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装置上用的手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0102发布日期:2019-11-25 22:2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装置上用的手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手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装置上用的手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pe双壁波纹管连接后密封性能检测时,首先需要旋转手轮控制挡板对pe双壁波纹管端头部位进行封堵,然后向管内注水或充气进行验证其密封性,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pe双壁波纹管连接密封性能检测装置,申请号2018221297219,包括上部手轮a和下部手轮b,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上部的上下端面两侧,上部手轮a用于控制调节挡板上升,下部手轮b用于控制调节挡板下降,每次使用时需要调节一个上部或者下部手轮,然后再调节另一个手轮进而实现通过挡板对pe双壁波纹管端头的封堵,采用这种检测装置,不仅施工操作不便,而且费时费工,工作效率低,非常不利于生产;因此如何能够提高检测pe双壁波纹管连接后密封性能装置的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明显、密闭性好的pe双壁波纹管连接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所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装置上用的手轮,包括旋转柄、轴向内螺纹孔、旋转支座、支撑杆、套管部和限位底座,所述的旋转柄中部设有旋转支座,旋转支座与旋转柄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旋转支座下部与套管部相连接,套管部下部设有限位底座;所述的旋转支座、套管部和限位底座同轴设置,且套管部和限位底座中心位置贯穿设有轴向内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支座与套管部嵌套连接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支座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横向贯穿于旋转支座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支座通过顶丝穿过螺纹孔与套管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柄内的支撑杆至少设有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部上端的外壁与旋转支座的内壁呈阶梯状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pe双壁波纹管连接密封性能检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柄2.支撑杆3.旋转支座4.套管部5.限位底座6.螺纹孔7.内螺纹孔8.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升降装置上用的手轮,包括旋转柄1、轴向内螺纹孔7、旋转支座3、支撑杆2、套管部4和限位底座5,所述的旋转柄1中部设有旋转支座3,旋转支座3与旋转柄1通过支撑杆2相连接,旋转柄1内的支撑杆2至少设有三个;旋转支座3下部与套管部4相连接,套管部4下部设有限位底座5;限位底座5与旋转支座3和套管部4结合固定在支架板上;所述的旋转支座3、套管部4和限位底座5同轴设置,且套管部4和限位底座5中心位置贯穿设有轴向内螺纹孔7;旋转支座3与套管部4嵌套连接或螺纹连接;旋转支座3上设有螺纹孔6,螺纹孔6横向贯穿于旋转支座3侧部;所述的旋转支座3通过顶丝8穿过螺纹孔6与套管部4相连接;套管部4上端的外壁与旋转支座3的内壁呈阶梯状配合连接。

实施例二

进一步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使旋转柄1在向下盖紧挡板,在旋转柄1上还设有限位卡条,限位卡条与支架上设置的限位卡板镶嵌连接固定;限位卡条与旋转柄1的水平端面竖直垂直;限位卡板上环形分布有限位槽;限位卡条由限位固定端和限位活动端组成,限位固定端的一侧垂直与旋转柄1连接;限位固定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活动端的一侧相连接,限位活动端的另一侧与限位卡板相连接,并通过限位卡板进行限位固定。

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手握旋转柄1旋转便可在支架上控制螺纹杆做升降运动,进一步控制挡板上下运动;当需要将挡板向上提起时,只需顺时针旋转旋转柄1即可,旋转柄1在旋转的同时,螺杆逆向向上提起挡板;当需要向下盖紧挡板时,只需逆时针旋转旋转柄1即可,旋转柄1在旋转的同时,螺杆逆向向下盖紧挡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