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1931发布日期:2019-08-17 01:1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链条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配置在链条两侧的侧辊的链条单元。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平08-277886号公报揭示了一种输送机链条,该输送机链条在多个一对内板和多个一对外板经由连结销以可转动的状态串连而成的链条的两侧沿该链条的串连方向呈交错状配置有侧辊。



技术实现要素: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08-277886号公报的输送机链条中,是沿链条的串连方向在链条的两侧呈交错状配置侧辊。因此,与以夹着链条相对的方式在链条的两侧配置侧辊的情况相比,有在串连方向上相邻的侧辊之间产生较大间隙的倾向。因此,担忧异物进入至链条的串连方向上相邻的侧辊之间的间隙而导致链条的行进意外停止。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链条的行进意外停止这一情况的链条单元。

本发明的形态为一种链条单元,具备:链条,其沿串连方向呈环状延伸;多个侧辊,其沿所述链条的串连方向相互空出间隔地配置在所述链条的两侧;以及一对旋转体,其设置在所述链条的两侧,与所述链条的行进连动地旋转,所述旋转体具有:旋转主体,其位于所述链条的内侧;以及多个凸部,其以从所述旋转主体突出的方式设置,配置在沿所述链条的串连方向相邻的所述侧辊之间的间隙中。

在上述形态的链条单元中,通过旋转体,能够抑制异物进入至侧辊之间的间隙。因而,根据上述形态的链条单元,能够抑制链条的行进意外停止这一情况。

根据参考附图加以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容易地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链条单元的一部分构成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链条单元的省略了旋转体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旋转体的旋转的情形的图。

图4为表示变形例的旋转体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变形例的旋转体的安装状态(1)的概略图。

图6为表示变形例的旋转体的安装状态(2)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揭示较佳实施方式,一边参考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链条单元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链条单元10的一部分构成的示意图,图2为链条单元10的省略了旋转体20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链条单元10主要具备多个链轮12、张紧器14、链条16、多个侧辊18以及一对旋转体20。再者,图1及图2中,为方便起见,仅展示了1个链轮12,此外,仅展示了张紧器14及链条16的一部分。

链轮12是将转轴的动力传递至链条16的齿轮,具有圆盘状的主体12a和沿该主体12a的周缘空出间隔地从主体12a朝外侧突出的多个轮齿12b。张紧器14是调整链条16的张力的构件。通过该张紧器14,链条16得以缠挂在多个链轮12上而不会松动。

链条16具有多个一对内板16a和多个一对外板16b经由多个连结销16c以可转动的状态串连在一起的结构,沿串连方向呈环状延伸。

具体而言,内板16a和外板16b以相互的端部重叠的方式在串连方向上错开,并在相互重叠的端部插通连结销16c,由此,将内板16a和外板16b加以串连。连结销16c沿链条16的串连方向以大致固定间隔加以配置,沿与该链条16的串连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另外,在一对内板16a之间设置有供连结销16c插通的管状构件16d,通过该管状构件16d,一对内板16a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此外,该管状构件16d沿链条16的串连方向以大致固定间隔加以配置,链轮12的轮齿12b咬入至该管状构件16d之间。由此,链条16与链轮12的旋转连动地沿串连方向行进。

多个侧辊18是缓和链条16与置于该链条16上的输送体(未图示)的碰撞等的缓冲用辊,沿链条16的串连方向呈交错状配置在该链条16的两侧。

这些侧辊18可旋转地设置在延伸至外板16b的外侧的连结销16c上。具体而言,例如,在外板16b的外侧那一面固定有圆管状的衬套18a,并以能在该衬套18a的外周面上旋转的方式安装侧辊18。

另外,延伸至外板16b的外侧的连结销16c插通在圆管状的衬套18a的管内,该插通好的连结销16c的端部通过开尾销或铆钉等固定在衬套18a上。此外,连结销16c的与设置有侧辊18的端部相反那一侧的端部例如也通过开尾销或铆钉等固定在外板16b上。

一对旋转体20设置在链条16的两侧。各旋转体20具有形成为圆盘状的旋转主体20a和设置在该旋转主体20a上的多个凸部20b。

旋转主体20a位于链条16的内侧。该旋转主体20a安装在链轮12的转轴上,借助来自该转轴的动力与链轮12一起旋转。因而,旋转体20与链条16的行进连动地旋转。再者,在旋转主体20a的大致中央穿设有未图示的孔,张紧器14与链轮12经由该孔相连接。

多个凸部20b设置成沿旋转主体20a的周缘空出间隔地从旋转主体20a朝外侧突出。设置凸部20b的间隔与链条16的串连方向上相邻的侧辊18的间隙sp的间隔为同相位。

图3为表示旋转体20的旋转的情形的图。在该链条16的行进方向发生转变的部位(行进转变部位),链轮12的轮齿12b咬入至链条16,由此,链条16卷入至链轮12。此时,与链轮12一起旋转的旋转体20的凸部20b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在进入到该间隙sp中的状态下沿与链轮12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因而,即便异物fm在与行进转变部位不同的部位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该异物fm也会在行进转变部位被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的旋转体20的凸部20b顶出至链条16的外侧。该异物fm是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而与侧辊18发生干涉的物体,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作业人员的手指或者作业人员穿戴的穿戴物等。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链条单元10中,通过旋转体20,能够抑制异物fm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链条单元10,能够抑制链条16的行进意外停止这一情况。

另外,进入到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中的凸部20b可与夹住该凸部20b的侧辊18相接触也可不接触。在进入到侧辊18的间隙sp中的凸部20b与侧辊18不接触的情况下,该凸部20b与侧辊18之间会形成有空间。该空间设为与侧辊18发生干涉的异物fm无法进入至链条16的串连方向上相邻的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的程度。

〔变形例〕

以上,以本发明的一例的形式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记载的范围。当然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加入各种各样的变更或改良。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这种加入了变更或改良的形态显然也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再者,下面以变形例的形式对加入了变更或改良的形态的一部分进行说明。但是,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成同等的构成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旋转体20是设置在链条16的行进方向发生转变的部位(行进转变部位),但也可设置在行进转变部位以外的部位。另外,链条16的行进方向是通过链轮12加以转变。也就是说,行进转变部位是配置链轮12的部位,行进转变部位以外的部位是未配置有链轮12的部位。

再者,在缠挂有环状的链条16的情况下,有多个行进转变部位。一对旋转体20可设置在这多个行进转变部位中的各方,也可设置在多个行进转变部位中的一部分。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运用的圆盘状的旋转体20,但也可像图4所示那样运用带状的旋转体30。该旋转体30具有旋转主体30a和设置在旋转主体30a上、配置在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中的多个凸部30b。

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凸部20b一样,多个凸部30b设置成沿旋转主体30a的周缘空出间隔地从旋转主体30a朝外侧突出。设置凸部30b的间隔与链条16的串连方向上相邻的侧辊18的间隙sp的间隔为同相位。

旋转主体30a具有弹性,形成为带状。由此,容易增加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的凸部30b的数量。再者,从旋转主体30a突出的多个凸部30b可与旋转主体30a一样具有弹性,也可不具有弹性。

这种旋转体30可设置在行进转变部位,也可设置在行进转变部位以外的部位,也可设置成包含行进转变部位和行进转变部位以外的部位。

例如,如图5所示,旋转体30可以设置在行进转变部位以外的部位。即,各旋转体30中的旋转主体30a配置在未配置有链轮12的部位上的链条16的内侧。此外,各旋转体30中的多个凸部30b当中与链条16相对的至少2个以上的凸部30b中的各方以进入到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中的状态加以配置。

即便异物fm在与设置有这种旋转体30的部位不同的部位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异物fm也会在设置有该旋转体30的部位被进入至间隙sp的凸部30b顶出至链条16的外侧。因而,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能够抑制异物fm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

此外,如图6所示,可以设置成包含行进转变部位和行进转变部位以外的部位。即,各旋转体30中的旋转主体30a以跨及、顺着链条16的全周的方式配置在环状的链条16的内侧。

此外,各旋转体30中的多个凸部30b中的各方以进入到在链条16的一侧空出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侧辊18之间的所有间隙sp中的状态加以配置。也就是说,凸部30b与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为一对一的关系。这种旋转体30能够抑制异物fm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所有间隙sp。

再者,旋转主体30a也可与多个凸部30b一起被其他支承构件支承。此外,旋转体30当中配置在链条16两侧的各旋转主体30a也可通过架桥构件连结在一起。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入到链条16的串连方向上相邻的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中的凸部20b是收纳在该间隙sp内,但也可突出到该侧辊18的外侧。

[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链条16两侧的各侧辊18的设置间隔为空出1销杆,但也可为空出3个以上的奇数销杆。

此外,多个侧辊18是沿链条16的串连方向呈交错状配置在链条16的两侧。但多个侧辊18也能以夹着链条16成对的方式配置在链条16的两侧。在该情况下,成对的一侧辊18可旋转地设置在连结销16c的一端部侧,成对的另一侧辊18可旋转地设置在连结销16c的另一端部侧。再者,连结销16c的一端部侧是从一对外板16b中的一方延伸至外侧的部分,另一端部侧是从一对外板16b中的另一方延伸至外侧的部分。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在一对内板16a之间的管状构件16d的外周面上未设置有辊,但也可设置有该辊。

[变形例6]

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1~5也可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任意组合。

〔技术思想〕

下面记载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掌握的技术思想。

一种链条单元(10),具备:链条(16),其沿串连方向呈环状延伸;多个侧辊(18),其沿链条(16)的串连方向相互空出间隔地配置在链条(16)的两侧;以及一对旋转体(20、30),其设置在链条(16)的两侧,与链条(16)的行进连动地旋转。各旋转体(20、30)具有旋转主体(20a、30a)和多个凸部(20b、30b)。旋转主体(20a、30a)位于链条(16)的内侧。凸部(20b、30b)以从旋转主体(20a、30a)突出的方式设置,并配置在沿链条(16)的串连方向相邻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中。

在这种链条单元(10)中,通过旋转体(20、30),能够抑制异物(fm)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因而,能够抑制链条(16)的行进意外停止这一情况。

旋转体(20、30)可设置在链条(16)的行进方向发生转变的部位。如此一来,与设置在链条(16)的行进方向发生转变的部位以外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容易使旋转体(20、30)变得紧凑,而且旋转体(20、30)不易脱落。

旋转主体(20a、30a)可形成为具有弹性的带状。如此一来,容易增加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间隙(sp)的凸部(30b)的数量。

旋转主体(20a、30a)可形成为具有弹性的带状,多个凸部(20b、30b)沿链条(16)的串连方向配置在相邻侧辊(18)之间的所有间隙(sp)中。如此一来,能够抑制异物(fm)进入至侧辊(18)之间的所有间隙(sp)。

多个侧辊(18)可沿链条(16)的串连方向呈交错状配置在链条(16)的两侧,也能以夹着链条(16)成对的方式配置在链条(16)的两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