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打包带连续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434发布日期:2019-10-19 03:1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钢打包带连续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打包带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钢打包带连续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带钢产品要求,单卷带钢经卷取紧卷后,需要在带钢卷外圆用一条打包带打包。为了降低成本,本单位是利用产生的二级带或精轧废带分剪成40mm左右宽的打包带进行带钢打包;但是由于市场上销售的打包机是智能使用标准打包带的标准打包机,并不能适用于带钢打包。因此,目前常用的带钢打包带是人工打包的,具体是带钢卷外圆打包前,先将整卷打包带,约350米,分剪成4米/根,然后将分剪后的打包带运送至紧卷机处以共使用,再将专门的操作工在紧卷机处人工喂送打包带,一卷一送。但是这种人工打包存在以下问题:(1)一卷一送效率低,每天按生产1200卷带钢需要1200根,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且打包成为控制生产效率快慢的关键;(2)由于人工打包,打包带收尾时无法收紧,且水平位置不可控,导致松卷,打包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打包带连续输送装置,整卷打包带不需要裁剪,仅需人工一次喂入,就能完成斤90个带钢产品打包,且打包带收尾能够收紧、水平位置可控,不易松卷,保证了打包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打包带连续输送装置,包括放置打包带的料盘、夹送机构、涨力预紧机构和紧卷机,所述夹送机构是由用于夹送限位打包带的主动辊和被动辊、用于为主动辊提供动力的减速机、与被动辊一端连接用于控制被动辊与主动辊之间距离的第一气缸组成的,第一气缸将被动辊向主动辊方向移动,当被动辊隔着打包带与主动辊挤压时,主动辊在减速机的带动下转动并与打包带发生摩擦,以摩擦力为动力从而带动被动辊进行转动;所述涨力预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打包带两侧的一对钢板,至少在一个钢板上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与气动换向阀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涨力预紧机构是由定钢板、动钢板、连接在动钢板一端的第二气缸组成,且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一气缸位于打包带的同侧且水平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前端和第二气缸的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管,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后端和第二气缸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气管,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分别与气动换向阀相连接。从而使气动换向阀工作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同时动作,且两气缸的动作方向相反,实现打包带夹送时,涨力预紧机构放开,反之,涨力预紧机构涨紧时,夹送机构放开。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送机构还设有用于向主动辊和被动辊之间输送打包带的第一喂料口。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涨力预紧机构和夹送机构之间还设有第二喂料口;所述第二喂料口是由两块相对设置的金属板形成喇叭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喂料口的大口与夹送机构相接触,所述第二喂料口的小口与涨力预紧机构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减速机为摆线针减速机,其电机功率为 0.75KW、速比i=59的摆线针减速机。

较佳地,在所述夹送机构和料盘之间设有夹送辊,所述夹送辊是由夹持打包带的一对辊子和用于为辊子提供动力的摆线针减速机组成的。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涨力预紧机构和紧卷机之间安装有导位机构,所述导位机构是由活动导位组件和拉簧组成的,所述活动导位组件是由第一导位板和第二导位板组成的,第一导位板和第二导位板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且向紧卷机方向延伸,第一导位板和第二导位板末端之间的距离大,所述第一导位板的末端与输送框架连接,使第一导位板能绕连接点作扇形摆动,以适应工作/非工作状态下立辊的位置,第二导位板的末端通过拉簧固定与输送框架连接,所述第二导位板的中部与输送框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得整卷打包带不需要裁截,将整卷打包带吊装到料盘上(料盘因夹送机构、紧卷机构的牵引动力可以被动旋转)→每卷打包带人工喂入一次→送入夹送辊→夹送辊将打包带输送至夹送机构→通过涨力预紧机构再通过导卫机构→进入紧卷机;其中一个立辊与紧卷后的带钢压紧打包带进行第一点焊接→利用紧卷机转动带钢卷为牵引动力,带动打包带进行圆周打包,此时涨力预紧机构同时工作→旋转一圈后打包带与焊接第一点处汇合后,再焊接第二点,由于焊接时涨力预紧机构保持工作状态能够防止打包带松,完成带钢卷打包→用等离子将切断第二个焊点后的打包带,完成单卷带钢打包。

本实用新型中的打包带输送、涨紧、紧卷由紧卷操作工控制,加紧机构、涨力预紧机构是由一个气路两个气缸交替动作,即:输送时涨紧打开,涨紧时输送打开;从而实现整卷打包带不需要裁剪,仅需人工一次喂入,就能完成斤90个带钢产品打包,且打包带收尾能够收紧、水平位置可控,不易松卷,保证了打包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未展示第一喂料口)。

图3为图1中涨力预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未展示第二喂料口)。

图中:1、料盘;2、夹送辊;3、夹送机构;4、涨力预紧机构;5、导位机构;6、紧卷机;7、输送框架;31、主动辊;32、被动辊;33、摆线针减速机;34、第一气缸;35、第一喂料口;41、定钢板;42、动钢板;43、第二气缸;44、第二喂料口;51、第一导位板;52、第二导位板;53、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带钢打包带连续输送装置,包括放置打包带的料盘1、夹送机构3、设置在料盘1和夹送机构3之间的夹送辊2、涨力预紧机构4、紧卷机6、以及设置在涨力预紧机构4和紧卷机6之间的导位机构5;所述夹送辊2是由夹持打包带的一对辊子和用于为辊子提供动力的摆线针减速机组成的;所述夹送机构3是由用于夹送限位打包带的主动辊31和被动辊32、用于为主动辊31提供动力的摆线针减速机33、与被动辊32一端连接用于控制被动辊32与主动辊31之间距离的第一气缸34、用于向主动辊31和被动辊32之间输送打包带的第一喂料口35组成的,第一气缸34将被动辊32向主动辊31方向移动,当被动辊32隔着打包带与主动辊31挤压时,主动辊31在摆线针减速机33的带动下转动并与打包带发生摩擦,以摩擦力为动力从而带动被动辊32进行转动;所述涨力预紧机构4是由定钢板41、动钢板42、连接在动钢板42一端的第二气缸43组成,且所述第二气缸43和第一气缸34位于打包带的同侧且水平设置;在所述涨力预紧机构4和夹送机构3之间还设有第二喂料口44;所述第二喂料口44是由两块相对设置的金属板形成喇叭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喂料口的大口与夹送机构相接触,所述第二喂料口的小口与涨力预紧机构相接触;所述导位机构5是由活动导位组件和拉簧53组成的,所述活动导位组件是由第一导位板51和第二导位板52组成的,第一导位板51和第二导位板52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且向紧卷机6方向延伸,第一导位板51和第二导位板52末端之间的距离大,所述第一导位板51的末端与输送框架7连接,使第一导位板51能绕连接点作扇形摆动,以适应工作/非工作状态下紧卷机中立辊的位置,第二导位板52的末端通过拉簧53固定与输送框架7连接,所述第二导位板52的中部与输送框架7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气缸34的前端和第二气缸43的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管,在所述第一气缸34的后端和第二气缸43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气管,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分别与气动换向阀相连接。从而使气动换向阀8工作时,第一气缸34和第二气缸43同时动作,且两气缸的动作方向相反,实现打包带夹送时,涨力预紧机构4放开,反之,涨力预紧机构4涨紧时,夹送机构3放开。

其中,所述摆线针减速机均指其电机功率为 0.75KW、速比i=59的摆线针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使得整卷打包带不需要裁截,将整卷打包带吊装到料盘上(料盘因夹送机构、紧卷机构的牵引动力可以被动旋转)→每卷打包带人工喂入一次→送入夹送辊→夹送辊将打包带输送至夹送机构→通过涨力预紧机构再通过导卫机构→进入紧卷机;其中一个立辊与紧卷后的带钢压紧打包带进行第一点焊接→利用紧卷机转动带钢卷为牵引动力,带动打包带进行圆周打包,此时涨力预紧机构同时工作→旋转一圈后打包带与焊接第一点处汇合后,再焊接第二点,由于焊接时涨力预紧机构保持工作状态能够防止打包带松,完成带钢卷打包→用等离子将切断第二个焊点后的打包带,完成单卷带钢打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