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1498发布日期:2020-05-15 17:0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垃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城市基础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实现对生活垃圾的集中收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审美水平的普遍提高,垃圾桶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翻新和增加,现如今为实现垃圾的分类收纳,分类垃圾桶是目前已广泛应用。但目前现有的分类垃圾桶在用户体验操作上较差,无法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或功能,也不便于用户操作或使用分类垃圾桶。因此,针对上述不足,如何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且可方便操作的分类垃圾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且可方便操作的分类垃圾桶,进而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光照,便于用户向垃圾桶内投放垃圾,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内的容腔划分为分别独立布设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第一桶体,所述第二容腔内设置第二桶体,所述第一桶体和所述第二桶体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垃圾,所述外壳的顶部分别开设第一投放口和第二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放口与所述第一容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投放口与所述第二容腔相对应设置,所述外壳铰接连接第一转门和第二转门,所述第一转门相对应所述第一投放口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投放口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二转门相对应所述第一投放口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投放口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转门或所述第二转门在关闭所述第一投放口或所述第二投放口时,所述第一转门或所述第二转门分别抵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内分别设置有相互电气连接的导电组件、电源模块和led灯条,所述导电组件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led灯条供电通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的第一导电橡胶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门和所述第二转门上的第二导电橡胶块,当所述第二导电橡胶块随所述第一转门或所述第二转门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导电橡胶块相贴合时,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led灯条供电以使所述led灯条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橡胶块和所述第二导电橡胶块分别靠近于所述第一转门或所述第二转门与所述外壳铰接相连处所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橡胶块固定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垂直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二导电橡胶块固定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门或所述第二转门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所述第二导电橡胶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一转门或所述第二转门所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分别开设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第一容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口与所述第二容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口位于所述第一投放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桶体经所述第一安装口装配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二安装口位于所述第二投放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桶体经所述第二安装口装配于所述第二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遮光罩。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外壳内包括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内设置第一桶体,第二容腔内设置第二桶体,外壳的顶部分别开设第一投放口和第二投放口,外壳铰接连接第一转门和第二转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内分别设置有相互电气连接的导电组件、电源模块和led灯条,导电组件控制电源向led灯条供电通断,导电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壁的第一导电橡胶块、固定设置在第一转门和第二转门上的第二导电橡胶块,当第二导电橡胶块随第一转门或第二转门转动至与第一导电橡胶块相贴合时,电路导通,电源模块向led灯条供电以使led灯条工作,由此通过通过用户转动转门即可实现照明的自动开启,为用户投递垃圾提供照明效果,当转门关闭时,第一、二导电橡胶块相分离,电源模块向led灯条断电,以使led灯条停止工作,节约能耗,结构简单且有效提高分类垃圾桶的智能化程度,且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中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的另一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10,外壳10内设置隔板11,隔板11将外壳10内的容腔划分为分别独立布设的第一容腔21和第二容腔22,第一容腔21内设置第一桶体31,第二容腔22内设置第二桶体32,第一桶体31和第二桶体32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垃圾,以实现对垃圾的分类收集。

外壳10的顶部分别开设第一投放口41和第二投放口42,第一投放口41与第一容腔21相对应设置,第二投放口42与第二容腔22相对应设置。

外壳10的底部分别开设第一安装口91和第二安装口92,第一安装口91与第一容腔21相对应设置,第二安装口92与第二容腔22相对应设置,第一安装口91位于第一投放口41的下方,第一桶体31经第一安装口91装配于第一容腔21内,第二安装口92位于第二投放口42的下方,第二桶体32经第二安装口92装配于第二容腔22内。

外壳10的顶部设置遮光罩12。

外壳10铰接连接第一转门51和第二转门52,第一转门51相对应第一投放口41以实现对第一投放口41的开启和关闭。用于通过第一转门51和第二转门52以开启或关闭第一投放口41和第二投放口42,进而分别实现向第一桶体31和第二桶体32的分类投放。第一转门51或第二转门52在关闭第一投放口41或第二投放口42时,第一转门51或第二转门52分别抵接于固定设置在外壳10的内壁。

为提高分类垃圾桶内的照明效果,方便用户向桶内投递垃圾,第一容腔21和第二容腔22内分别设置有相互电气连接的导电组件60、电源模块70和led灯条80,导电组件60控制电源向led灯条80供电通断,导电组件60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壳10内壁的第一导电橡胶块61、固定设置在第一转门51和第二转门52上的第二导电橡胶块62,当第二导电橡胶块62随第一转门51或第二转门52转动至与第一导电橡胶块61相贴合时,电源模块70向led灯条80供电以使led灯条80工作。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橡胶块61和第二导电橡胶块62分别靠近于第一转门51或第二转门52与外壳10铰接相连处所设置,其中,第一导电橡胶块61固定设置在第一底座611上,第一底座611垂直于外壳10的内壁,第二导电橡胶块62固定设置在第二底座621上,第二底座621固定设置在第一转门51或第二转门52上,且设置在第二底座621上设置第二导电橡胶块62的斜面与第一转门51或第二转门52所倾斜设置,以使得当第一转门51或第二转门52转动一定角度之后,第二导电橡胶块62与第一导电橡胶块61相贴合,电路导通,led灯条80向第一容腔21和第二容腔22所提供照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外壳内包括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内设置第一桶体,第二容腔内设置第二桶体,外壳的顶部分别开设第一投放口和第二投放口,外壳铰接连接第一转门和第二转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内分别设置有相互电气连接的导电组件、电源模块和led灯条,导电组件控制电源向led灯条供电通断,导电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壁的第一导电橡胶块、固定设置在第一转门和第二转门上的第二导电橡胶块,当第二导电橡胶块随第一转门或第二转门转动至与第一导电橡胶块相贴合时,电路导通,电源模块向led灯条供电以使led灯条工作,由此通过通过用户转动转门即可实现照明的自动开启,为用户投递垃圾提供照明效果,当转门关闭时,第一、二导电橡胶块相分离,电源模块向led灯条断电,以使led灯条停止工作,节约能耗,结构简单且有效提高分类垃圾桶的智能化程度,且提高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