为滑轮,38为外部底部支杆,39为内部底部支杆,100为食用菌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食用菌箱自动码垛运输线,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可调节输送架以及固定在可调节输送架上的运输装置,输送架包括至少一组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底部支杆1、固定在底部支杆1底部的可调支脚2、连接在底部支杆1上的中间调节杆组3以及连接在中间调节杆组3顶部的顶部支杆4,中间调节杆组3包括成一条直线连接的至少一个中间调节杆,底部支杆1、中间调节杆3以及顶部支杆4的中心均设有一固定穿孔5,固定穿孔5内穿设一固定支杆6,固定支杆6的一端与可调支脚2相抵接,固定支杆6的另一端设置在顶部支杆4的固定穿孔内,且底部支杆1的顶部设有第一椭球面型卡槽,中间调节杆组3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椭球面型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块,中间调节杆组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椭球面型卡槽,顶部支杆4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椭球面型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块,运输装置包括架设固定在顶部支杆4顶部的支撑横架7、连接在两个支撑横架7之间的若干平行的输送辊8、驱动输送辊8运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固定在支撑横架7上的若干限位架组。

输送辊8的一端设有第一旋转轴9,输送辊的另一端设有顺次连接的驱动轴10和第二旋转轴11,第一旋转轴9与第二旋转轴11均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横架7上,且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顶部支杆4上的电机固定架12、固定在电机固定架12上的电机13、与电机13的电机轴相连的主动链轮14、固定在电机固定架12上的张紧滚筒架,张紧滚筒架上设有两个与输送辊8平行且位于主动链轮14两侧的张紧滚筒15,驱动轴10上套设连接有从动链轮16以及与从动链轮16配合传动的环形第一链条17,第一链条17套设连接在输送辊8上的从动链轮16和主动链轮14上,且张紧滚筒15设置在第一链条17的外侧,且抵接在第一链条17上,随着第一链条17的运动围绕张紧滚筒15的旋转轴所在轴线上旋转,张紧滚筒15的旋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张紧滚筒架上。

张紧滚筒15的顶部与从动链轮16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顶部支杆4上连接有一与输送辊8平行的顶部加强横杆18,加强横杆18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一个顶部支杆4相连。

底部支杆1上还顺次连接有成矩形分布的底部加强框19。

支脚2包括一底部支座21以及连接在底部支座21顶部的螺纹杆22,底部支杆1的固定穿孔的内设有与螺纹杆22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且螺纹杆22上设有一抵接在底部支杆1底部的锁紧螺母23,使得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22上锁紧螺母23的位置,从而实现底部支杆高度的微调。

顶部支杆4的顶部设有一凸块41,支撑横架7的底部设有与凸块41相配合的凹槽,使得通过将支撑横架7上的凹槽套设在凸块41上,来实现定位,使得定位安装时更加方便。

限位架组包括若干对对称相向设置的限位架30,限位架30包括固定在支撑横架7上的支板31、连接在支板31上的调节杆32、连接在调节杆32端部的限位块33以及设置在限位块33内的滑轮组34,调节杆32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母35,调节螺母35分别设置在支板31的两侧,限位块33的中部设有背离调节杆32开口的空腔,空腔内固定有一立轴36,立轴36通过轴承连接有一滑轮37,且滑轮37伸出限位块33,使得滑轮37抵接在食用菌箱100的侧面,防止食用菌箱100运输过程中偏离中间位置,也降低了食用菌箱运输过程中的振动。

输送架包括两组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底部支杆,分别为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外部底部支杆38和设置在外部底部支杆内侧且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内部底部支杆39,外部底部支杆与内部底部支杆各自形成的矩形长度不同,且宽度相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码垛后的食用菌箱100放置在输送辊8上,通过调节调节杆32在支板31上的位置,限位块33内的滑轮37抵接在食用菌箱100的两侧,实现食用菌箱100运输中的限位,且启动电机13,通过电机13带动主动链轮14旋转,从而第一链条17旋转,进而通过从动链轮16带动输送辊8旋转,从而实现食用菌箱100的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