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9431发布日期:2018-12-07 22:38阅读:1356来源:国知局
接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接料斗。



背景技术:

在酥饼等食品的加工过程中,食品从加工设备中运出,然后沿传送带传送至食品收集处,一般叫做接料斗,接下来在接料斗处由工作人员用手将食品整理取出,并依次摆放到放置板上。

现有的接料斗包括用于承接食品的承接槽以及设置于承接槽下方用于支撑承接槽的支撑腿。承接槽一般呈矩形或圆形,食品从传送带上传入并依次掉落到承接槽中。

生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工作人员循环往复的从承接槽中取出食品再摆放至放置板上,时间较长后胳膊较为酸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料斗,它通过对承接槽进行结构改变,使得承接槽能对掉入的食品进行初步的整理,减少工作人员取出和摆放食品的工作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接料斗,包括承接槽以及用于支撑承接槽的支撑腿,所述承接槽包括两个侧板、固定于两个侧板一侧且向承接槽中部倾斜的挡板以及设置于两个侧板另一侧且向承接槽中部倾斜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底边和挡板的底边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料斗设置在传送带的下游位置处,用于承接食品。放置板在接近和远离传送带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向上弯折的挡边。使用时,放置板贴合引导板放置,其带有挡边的一侧贴靠挡板。食品从传送带上传出后,以抛物线的形式掉落到放置板上,然后沿放置板向下滑动至挡边处停止;后续的食品滑动至被前方食品挡住为止,最终食品整齐有序的摆放到了放置板上。一个放置板装满后更换下一个放置板。

相比现有技术,工作人员基本省去了取出食品再摆放到放置板上的工序,只有当没有及时更换放置板时才需要短暂的整理过程,工作量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能向下转动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酥饼等一些食品来说,容易掉渣,承接槽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会沉积一定量的残渣,使用手或工具清理较为麻烦。将引导板设置为能向下转动打开的形式,这样当承接槽中的残渣较多时,向下转动打开引导板,使残渣滑出引导板,相比使用人手或工具清理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上侧与侧板转动连接,且下侧设置有卡扣与挡板可分离的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卡扣就能翻转打开引导板,引导板的开启方式较为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设置于引导板和挡板接近侧板的位置处,所述侧板在对应上述位置处留有安装卡扣的缺口,卡扣包括一端固定于引导板上且另一端向挡板方向延伸的拨片以及配合拨片的定位销,所述拨片上开设有供定位销穿过的过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配合定位销的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定位销穿过拨片再插入销孔,就能实现引导板在挡板上的固定;反之,抽出定位销就能去除对引导板的固定。卡扣的结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斗还包括设置于承接槽下方的集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倾倒出的残渣能得到有效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轨,在滑轨的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集渣槽搭放于两个滑轨上,所述支撑腿上还固定有配合挡块对集渣槽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渣槽底部支撑在滑轨上,外周受到支撑腿、挡块以及定位组件的限制,支撑较为可靠。打开定位组件可以较为方便的放入和取出集渣槽,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腿上横截面呈直角的基板、罩设并固定于基板上的扣盖、穿设于扣盖中且一端穿出扣盖的定位杆、位于扣盖中且套设固定于定位杆上的挡片以及套设于定位杆上且向接近集渣槽方向挤压挡片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状态下,弹簧挤压挡片,使得定位杆位于扣盖中的一端伸出并阻碍集渣槽滑出。当需要取出集渣槽时,用手拉动拉环,使得挡片挤压弹簧,弹簧压缩,定位杆回缩,去除对集渣槽的限制,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将集渣槽取出;同时以同样的操作方式也可以将集渣槽放入,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定位杆远离集渣槽一端的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手拉送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斗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接料斗不易生锈,利于食品加工的安全卫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承接槽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食品能沿放置板滑移排列,基本省去了工作人员取出食品再摆放到放置板上的工序,工作量大大降低;

2、通过将引导板设置为可向下转动打开的结构形式,使得承接槽中的残渣容易被清理;

3、通过设置集渣槽,使得残渣能得到有效收集;

4、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使得集渣槽得到了有效定位,同时集渣槽的取放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接料斗配合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接料斗的轴测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接料斗中引导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图6是定位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1、承接槽;10、侧板;100、缺口;11、挡板;110、销孔;12、引导板;13、卡扣;130、拨片;131、定位销;2、支撑腿;3、滑轨;4、挡块;5、集渣槽;6、定位组件;60、基板;600、过孔;61、扣盖;62、定位杆;63、挡片;64、弹簧;65、拉环;7、传送带;8、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接料斗,参照图1,接料斗设置在传送带7的下游位置处,用于承接食品。结合图2,接料斗包括开口向上的承接槽1以及固定于承接槽1下方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腿2。承接槽1包括沿传送带7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板10、设置于两个侧板10接近传送带7一侧且向承接槽1中部倾斜的挡板11以及固定于两个侧板10远离传送带7的一侧且向承接槽1中部倾斜的引导板12,引导板12的底边和挡板11的底边抵接。

放置板8贴合引导板12放置,且底边贴靠挡板11。放置板8在接近和远离传送带7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向上弯折的挡边。食品从传送带7上传出后,以抛物线的形式掉落到放置板8上,然后沿放置板8向下滑动至挡边处停止;后续的食品滑动至被前方食品挡住为止,最终食品整齐有序的摆放到了放置板8上。一个放置板8装满后更换下一个放置板8。相比现有技术,工作人员基本省去了取出食品再摆放到放置板8上的工序,只有当没有及时更换放置板8时才需要短暂的整理过程,工作量大大降低。

对于酥饼等一些食品来说,容易掉渣,承接槽1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会沉积一定量的残渣,使用手或工具清理较为麻烦。

参照图2、图4,为此,将引导板12设置为可向下转动打开的结构形式。在引导板12远离挡板11的一边上安装转轴(图中未示出),在引导板12接近挡板11的一边上安装卡扣13,用于可分离的固定引导板12和挡板11。

结合图3、图5,卡扣13有一个,设置在引导板12和挡板12接近侧板10的位置处。侧板10在该位置处留有一个用于安装卡扣13的缺口100,缺口100的上边沿低于引导板12的上表面,以此保证承接槽1内侧底部的完整性。卡扣13包括一端固定于引导板12且另一端向挡板11延伸的拨片130以及配合拨片130的定位销131。在拨片130接近挡板11的一端上开设有供定位销131穿过的过孔。在挡板11上对应定位销131的位置处开设有销孔110,使用定位销131穿过拨片130再插入销孔110,能实现引导板12在挡板11上的固定。当承接槽1中的残渣较多时,向下转动打开引导板12,使残渣滑出引导板12,相比使用人手或工具更为方便。

参照图2、图4,为了便于收集残渣,在支撑腿2中部之间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轨3,在滑轨3的一端固定有挡块4。在滑轨3上滑移支撑有集渣槽5,集渣槽5开口向上,能承接引导板12上掉落的残渣。集渣槽5的一侧抵接挡块4,另一侧由固定于支撑腿2上的定位组件6进行定位。

结合图6,定位组件6包括固定于支撑腿2上横截面呈直角的基板60、罩设并固定于基板60上的扣盖61、穿设于扣盖中61且一端穿出扣盖61的定位杆62、位于扣盖61中且套设固定于定位杆62上的挡片63、套设于定位杆62上且向接近集渣槽5方向挤压挡片63的弹簧64以及固定于定位杆62远离集渣槽5一端的拉环65。

正常状态下,弹簧64挤压挡片63,使得定位杆62位于扣盖61中的一端伸出并阻碍集渣槽5滑出。当需要取出集渣槽5时,用手拉动拉环65,使得挡片63挤压弹簧64,弹簧64压缩,定位杆62回缩,去除对集渣槽5的限制,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将集渣槽5取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