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子纱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0120发布日期:2019-05-11 01:2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子纱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筒子纱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进行整经的筒子纱如果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而使纱线松散,会在牵伸时导致张力不够,为此,需要将筒子纱两端的纱线压实处理,但目前尚无专门工具进行此项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压实筒子纱两端纱线的筒子纱压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筒子纱压实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固定杆,固定杆上套设有下套筒和上套筒,筒子纱位于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下套筒和上套筒均为圆锥状壳体,下套筒倒置使得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下套筒的下端与底座焊接固定,上套筒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上套筒下端和下套筒上端的直径均大于筒子纱的外径,使得筒子纱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位于下套筒和上套筒中。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先将上套筒从固定杆上取下,然后将筒子纱套在固定杆上,使得筒子纱下端与下套筒上端内壁接触,然后将上套筒套在固定杆上利用重力对筒子纱进行压实。

进一步的,上套筒和下套筒的尺寸一致,下套筒的下端与底座焊接固定,上套筒的上端与固定杆的上端螺纹连接,使得筒子纱位于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且上套筒的下端内侧面贴合压紧在筒子纱的纱线顶端外缘。可利用上套筒向下与固定杆的旋合压紧筒子纱。

进一步的,固定杆下端与底座螺纹连接。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筒子纱压实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为铁质平板,底座1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固定杆2,固定杆2上下两端均具有螺纹,下端与底座螺纹连接,固定杆2上套设有下套筒3和上套筒4,两个套筒形状尺寸均一致,筒子纱5套设在固定杆2上并位于上套筒4和下套筒3之间。其中,下套筒3和上套筒4均为圆锥状壳体结构,下套筒3倒置使得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下套筒3的下端与底座上表面焊接固定,而上套筒4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上套筒4下端和下套筒3上端的直径均大于筒子纱5的外径,使得筒子纱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位于下套筒3和上套筒4中并与其内壁贴合。

另外,上套筒4的上端与固定杆2的上端螺纹连接,为提高紧固效果,上套筒4的顶端还可以焊接有螺母6,从而增加螺接接触面,筒子纱5位于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且上套筒的下端内侧面贴合并压紧在筒子纱的纱线顶端外缘,上套筒向下与固定杆的旋合压紧筒子纱,对纱线起到压紧作用,从而压实松散的纱线。

使用时,先将上套筒从固定杆上取下,然后将筒子纱套在固定杆上,使得筒子纱下端与下套筒上端内壁接触,然后将上套筒套在固定杆上利用重力对筒子纱进行压紧,并利用上套筒与固定杆的旋合进程来调节压紧力度。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