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多孔真空吸取的取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5987发布日期:2019-02-22 21:3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多孔真空吸取的取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多孔真空吸取的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动化行业中,针对标签、麦拉纸Mylar、薄膜面板(铭板)等背胶标贴类材料的抓取和贴装都使用自动化设备实现。

但是,现有的取料装置,不带自发光功能,从而不利于片式料件定位图像的的精准获取,大大影响了料件机器视觉定位精准性以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取料装置,不带自发光功能,从而不利于片式料件定位图像的的精准获取,大大影响了料件机器视觉定位精准性以及效率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多孔真空吸取的取料装置,包括:取料单元,供获取片式料件;发光单元,设于所述取料单元上,以提供光源并照亮所述片式料件的显示区域;其中,所述取料单元采用导光材料,以将光波从所述发光单元传至片式料件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单元,以控制开启所述发光单元。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料单元由驱动单元驱动至待取的料件处;其中,所述取料单元与驱动单元弹性滑动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料单元包括直线滑动单元,所述直线滑动单元设有弹簧,所述取料单元与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直线滑动单元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滑动单元包括一与所述取料单元接触并相对滑动的表面,所述表面设有位于取料单元滑动行程内的第一限位部,以限位所述取料单元。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的类型包括机械手。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料单元包括吸嘴本体,所述吸嘴本体设有多个吸气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片式料件包括:薄膜面板、Mylar片、或者标签。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通过多孔真空吸取的取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吸嘴具有发光功能,能够点亮薄膜面板显示区域,供视觉系统更加精准地取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取料装置的定位更加精确,料件定位更加高效。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取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取料单元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取料单元

111 吸嘴本体

112 吸气孔区域

12 发光单元

13 直线滑动单元

131 第一限位部

A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多孔吸盘真空吸取的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料单元以及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用于照亮片式料件的显示区域,从而可大大提升取料装置抓取料件的精确度和效率,下文将以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所述取料装置的实施方式以及实现原理。

如图1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取料装置的示意图。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料单元11、发光单元12、以及未图示的驱动单元,所述发光单元12设于取料单元11上,所述取料单元11包括直线滑动单元13,所述直线滑动单元13设有未图示的弹簧,所述取料单元11与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直线滑动单元13相连。

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类型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仿人类手和臂的动作并能抓取、搬运、或者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因机械手本身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单元的类型并不受限于机械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其也可用气缸、齿轮传动件等部件实现,本使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片式料件主要是指呈片状的料件,例如:薄膜面板、Mylar片、标签、或者其他背胶标贴类材料。其中,所述薄膜面板是所一种集装饰性和功能性为一体的面板,通常在PVC、PC、PET等柔性塑胶材料上印刷既定的图形、文字说明、透明窗等;所述Mylar片亦称为麦拉片PET聚脂薄膜,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在相关催化剂的辅助下加热,经过酯交换和真空缩聚,双轴拉伸而成的薄膜。

如图2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取料装置的示意图。所述取料单元11具体包括:吸嘴本体111,所述吸嘴本体111设有吸气孔区域112。图中用虚线矩形框表示吸气孔区域112,该区域内的圆形孔即代表所述吸气孔。

优选的,所述取料单元采用导光材料,以将光波从所述发光单元12传至片式料件上。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料装置带有自发光的功能,该功能的价值在于能够在取料单元吸取材料时提供背景光源,点亮面板显示区域,便于机器视觉系统精准识别面板的基准特征,利于提高片式料件的定位、或者贴装等等。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视觉系统用于获取多个片式料件的其中一个已被取出的片式料件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视觉系统具体包括机器视觉模块,以获取被取出的片式料件的位置信息;所述机器视觉模块包括:图像摄取装置、光源、以及图像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图像摄取装置例如为工业相机,用于获取薄膜面板的图像。以薄膜面板为例:所述图像处理模块通过工业相机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数据的预处理以进行定位,在视域中解析得到薄膜面板的坐标位置,而后再求出视域平面的坐标系统与机器人坐标系统的对应关系,由此即确定器件的坐标信息。所述光源用于使图像中的目标信息与背景信息得到最佳的分离,以获取对比鲜明的所述器件的图像,大大降低图像处理模块在图像处理及识别上的难度,并提高定位、测量的精准度。需要说明的是,机器视觉模块为现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硬件设备可以配合于该些现有技术的软件使用,但并不涉及软件技术的改进。

可选的,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未图示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发光单元12,用于发出相应的电信号控制发光单元12的开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包含控制单元的硬件设备,可以配合于现有技术的软件使用,但并不涉及软件技术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发光单元的开启与关闭,使用便捷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取料装置均不设有自发光功能,其视觉系统无法精确定位薄膜面板的位置,从而导致定位不准确、定位效率相较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式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料装置巧妙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在取料装置上设置一发光单元,从而照亮待取薄膜面板的显示区域,便于视觉系统精准定位薄膜面板。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单元和取料单元11之间弹性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取料单元12沿着双向箭头A的方向相对于驱动单元滑动。具体的,所述取料单元11包括直线滑动单元13,所述直线滑动单元13设有未图示的弹簧,所述取料单元11与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直线滑动单元13相连,从而提供了缓冲并有效避免驱动单元与取料单元11之间的撞击,避免部件的损坏。此外,弹性滑动连接的方式还利于取料单元抓取和贴装时的距离微调,更利于提高实际工作场景的适应性。

具体的,所述直线滑动单元13包括一与取料单元11接触并相对滑动的表面,该表面未图示。所述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部131,所述取料单元11设有与第一限位部131对应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131位于第二限位部的行程内,以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进行限位。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结合图1可知:所述直线滑动单元11是驱动单元与取料单元12之间的连接组件,该组件带有线性滑动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吸嘴具有发光功能,能够点亮薄膜面板显示区域,供视觉系统更加精准地取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取料装置的定位更加精确,定位效率更高、贴装精准度更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