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布线装置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8528发布日期:2019-08-13 21:2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布线装置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布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布线装置放线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控制柜内的线束都是采用人工测量长度后,然后按照布线图人工在布线板上插入卡线柱,再将导线一根一根卡入到卡线柱之间,这样既大大的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的强度,又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线束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自动布线装置放线机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了自动化绕线和布线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布线装置放线机构,包括摆动电缸、连接板、导向轴支座、转接板、左导轮、右导轮、导向轴、第一直线导轨副、主动放线轮、电机安装座、基板、绕线盘、线管、滑座、安装座、左半导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机安装板、底板、带导杆气缸、支架、右半导套、溜板、从动放线轮、压板、第二直线导轨副和气缸安装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摆动电缸的顶面上,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摆动电缸的后端面上,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且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摆动电缸输入轴连接,所述绕线盘固定安装在摆动电缸输出盘上,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绕线盘上,所述线管安装在底板上的弧形凹槽里,所述压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且压板压在线管上,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摆动电缸的底面上,所述转接板固定安装在基板上,所述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转接板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主动放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所述左导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安装座靠近顶面处的安装孔里,所述左半导套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安装在基板的底面上,所述溜板安装在第二直线导轨副上,所述右导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溜板上靠近顶面处的安装孔里,所述从动放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溜板上的安装孔里,所述溜板安装在第一直线导轨副上,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安装在滑座上,所述导向轴左端固定安装在溜板右侧面上的安装孔里且导向轴右端安装在导向轴支座上,所述导向轴支座固定安装在滑座上,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滑座的底面上,所述右半导套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基板的底面上,所述带导杆气缸固定安装在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带导杆气缸活塞杆末端固定安装在滑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轴上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两端分别顶在滑座右侧面和导向轴支座左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安装在关节机器人末端或三轴运动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所述左半导套和右半导套都为“T”形结构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左半导套中心轴线位于主动放线轮前后对称面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左半导套中心轴线与线管的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左导轮前后对称面与主动放线轮前后对称面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机安装座为“U”形结构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溜板为“L”形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线经过自动量线裁线装置后,得到一段长度的导线,此时送线关节机器人末端通过夹具将该导线;此时该装置中的线管垂直向下,带导杆气缸缩回到右极限位置,此时左半导套和右半导套分开且距离最大,主动放线轮与从动放线轮分开且距离最大;随后送线关节机器人将该导线送入到线管中,线管将导线头卡住,同时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绕线盘转动,从而将该导线缠到绕线盘上,该导线末端不能超过主动放线轮,实现了导线的自动绕线功能;该自动布线装置放线机构安装在关节机器人或三轴运动平台上,布线时需要一块布线板,通过送线关节机器人按需要的轨迹将卡线柱插入到布线板上;带导杆气缸伸出到左极限位置,此时左半导套和右半导套合拢贴合,主动放线轮与从动放线轮合拢且将该导线压在主动放线轮与从动放线轮之间,此时第二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绕线盘放线,同时第一电机带动主动放线轮实现主动放线,关节机器人或三轴运动平台配合实现二维平面轨迹插补,实现将该导线布到布线板上的卡线柱之间,实现了自动布线功能;针对不同导线的线径,采用弹簧预加载作用,防止出现细导线放不出或粗导线出现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了自动化绕线和布线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摆动电缸,2:连接板,3:导向轴支座,4:转接板,5:左导轮,6:右导轮,7:导向轴,8:第一直线导轨副,9:主动放线轮,10:电机安装座,11:基板,12:绕线盘,13:线管,14:滑座,15:安装座,16:左半导套,1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9:电机安装板,20:底板,21:带导杆气缸,22:支架,23:右半导套,24:溜板,25:从动放线轮,26:压板,27:第二直线导轨副,28:气缸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5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布线装置放线机构,包括摆动电缸1、连接板2、导向轴支座3、转接板4、左导轮5、右导轮6、导向轴7、第一直线导轨副8、主动放线轮9、电机安装座10、基板11、绕线盘12、线管13、滑座14、安装座15、左半导套16、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电机安装板19、底板20、带导杆气缸21、支架22、右半导套23、溜板24、从动放线轮25、压板26、第二直线导轨副27和气缸安装板28;所述连接板2固定安装在摆动电缸1的顶面上,所述安装座15固定安装在摆动电缸1的后端面上,所述电机安装板19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5上,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9上且第二电机18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摆动电缸1输入轴连接,所述绕线盘12固定安装在摆动电缸1输出盘上,所述底板20固定安装在绕线盘12上,所述线管13安装在底板20上的弧形凹槽里,所述压板26固定安装在底板20上且压板26压在线管13上,所述基板11固定安装在摆动电缸1的底面上,所述转接板4固定安装在基板11上,所述电机安装座10固定安装在转接板4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17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10上,所述主动放线轮9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17输出轴上,所述左导轮5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安装座10靠近顶面处的安装孔里,所述左半导套16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10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27安装在基板11的底面上,所述溜板24安装在第二直线导轨副27上,所述右导轮6通过轴承安装在溜板24上靠近顶面处的安装孔里,所述从动放线轮25通过轴承安装在溜板24上的安装孔里,所述溜板24安装在第一直线导轨副8上,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8安装在滑座14上,所述导向轴7左端固定安装在溜板24右侧面上的安装孔里且导向轴7右端安装在导向轴支座3上,所述导向轴支座3固定安装在滑座14上,所述支架22固定安装在滑座14的底面上,所述右半导套23固定安装在支架22上,所述气缸安装板28固定安装在基板11的底面上,所述带导杆气缸21固定安装在气缸安装板28上,所述带导杆气缸21活塞杆末端固定安装在滑座14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轴7上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两端分别顶在滑座14右侧面和导向轴支座3左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2安装在关节机器人末端或三轴运动平台。

优选的,所所述左半导套16和右半导套23都为“T”形结构形式。

优选的,所述左半导套16中心轴线位于主动放线轮9前后对称面内。

优选的,所述左半导套16中心轴线与线管13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左导轮5前后对称面与主动放线轮9前后对称面重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座10为“U”形结构形式。

优选的,所述溜板24为“L”形结构形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