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袋装物料码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2655发布日期:2018-10-26 21:3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垛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袋装物料码垛机。



背景技术:

国内传统的码垛机,堆跺整形能力差,码垛完成一垛之后人工用绷带捆紧固定,不然垛堆也可能垮塌;另外,现有的码垛过程自动化程度低,多数需要人工辅助,浪费人力资源;第三,传统的码垛机缺少必要的监控系统,如果中间出现紧急问题,不能很好的发现、解决;第四,现在传统的码垛机大都加工生产粗糙,而高精设备加工成本高,不利于现有国情普通制造业的生产推广;最后,现在国内传统的码垛机码垛能力低,负载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码垛整形能力好、自动化程度高及效率高的高速袋装物料码垛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袋装物料码垛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有重载输送机构,所述机架的中部设置有码层整形机构和工作框架,所述码层整形机构的码层框架通过立柱与所述工作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框架与升降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码层框架的一侧设置有进袋输送机构和待抓取机构,另一侧设置有整形机构,所述工作框架上设置有横梁移动机构,所述横梁移动机构与关节抓手机构连接;所述整形机构包括码层托板和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与所述码层框架之间设置有托板导向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与挤包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码层托板与托板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待抓取机构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二者通过升降力臂连接,所述上框架上间隔设置有托辊输送机构,所述托辊输送机构与托辊动力机连接,所述升降力臂上设置有托辊动力机构;所述关节抓手机构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关节力臂,所述关节力臂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框架转动式连接,下端与关节抓齿转动式连接,所述关节力臂与所述关节抓齿之间设置有转动动力机构,所述关节抓齿为L型结构;所述横梁移动机构包括横梁框架,所述横梁框架上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与X轴向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水平旋转动力机构,所述水平旋转动力机构的下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框架上。

所述工作框架与配重升降机构连接,所述配重升降机构包括配重块、配重导轨、配重安装防护机构、配重连接件以及配重连接张紧机构。所述工作框架,包括框架组件)、框架支撑杆、Y轴改向机构、Y轴传动张紧机构、Y轴运动传动机构、Y轴运动导向机构、垂直升降连接结构以及垂直升降滑块结构。

所述重载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安装框架、重载托辊、电机链条传动机构、定位气缸组件、定位传感器以及定位框架。所述机架包括上框架部分、下框架部分、中间立柱部分、垂直运动导轨部分、改向链轮安装座部分以及垂直运动定位部分。

所述进袋输送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部分和被输送物品检测定位部分;所述码层整形机构设置有传动张紧机构;所述待抓取机构设置有传动张紧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升降动力机构包括升降传动电机部分、升降提升轴组件部分、升降提升链条部分以及升降提升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移栽到托盘上的袋包装物,被整齐码成一层,然后挤包结构整形,之后托板被抽开,整层袋下落到重载输送的托盘上,托板闭合后向下移动,实现对整个跺层的压实。

2、本实用新型为提高输整体搬运效率,进袋皮带输送机上始终都有要搬运的物体在缓存着,同时配合精准定位以及控制结构,可实现连续输送和输入。待抓取机构能够实现配合抓手抓取袋装物的精准移动位置,以及抓手抓取后被抓取袋装物的及时补充和等待。

3、本实用新型工作框架实现整体工作区域的Z轴垂直运动,实现Y轴的水平运动,以及导向并定位,同时也实现运行平稳等效果。关节抓手机构能够实现袋装物料再水平面上的不同位置的抓取和放置,实现码垛层的精准排列,同时也实现运行平稳等效果。

4、本实用新型横梁移动机构能够实现提供袋装物料再水平面上的不同位置的抓取和放置的动力,以及承载负载,同时也实现运行平稳等效果。升降动力机构能够实现提供垂直升降的动力,以及实现升降位置的精准定位。

5、本实用新型电控机构和气动机构能够实现各个环节的动力控制,实现各个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准以及相互配合运动最优化的实现,同时监控检测该设备的整体运动状况、保证设备的运行平稳以及安全。

6、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码垛整形能力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过程中整体监控检测、适合普通制造业加工生产以及单位时间码垛能力强,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高速袋装物料码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码层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关节抓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待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横梁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5.

图1中,1-重载输送机构,2-机架,3-码层整形机构,4-进袋输送机构,5-待抓取机构,6-配重升降机构,7-工作框架,8-关节抓手机构,9-横梁移动机构,10-升降动力机构,11-电控机构,12-气动机构。

图2中,31-传动张紧机构,32-码层框架,33-挤包机构,34-码层托板,35-挤包动力机构,36-托板动力机构,37-托板导向机构。

图3中,81-安装框架,82-关节一气动机构,83-关节力臂,84-关节抓齿,85-旋转轴,86-减震机构,87-关节二气动机构。

图4中,51-上框架,52-托辊输送机构,53-升降力臂机构,54-下框架,55-升降气动机构,56-传动张紧机构,57-托辊动力机构,58-缓冲机构。

图5中,91-X轴运动改向机构,92-横梁框架,93-水平旋转动力机构,94-X轴向运动框架,95-X轴向动力机构,96-Y轴传动张紧机构。

高速袋装物料码垛机包括机架2,机架2的下部设置有重载输送机构1,机架2的中部设置有码层整形机构3和工作框架7,码层整形机构3的码层框架通过立柱与工作框架7固定连接,工作框架7与升降动力机构10连接,其中:码层框架31的一侧设置有进袋输送机构4和待抓取机构5,另一侧设置有整形机构,工作框架7上设置有横梁移动机构9,横梁移动机构9与关节抓手机构8连接。主要部件的构成及功能如下:

1.重载输送机构:

重载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安装框架部分、重载托辊部分、电机链条传动部分、定位气缸组件部分、定位传感器部分以及定位框架部分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是空托盘的输送到码垛位置,满载托盘输送到叉车搬移位置,各个位置可以实现精准定位。

机架:

机架包括上框架部分、下框架部分、中间立柱部分、垂直运动导轨部分、改向链轮安装座部分以及垂直运动定位部分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是支撑整个码垛机零部件安装、保证该设备垂直运动精准定位,保证该整个设备的运行平稳。

码层整形机构:

码层整形机构包括传动张进机构31、码层框架32、挤包机构33、码层托板34、挤包动力机构35、码层托板动力机构36以及码层托板导向部分机构37等结构。

其主功能主要是移栽到托盘上的袋包装物,被整齐码成一层,然后挤包结构整形,之后托板被抽开,整层袋下落到重载输送的托盘上,托板闭合后向下移动,实现对整个跺层的压实。

进袋输送机构:

进袋输送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部分和被输送物品检测定位部分等结构。

其主功能主要是为提高输整体搬运效率,进袋皮带输送机上始终都有要搬运的物体在缓存着,同时配合精准定位以及控制结构,可实现连续输送和输入。

待抓取机构:

待抓取机构包括上框架51、托辊输送机构52、升降力臂53、下框架54、升降气动机构55、传动张紧机构56、托辊动力机构57以及缓冲装置58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是实现配合抓手抓取袋装物的精准移动位置,以及抓手抓取后被抓取袋装物的及时补充和等待。

配重升降机构:

配重升降机构包括配重块部分、配重导轨部分、配重安装防护部分、配重连接部分以及配重连接张紧部分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是实现整体垂直运动部分的配重,实现提升电机的最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同时运行平稳等效果。

工作框架:

工作框架包括框架组件部分、框架支撑杆部分、Y轴改向部分、Y轴传动张紧部、Y轴运动传动部、Y轴运动导向部、垂直升降连接结构以及垂直升降滑块结构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是实现整体工作区域的Z轴垂直运动,实现Y轴的水平运动,以及导向并定位,同时也实现运行平稳等效果。

关节抓手机构:

关节抓手机构包括关节安装框81、关节一气动机构82,关节二气动机构87、关节力臂83、关节抓齿84、关节旋转轴85以及关节减震86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实现袋装物料再水平面上的不同位置的抓取和放置,实现码垛层的精准排列,同时也实现运行平稳等效果。

横梁移动机构:

横梁移动机构包括X轴运动改向机构91、横梁框架机构92、水平旋转动力机构93、X轴运动框架94、X轴向运动动力机构95以及Y轴传动张紧机构96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实现提供袋装物料再水平面上的不同位置的抓取和放置的动力,以及承载负载,同时也实现运行平稳等效果。

升降动力机构:

升降动力机构包括升降传动电机部分、升降提升轴组件部分、升降提升链条部分以及升降提升定位装置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实现提供垂直升降的动力,以及实现升降位置的精准定位。

电控系统机构:

电控系统机构包括电控柜部分、电机部分、传感器部分、拖链部分以及电缆桥架部分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实现各个环节的动力控制,实现各个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准以及相互配合运动最优化的实现,同时监控检测该设备的整体运动状况、保证设备的运行平稳以及安全。

气动系统机构:

气动系统机构包括气源部分、空气过滤部分、气管接头部分以及气动执行器部分(12-4)电等结构。

其功能主要给一些运动部分提供动力,实现所需的往复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