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覆膜的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2554发布日期:2018-11-07 19:5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覆膜的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覆膜的分切机。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带材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分切机将铝合金带材分割成符合标准的规格。现有的分切机包括两根夹送辊、机架、放卷机构、切割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两根夹送辊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形成供铝合金带材通过的通道间隙。从放卷机构出来的铝合金带材,经两根夹送辊之间的通道间隙后进入切割机构分切成符合规格的带材后,再通过收卷机构收卷起来。

为防止铝合金带材表面被擦划或弄脏,在分切前,通常需要在铝合金带材的表面覆膜,以确保铝合金带材表面的洁净和完整。因此,常常需要在分切机之外,单独再配备覆膜机,以实现铝合金带材的覆膜。而现有的覆膜机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都需要将铝合金带材进行覆膜后再收卷起来,之后再进行分切,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覆膜的分切机,其具有无需额外增加覆膜机就可以实现铝合金带材的同步覆膜和分切,结构简单,节省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一种可覆膜的分切机,包括依序设置的放卷机构、机架、切割机构和收卷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两根夹送辊;所述两根夹送辊相对排列并形成一条通道间隙;

还包括收卷有薄膜的气涨轴、滑动机构和第一导向辊;所述气涨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的上方;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与所述气涨轴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辊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并将薄膜传送到所述通道间隙。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分切机的基础上气涨轴、滑动机构和第一导向辊,进而无需额外增加覆膜机就可以实现铝合金带材的同步覆膜和分切,结构简单,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滑动机构使第一导向辊上下滑动调节,进而控制薄膜的张开速度,保证薄膜的均匀进入两根夹送辊之间的通道间隙,从而防止薄膜在张开时由于其本身层与层之间的粘性,造成张开的速度或快于或慢于铝合金带材的前进速度,导致薄膜松紧不一,造成薄膜进入两根夹送辊之间的通道间隙后出现褶皱等覆膜不良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条滑轨和滑块;所述两条滑轨平行相对设置;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滑轨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两条滑轨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导向辊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条滑轨相对的一端端面分别设有凸出的滑道;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两条滑轨之间,且所述滑块与所述两条滑轨连接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滑道匹配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辊所在平面均与所述滑块所在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与所述第一导向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辊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的右下方,且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的右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气涨轴的左下方,且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的右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均包括辊体和设置在辊体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辊体中部设有弧度。

进一步地,所述辊体中部的直径比辊体两端的直径大1-5m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分切机的基础上气涨轴、滑动机构和第一导向辊,进而无需额外增加覆膜机就可以实现铝合金带材的同步覆膜和分切,结构简单,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滑动机构使第一导向辊上下滑动调节,进而控制薄膜的张开速度,保证薄膜的均匀进入两根夹送辊之间的通道间隙,从而防止薄膜在张开时由于其本身层与层之间的粘性,造成张开的速度或快于或慢于铝合金带材的前进速度,导致薄膜松紧不一,造成薄膜进入两根夹送辊之间的通道间隙后出现褶皱等覆膜不良的问题。通过设置具有弧度的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可使薄膜均匀的贴覆在带材的表面,避免出现覆膜压折及覆膜气泡等不良缺陷。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覆膜的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轨的主视;

图3为滑轨的俯视图;

图4为滑块的剖视图;

图5为第一导向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覆膜的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可覆膜的分切机,包括依序设置的放卷机构1、机架2、切割机构3、收卷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两根夹送辊4、气涨轴5、滑动机构6、第一导向辊7和第二导向辊8。

所述两根夹送辊4相对排列并形成一条通道间隙。所述气涨轴5上收卷有薄膜9,且所述气涨轴5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并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4的上方。所述滑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并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4与所述气涨轴5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辊7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6上。所述第二导向辊8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并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4与所述第一导向辊7之间,所述气涨轴5上的薄膜9经由第一导向辊7和第二导向辊8后传送到所述通道间隙。

所述放卷机构1包括卷轴11和第一偏导辊12;铝合金带材10放卷在所述卷轴11上,并经由所述第一偏导辊12传送到所述通道间隙。

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支架31、上刀轴32、下刀轴33、第二偏导辊34和第三偏导辊35;所述上刀轴32和下刀轴33一上一下设置在所述支架31上;所述第二偏导辊34和第三偏导辊35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31的两侧。

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4,图2为滑轨的主视;图3为滑轨的俯视图;图4为滑块的剖视图。

所述滑动机构6包括两条滑轨61和滑块62。所述两条滑轨61平行相对设置;所述滑块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滑轨61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两条滑轨61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导向辊7固定在所述滑块62上。

所述两条滑轨61相对的一端端面分别设有凸出的滑道611;所述滑块62设置在所述两条滑轨61之间,且所述滑块62与所述两条滑轨61连接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滑道611匹配的滑槽621。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气涨轴5的左下方,且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4的右上方。所述第二导向辊8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6的右下方,且位于所述两根夹送辊4的右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辊7所在平面均与所述滑块62所在平面垂直。

请参阅图5,其为第一导向辊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导向辊7包括辊体71和设置在辊体两端的连接部72,所述辊体71中部的直径比辊体71两端的直径大1-5mm,且所述辊体71中部设有弧度,以使辊体两端圆滑过渡,进而薄膜进入夹送辊之间的间隙时会充分展开,从而将薄膜均匀的贴覆在带材的表面,避免出现覆膜压折及覆膜气泡等不良缺陷。

所述第二导向辊8与第一导向辊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加以赘述。

使用时,所述气涨轴5上的薄膜9先绕过通过滑块62上下滑动的第一导向辊7,再绕过固定的第二导向辊8,最后进入两根夹送辊4之间的通道间隙。同时,放卷机构1上的铝合金带材10绕过第一偏导辊12也进入两根夹送辊4之间的通道间隙,此时,通道间隙内的铝合金带材10位于薄膜9的下方,而在两根夹送辊4的压力作用下薄膜9粘合在铝合金带材10表面,从而实现铝合金带材10表面的覆膜。此时,薄膜9与铝合金带材10由于两根夹送辊4的转动及摩擦力的作用向前行进,从而确保了覆膜的正常运行。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分切机的基础上气涨轴、滑动机构和第一导向辊,进而无需额外增加覆膜机就可以实现铝合金带材的同步覆膜和分切,结构简单,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滑动机构使第一导向辊上下滑动调节,进而控制薄膜的张开速度,保证薄膜的均匀进入两根夹送辊之间的通道间隙,从而防止薄膜在张开时由于其本身层与层之间的粘性,造成张开的速度或快于或慢于铝合金带材的前进速度,导致薄膜松紧不一,造成薄膜进入两根夹送辊之间的通道间隙后出现褶皱等覆膜不良的问题。通过设置具有弧度的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可使薄膜均匀的贴覆在带材的表面,避免出现覆膜压折及覆膜气泡等不良缺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