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示扫描量热仪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0206发布日期:2018-09-21 22:2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差示扫描量热仪固定装置,属于固定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差示扫描量热仪应用范围: 高分子材料的固化反应温度和热效应、物质相变温度及其热效应测定、高聚物材料的结晶、熔融温度及其热效应测定、高聚物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示扫描量热仪 ,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由于差示扫描量热仪是一种电子仪器,及其容易损坏,目前,差示扫描量热仪在运送时,都是放在一个箱子里,然后再箱子里填充一些防震泡沫,装载过程较为麻烦,且防震泡沫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差示扫描量热仪固定装置,通过制造一个差示扫描量热仪固定装置,解决了目前差示扫描量热仪装载过程较为麻烦,内部填充的防震泡沫会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差示扫描量热仪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两侧下端均通过第二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均设有卡槽,所述底板的正面两侧均通过连接轴与连接件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均扣于同侧卡槽的内部,所述底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减震弹簧,所述底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板的顶端四拐角均设有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两侧还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均位于同侧把手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均呈L形,且所述连接件凸出部分与卡槽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上均设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差示扫描量热仪运输固定装置,通过将差示扫描量热仪放在新型底板上,然后用吸盘将差示扫描量热仪固定住,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且在新型底板的内部设了减震弹簧,代替了防震泡沫,也避免使用的防震泡沫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板剖切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底板;3、第二活动轴;4、活动板;5、吸盘;6、连接轴;7、连接件;8、卡槽;9、减震弹簧;10、把手;11、凹槽;12、插槽;13、底座;14、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6、第一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示扫描量热仪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包括底板2,底板2包括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5,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5之间通过第一活动轴16活动连接,底板2的两侧下端均通过第二活动轴3活动连接有活动板4,活动板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盘5,活动板4的下端均设有卡槽8,底板2的正面两侧均通过连接轴6与连接件7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接件7的另一端均扣于同侧卡槽8的内部,底板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减震弹簧9,底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0,底板2的顶端四拐角均设有插槽12。

底板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3,底座13的下端设有防滑垫,防止运输过程中,装置本体1发生滑动,底板2的两侧还设有凹槽11,便于取下差示扫描量热仪,且凹槽11均位于同侧把手10的上方,连接件7均呈L形,且连接件7凸出部分与卡槽8相匹配,便于固定活动板4,把手10上均设有橡胶套,增加手与把手10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差示扫描量热仪运输固定装置,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将连接件7凸出部分从卡槽8的内部扳出来,转动活动板4,直到活动板4与地面平行,然后将差示扫描量热仪放在底板2上,转动活动板4将活动板4上的吸盘5固定在差示扫描量热仪上,将连接件7扣在卡槽8内,最后进行装箱,卸货时,通过把手10将装置本体1搬下来,扳开连接件7,将吸盘5从差示扫描量热仪上取下来,把手插入凹槽11内,将差示扫描量热仪搬下来,将底板2折叠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