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流网的物流运输车用装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4840发布日期:2019-03-02 02:5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流网的物流运输车用装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构,一种基于物流网的物流运输车用装载机构。



背景技术: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从2004年的38.4万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7.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1.07%;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9.4万亿元1。从社会物流总额构成情况看,2012年,工业品物流总额为16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1.4%,工业物流是推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产品物流总额为 2.8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物流快递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物流配送运输车是物流环节中的重要部分,目前针对农产品配送的便捷快速运输车基本都是采用传统卡车或三轮车实现,无法很好地分类和快速包装及运输。

专利201621336474.4公开了一种农产品物流运输车,涉及物流运输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很好解决分类、快速包装及运输的技术问题,采用包括汽车本体,安装于汽车本体后方的车厢,车厢内设置有货架,货架包括至少4根立柱,立柱固定在汽车本体后方底座上,立柱底部焊接有水槽导轨,水槽可滑动地设于水槽导轨上;立柱中部焊接有果蔬筐导轨,果蔬筐可滑动地设于果蔬筐导轨上;立柱上部焊接有隔板导轨,隔板可滑动地设于隔板导轨上;隔板上的立柱还焊接有活禽筐导轨,活禽筐可滑动地设于活禽筐导轨上,在现有货车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分格的抽屉形式,不仅有效提高了装车或卸车的速度,还很好地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

上述运输车仅适用于活禽运输,对于蔬菜的运输来说操作仍然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物流网的物流运输车用装载机构,适用于对已装框的蔬菜进行快速装载,便于运输,提高了装载效率,节约了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流网的物流运输车用装载机构,包括机构框架,机构框架中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支撑壁,支撑壁与机构框架壁之间形成调节腔;

支撑壁上设有第一支撑板组、第二支撑板组和第三支撑板组,第一支撑板组、第二支撑板组和第三支撑板组分别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三支撑板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三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壁上,第二支撑板可沿设置在支撑壁上的第二导轨上下移动,第二支撑板穿过支撑壁与设置在调节腔中的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可沿设置在支撑壁上的第一导轨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板穿过支撑壁与设置在调节腔中的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

两个支撑壁上的第一支撑板上可拆卸的固定第一分隔板,两个支撑壁上的第二支撑板上可拆卸的固定第二分隔板,两个支撑壁上的第三支撑板上可拆卸的固定第三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自上而下依次叠放;

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均包括分隔板体,分隔板体上设有多组滚轴组,每组滚轴组均由多个滚轴相互平行的布设而成,滚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分隔板体上,分隔板体上可拆卸的设有多个固定板,相邻的两个固定板之间形成固定通道,固定通道的两个内壁上相对的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条,蔬菜框的侧壁上设有与导向条相契合的导向槽,蔬菜框设置在相应的固定通道中。

进一步的,机构框架底部设有集水槽。

进一步的,第三支撑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壁上。

进一步的,第一气缸的推动方向为自上而下,第二气缸的推动方向为自下而上。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块,限位凸块可插入式的设置在分隔板体的限位插槽中。

进一步的,滚轴组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机构框架预固定在车厢中,装载前,根据货物大小将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分隔板上,并将第一分隔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将蔬菜框依次推入相应的固定通道中,蔬菜框在滚轴组的作用下依次向内运动;

当第一分隔板上的货物装载完毕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提升第一分隔板,再通过同样的方式对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上进行货物装载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已装框的蔬菜进行快速装载,便于运输,提高了装载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支撑壁结构图。

附图标记

机构框架1、支撑壁2、调节腔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第二导轨7、第二电动推杆8、第一导轨9、第一电动推杆10、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第三分隔板13、分隔板体14、滚轴15、固定板16、固定通道17、导向条18、蔬菜框19、集水槽20、限位凸块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基于物流网的物流运输车用装载机构,包括机构框架1,机构框架中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支撑壁2,支撑壁与机构框架壁之间形成调节腔3;

支撑壁上设有第一支撑板组、第二支撑板组和第三支撑板组,第一支撑板组、第二支撑板组和第三支撑板组分别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三支撑板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三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壁上,第二支撑板可沿设置在支撑壁上的第二导轨7上下移动,第二支撑板穿过支撑壁与设置在调节腔中的第二电动推杆8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可沿设置在支撑壁上的第一导轨9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板穿过支撑壁与设置在调节腔中的第一电动推杆10相连接;

两个支撑壁上的第一支撑板上可拆卸的固定第一分隔板11,两个支撑壁上的第二支撑板上可拆卸的固定第二分隔板12,两个支撑壁上的第三支撑板上可拆卸的固定第三分隔板13,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自上而下依次叠放;

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均包括分隔板体14,分隔板体上设有多组滚轴组,每组滚轴组均由多个滚轴15相互平行的布设而成,滚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分隔板体上,分隔板体上可拆卸的设有多个固定板16,相邻的两个固定板之间形成固定通道17,固定通道的两个内壁上相对的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条18,蔬菜框19的侧壁上设有与导向条相契合的导向槽,蔬菜框设置在相应的固定通道中。

进一步的,机构框架底部设有集水槽20。

进一步的,第三支撑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壁上。

进一步的,第一气缸的推动方向为自上而下,第二气缸的推动方向为自下而上。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块21,限位凸块可插入式的设置在分隔板体的限位插槽中。

进一步的,滚轴组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机构框架预固定在车厢中,装载前,根据货物大小将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分隔板上,并将第一分隔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将蔬菜框依次推入相应的固定通道中,蔬菜框在滚轴组的作用下依次向内运动;

当第一分隔板上的货物装载完毕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提升第一分隔板,再通过同样的方式对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上进行货物装载即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机构框架中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物联网与设置在车辆驾驶室内的行车电脑进行连接,实时反应车厢内的环境条件,保证运输的货物的新鲜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