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锁装置的罐笼用罐帘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441发布日期:2019-01-08 22:14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锁装置的罐笼用罐帘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自锁装置的罐笼用罐帘门,属于矿上罐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专为升降人员和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进出口必须装设罐门或罐帘,高度不得小于1.2m。罐门或罐帘下部边缘至罐底的距离不得超过250mm,罐帘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罐门不得向外开,门轴必须防脱。

目前各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企业竖井提升用罐笼所用罐帘门方式,大多数依然采用挂帘式罐帘门及自主设计投运的自动式(电动/气动)罐帘门。

挂帘式罐帘门使用需人工下蹲后拖动底部帘门横杆平行上移至帘门顶部挂钩处后固定,此类罐帘门操作负责,且极易因阻力较大出现罐帘门卡止问题,同时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横杆变形问题,便更加难以拉动,对操作人员劳动力输出较大,操作时间长,效率低,严重影响各类罐笼提升矿井的生产运营及提升能力。

自动式罐帘门因其需电力作为动力,因此需在罐笼处设置供电系统,因罐笼本体运行无法产生电力供应,其操作需按时充电等操作。此方式更不能适用于井筒内存在落水等复杂环境中使用,且需占用罐笼内部环境,电路需日常检修维护,造成日常维护量增加。出现故障后不易手动拉动罐帘门,影响正常矿井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罐帘门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可以减小人工操作力度,省去电力控制,安全、简易、操作方便的带自锁装置的罐笼用罐帘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自锁装置的罐笼用罐帘门,所述罐帘门的顶部可转动的固定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的一端固定有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链轮、角铁架和转轴,所述链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主轴的一端,所述角铁架的一端与罐笼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角铁架的另一端可操作的卡在链轮的链齿间;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于转动主轴,;还包括操作麻绳,所述操作麻绳的一端固定于转动主轴,另一端作为自由端用于人工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角铁架上固定连接有竖向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帘门由竖立的两个立杆及所述两个立杆间的若干横杆组成,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转动主轴,另一端与横杆穿孔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立杆之间设有连接角铁,所述横杆之间设有连接链。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主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罐笼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主轴上固定有限位挡圈,所述钢丝绳和操作麻绳均位于相邻的两个限位挡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主轴的外部套接有直径1.5-3倍于主轴直径的圆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自锁装置,上提过程中随时自锁,下放到位自动锁止,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转动主轴的外部套接圆管,减少帘门上提或下放过程中整体转动主轴的转动圈数;转动主轴两端设有轴承座,可保证转动主轴的转动灵敏,减少罐帘门上提时人力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自锁装置的放大图。

图中:1转动主轴;2轴承座;3连接角铁;4钢丝绳;5立杆;6连接链;7横杆;8操作麻绳;9限位挡圈;10链轮;11角铁架;12推杆;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自锁装置的罐笼用罐帘门,所述罐帘门的顶部可转动的固定有转动主轴1,所述转动主轴1的一端固定有自锁装置,还包括钢丝绳4,所述的罐帘门由竖立的两个立杆5及所述两个立杆5间的若干横杆7组成,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固定于转动主轴1,另一端与罐帘门的横杆7穿孔后固定于最底部横杆7下方,钢丝绳4采用两条5mm直径钢索绳,用于帘门上提时主轴转动带动钢丝绳4提升帘门横杆7。钢丝绳4上部连接需在两个挡圈间顺时针缠绕三圈以上后穿孔通过右侧挡圈用绳卡固定,钢丝绳4底部穿孔通过帘门最底部横杆7后采用绳卡固定。

转动主轴1用作罐帘门上提或下放动力输出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帘门提升或下放,采用φ38mm圆钢通轴设计,最大程度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力,通轴外部套装焊接固定φ76mm圆管,减少帘门上提或下放过程中整体转动主轴1的转动圈数,转动主轴1上固定有限位挡圈9,钢丝绳4和操作麻绳8位于相邻的两个限位挡圈9之间。

转动主轴1两侧均安装内径35mm的外球面轴承座2,轴承座2上端有打油口,方便后期保养维护,轴承座2与罐笼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因下放或上提大型物件整体拆卸帘门。采用轴承座2可保证主轴装置转动灵敏,极大减少帘门上提时人力输出。

如图2所示,自锁装置包括链轮10、角铁架11和转轴13,链轮10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主轴1的一端,所述角铁架11的一端与罐笼通过转轴13连接,所述角铁架11的另一端可操作的卡在链轮10的链齿间,角铁架11上固定连接有竖向推杆12,帘门上提过程中,拉动操作麻绳8,转动主轴1带动链轮10顺时针转动,制动角铁架11因链齿推动自动翻动,帘门上提到位或中途停止,制动角铁架11自动落下卡死链轮10,转动主轴1停止,帘门自动自锁,帘门下放时,推动推杆12使得角铁架11抬离链轮10,帘门自动下落,到位后松开推杆12,帘门自锁。

还包括操作麻绳8,操作麻绳8的一端固定于转动主轴1,另一端作为自由端用于人工操作。帘门上提时的操作部位,其上端在转动主轴1挡圈处逆时针缠绕三圈后穿孔通过右侧挡圈打结固定,下端先穿过连接角铁3后自由下放,底部打结,打结应多次打结,形成较大结扣,防止门帘下放麻绳底部惯性穿过连接横杆7。操作麻绳8预留长度应根据罐笼内人员正常站立位置及拉动麻绳使全部横杆7上提到位的距离确定。麻绳安装位置设于帘门右侧,目的为防止提物时矿车及货物牵动麻绳造成帘门误操作。

罐帘门的两个立杆5之间设有连接角铁3,连接角铁3位于转动主轴1的下方,用于固定横杆7及帘门两侧立杆5上端。链接角铁开槽三处穿入两条拉紧钢丝绳4及操作麻绳8。为避免拉紧钢丝绳4及操作麻绳8磨损,开槽处需做PPR管转动防护。连接角铁3与罐笼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因下放或上提大型物件整体拆卸帘门。罐帘门的横杆7间设有连接链6,所述连接链6设有两条,两条帘门连接链6用于帘门横杆7间的连接,上端固定于连接角铁3的耳环上,同时保证帘门下放后各横杆7的间距及最底部横杆7距离罐笼底部的位置。

立杆5采用废旧锚杆制作,打磨保证其表面光洁度后整体涂抹锂基脂减少其与横杆7上下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两侧帘门立杆5均与各帘门横杆7连接,连接方式采用各横杆7两端焊接连接环后立杆5穿入的方式,因帘门立杆5强度高且表面光滑并带有锂基脂润滑,可解决帘门横杆7上下过程中卡死现象出现。帘门立杆5上下两端焊接螺栓与上端连接角铁3和底部罐笼立柱底端分别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可方便因下放或上提大型物件整体拆卸帘门。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