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载具及循环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0855发布日期:2019-12-24 21:2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升降载具及循环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载具及循环载具,属于载具运输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物料的传输过程中,载具随着物料一起被运送至下一工位,甚至是运送至下料口,此时物料完成所有拼装、焊接等工序后,载具堆积在下料口,需要人工将其搬运至上料口,费时费力。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自动化搬运载具的升降载具及循环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搬运载具的升降载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载具,其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滑轨、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承载座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承载座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承载座沿滑轨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地搬运载具,且提高了载具的搬运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滚珠丝杠,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杠连接,用于带动与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母固定连接的所述承载座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遮挡片,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若干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遮挡片配合从而实时监控所述承载座所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光电传感器包括上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和下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所述上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所述下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承载座安装在所述滑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座包括水平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板相对两侧的两侧板以及连接所述两侧板的连接板,所述水平支撑板呈矩形状,所述侧板呈梯形状或者三角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上侧壁倾斜向下延伸,所述侧板设有沿所述水平支撑板延伸方向贯穿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搬运载具的循环载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载具包括如两组上述的升降载具,所述循环载具还包括设置在两组升降载具之间的传输装置,两组所述传输装置用于沿水平方向移动承载座,两组所述升降载具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承载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升降载具和两组传输装置,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地循环移动承载座上承载的载具。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之升降载具的立体图。

图2为如图1所示升降载具省略部分元件后的立体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之循环载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升降载具10,其包括:安装支架11、设置在安装支架11上的滑轨12、与滑轨12滑动连接的承载座16以及驱动装置14。

所述承载座16用于移动载具(未图示),所述滑轨12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驱动装置14带动承载座16沿滑轨12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14可以为滚珠丝杠组件。所述驱动装置14包括电机141、同步皮带142和滚珠丝杠143,所述电机141的输出端通过同步皮带142与滚珠丝杠143连接,从而带动滚珠丝杠143的旋转,实现与滚珠丝杠143的螺母固定连接的承载座16的移动。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4也可以是气缸等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所述安装支架11上设置有遮挡片131,所述安装支架11设置有若干光电传感器132,所述光电传感器132与遮挡片131配合从而实时监控承载座16的所处位置。在可选实施例中,遮挡片131形状呈z字形,从而方便与光电传感器132的配合。

所述若干光电传感器132包括上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3和下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4,所述上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3设置于安装支架11的顶部,所述下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4设置于安装支架11的底部。所述若干光电传感器132还包括上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5和下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6,所述上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5设置于安装支架11的顶部,所述下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6设置于安装支架11的底部。所述若干光电传感器133还包括原点检测光电传感器137,所述原点检测光电传感器137设置于安装支架11的顶部,所述上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5位于原点检测光电传感137的下方,所述上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3位于原点检测光电传感137的上方。所述下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6位于下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4的上方。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遮挡片131设置于上限位检测光电传感器133和原点检测光电传感137之间,这样设置有利于遮挡片131的及时感应。

所述滑轨1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轨12,每一滑轨12上设有一滑块15,所述承载座16安装在滑块15上。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一个滑轨12上设置多个滑块15,从而达成承载座16的稳定滑动,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所述承载座16包括水平支撑板161、连接于水平支撑板161相反两侧的两侧板162以及连接两侧板162的连接板163。所述水平支撑板161呈矩形状,所述侧板162呈梯形状或者三角形状,所述侧板162的上侧壁164倾斜向下延伸,所述侧板164设有沿水平支撑板161延伸方向贯穿的通孔165,所述遮挡片131设置于侧板162上。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循环载具100,其包括设置在两组升降载具10之间的传输装置30,所述传输装置30用于沿水平方向移动承载座16,两组升降载具10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承载座16,从而循环移动承载座16。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14带动承载座16沿滑轨12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地搬运载具,且提高了载具的搬运效率。通过两组升降载具10和传输装置30,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地循环移动承载座16及其承载的载具。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