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施工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7617发布日期:2019-01-02 21:3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施工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施工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产生了各种新式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尤其是地铁,不仅速度快,而且很便宜,成为大部分人的出行交通工具。但是对于地铁的施工,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如果采用人力运输不仅麻烦,同时对于狭小的空间,人无法穿过时,就造成了搬运困难的问题,亟待开发一款方便的地铁施工传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施工传送装置,在地铁施工时,方便物料的传送和搬运,装置也可以随时移动,同时,也可以辅助卸料,提高工人的卸料速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施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架和卸料箱;

所述传送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

所述第一架体呈矩形框结构,第一架体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内凹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第一架体的下端设有第一滚轮,第一架体的左端设有牵引机构;

所述第二架体呈“冂”形结构且固定设置在第一架体的上端,第二架体的上端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主梁,所述主梁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电葫芦;

所述卸料箱的下端设有可在所述滑动槽中左右滑动的第二滚轮,卸料箱的左端设有与所述牵引机构相对应的第二牵引钩,卸料箱的右端设有可转动的卸料门,卸料箱的左上端设有与所述电葫芦连接的吊钩。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送架和卸料箱,卸料箱通过牵引机构可以在传送架的第一架体上左右移动,同时,通过设置第二架体,第二架体上的电葫芦用于将卸料箱的左端吊起,使卸料箱倾斜,卸料箱在倾斜的过程中,卸料门打开,卸料箱中的物料从卸料门中掉出,实现物料的转移。本实用新型即能实现物料的长距离转移,同时卸料时更加省力,提供了工人的卸料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电动液压推杆和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的左端,所述电动液压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与第二牵引钩可拆卸的连接。

通过设置电动液压推杆,电动液压推杆与第二牵引钩连接后,可以带动卸料箱向左或者向右运动,可以根据行程长度,选择单级电动液压推杆或者多级电动液压推杆。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的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均设置在轨道上,所述主梁通过电动小车与所述电葫芦连接。

电动小车用于带动电葫芦在主梁上左右移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箱的底端向右伸出形成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前后两端设有两块挡料板。

通过设置卸料板,卸料板可以使物料沿着卸料板到达地面,同时,设置的挡料板避免了物料四散,提供工人的整理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门的下端和卸料箱的右端设有相对应的销孔,所述两个销孔之间通过插销连接。

在卸料时,通过将插销从两个销孔中取出,再通过电葫芦吊起卸料箱,使卸料箱倾斜,实现卸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右端顶部设有挡板和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位于挡板的内侧,所述卸料板位于所述挡板上方。

通过设置挡板和缓冲块,可以防止箱体在移动过程中,撞击到传送架的端部,毁坏传送架。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左端和/或者右端设有第一牵引钩。

通过设置第一牵引钩,可以通过其他机械设备来拉动传送架,使传送架移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箱体的前端和后端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架体的右前端和右后端均设有用于与所述挂钩对应连接的连接绳。

通过设置挂钩和连接绳,在吊起卸料箱时,连接绳可以拉住挂钩,进一步拉住卸料箱,防止卸料箱从传送架上脱离。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选用钢丝绳。

钢丝绳具有良好的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承载安全系数大,使用安全可靠。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为可自锁的万向轮。

这样,第一滚轮可以锁紧,在卸料箱运动的过程中,传送架不会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送架和卸料箱,卸料箱通过牵引机构可以在传送架的第一架体上左右移动,同时,通过设置第二架体,第二架体上的电葫芦用于将卸料箱的左端吊起,使卸料箱倾斜,卸料箱在倾斜的过程中,卸料门打开,卸料箱中的物料从卸料门中掉出,实现物料的转移。本实用新型即能实现物料的长距离转移,同时卸料时更加省力,提供了工人的卸料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卸料箱的后视图。

附图中:1表示传送架;11表示第一架体;111表示滑动槽;112表示第一滚轮;113表示电动液压推杆;114表示基座;115表示挡板;116表示缓冲块;117表示第一牵引钩;118表示连接绳;12表示第二架体;121表示主梁;122表示电葫芦;123表示电动小车;2表示卸料箱;21表示第二滚轮;22表示第二牵引钩;23表示卸料门;24表示吊钩;25表示卸料板;26表示挡料板;27表示销孔;28表示插销;29表示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中A所在的方向表示左方向,B所在的方向表示右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施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架1和卸料箱2;

所述传送架1包括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

所述第一架体11呈矩形框结构,第一架体11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内凹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111,第一架体11的下端设有第一滚轮112,第一架体11的左端设有牵引机构;

所述第二架体12呈“冂”形结构且固定设置在第一架体11的上端,第二架体12的上端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主梁121,所述主梁121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电葫芦122;

所述卸料箱2的下端设有可在所述滑动槽111中左右滑动的第二滚轮21,卸料箱2的左端设有与所述牵引机构相对应的第二牵引钩22,卸料箱2的右端设有可转动的卸料门23,卸料箱2的左上端设有与所述电葫芦122连接的吊钩24。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送架1和卸料箱2,卸料箱2通过牵引机构可以在传送架1的第一架体11上左右移动,同时,通过设置第二架体12,第二架体12上的电葫芦122用于将卸料箱2的左端吊起,使卸料箱2倾斜,卸料箱2在倾斜的过程中,卸料门23打开,卸料箱2中的物料从卸料门23中掉出,实现物料的转移。本实用新型即能实现物料的长距离转移,同时卸料时更加省力,提供了工人的卸料速度。

如图1并结合图2,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电动液压推杆113和基座114,所述基座11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11的左端,所述电动液压推杆113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14上并与第二牵引钩22可拆卸的连接。

通过设置电动液压推杆113,电动液压推杆113与第二牵引钩22连接后,可以带动卸料箱2向左或者向右运动,可以根据行程长度,选择单级电动液压推杆113或者多级电动液压推杆113。

如图1并结合图2,所述主梁121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电动小车123,所述电动小车123的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均设置在轨道上,所述主梁121通过电动小车123与所述电葫芦122连接。

电动小车123用于带动电葫芦122在主梁121上左右移动。

如图1并结合图3,所述卸料箱2的底端向右伸出形成卸料板25,所述卸料板25的前后两端设有两块挡料板26。

通过设置卸料板25,卸料板25可以使物料沿着卸料板25到达地面,同时,设置的挡料板26避免了物料四散,提供工人的整理效率。

如图3,所述卸料门23的下端和卸料箱2的右端设有相对应的销孔27,所述两个销孔27之间通过插销28连接。

在卸料时,通过将插销28从两个销孔27中取出,再通过电葫芦122吊起卸料箱2,使卸料箱2倾斜,实现卸料。

如图1,所述第一架体11的右端顶部设有挡板115和缓冲块116,所述缓冲块116位于挡板115的内侧,所述卸料板25位于所述挡板115上方。

通过设置挡板115和缓冲块116,可以防止箱体在移动过程中,撞击到传送架1的端部,毁坏传送架1。

如图1,所述第一架体11的右端设有第一牵引钩117。

通过设置第一牵引钩117,可以通过其他机械设备来拉动传送架1,使传送架1移动。

如图1,箱体的前端和后端设有挂钩29,所述第一架体11的右前端和右后端均设有用于与所述挂钩29对应连接的连接绳118。

通过设置挂钩29和连接绳118,在吊起卸料箱2时,连接绳118可以拉住挂钩29,进一步拉住卸料箱2,防止卸料箱2从传送架1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绳118选用钢丝绳。

钢丝绳具有良好的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承载安全系数大,使用安全可靠。

如图1,所述第一滚轮112为可自锁的万向轮。

这样,第一滚轮112可以锁紧,在卸料箱2运动的过程中,传送架1不会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