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4314发布日期:2020-09-15 19:1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发生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方式从人工操作慢慢转变成自动化生产,而自动化生产都会涉及到物件搬运的工序,物件搬运通常采用夹具或者吸盘组件进行夹取,而夹具结构较为复杂,稳定性较低,吸盘组件的取料稳定性,所以其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吸盘组件通常包括有一吸盘主体,吸盘设置有真空发生器,吸盘主体底部安装有多个吸盘,通过真空发生器对吸盘抽真空,从而达到吸取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吸盘组件通常都是通过螺母固定、螺纹固定、法兰盘、螺钉固定等实现与机械设备或其他设备的安装板上的安装固定,现有的安装方式存在打孔和安装位置受限制,适用性低,安装不方便,成本高,加工难度大等问题。现有的吸盘组件一般抓取的的工件的表面面为一平整封闭的平面,若工件上设置有通孔或凸起部分的时,吸盘组件就不能安装在通孔或凸起部分的位置上,需绕开设置;有时当工件过小无法绕开是,现有吸盘组件就无法对该工件进行吸附,从而使得真空吸盘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且现有的吸盘组件只有一个吸盘,只提供一重吸附力,当机械手的移动速度太高时,吸盘组件上产生一个切力,使工件在快速扭转的过程中很容易掉落,且当该吸盘因外界因素导致吸附不成功或吸附力降低时,其也会造成被吸取工件的脱落,造成工件损坏,且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所述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包括连接件、吸盘及连接头,所述连接件顶端设有磁吸卡扣结构,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下方,所述连接件设有层叠管道结构,所述吸盘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缓冲结构,所述吸盘包括吸盘体及双唇体结构。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块及圆柱管体,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体底部,所述安装块设有凹槽及连接螺纹,所述圆柱管体侧面设有连接口,所述层叠管道结构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体内,所述层叠管道结构包括管道一及管道二,所述管道二套设在所述管道一外。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卡扣结构包括磁铁及多个扣勾,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多个所述扣勾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所述安装块边缘,所述扣勾倒有斜面。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体包括吸盘体一及吸盘体二,所述吸盘体二套设在所述吸盘体一外侧,所述吸盘体一与所述管道一连接,所述吸盘体二与所述管道二连接,所述双唇体结构设置在所述吸盘体二底部,所述双唇体结构包括外唇边及内唇边。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唇边与内唇边之间的区域上设置有纹理,所述外唇边与内唇边同轴设置。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磁铁一及磁铁二,所述磁铁一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体底部外侧,所述磁铁二设置在所述吸盘体二外侧。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包括汇集部分及分管部分,所述分管部分包括两连接管道,其中一连接管道与所述管体一连接,所述另一连接管道与所述管体二连接,所述连接头还设有两调节螺丝,两所述调节螺丝镜像相对设置,两所述调节螺丝贯穿分别两连接管道。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丝均设有球体,所述球体设有通孔。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体一及吸盘体二均由硅胶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吸卡扣结构及连接螺纹便于真空吸盘组件快速安装到机械手的安装板上,且可用于有通孔或无通孔的安装面上安装,安装方式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适用性高,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当需要安装到机械手安装板上的通孔内时,通过多个扣勾扣入安装即可,无需进行螺丝锁固固定,节省安装时间及效率。通过设置双唇体结构,内唇边两侧压力差较小,可以承受较大的侧向切力,因而可以吸附货物快速移动,承载力较大,防止工件脱落,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具有吸盘体一及吸盘体二的双吸盘结构,从而提供双重吸附力,且结合内唇边和外唇边,形成由内唇边、外唇边以及内外唇边之间的区域构成的环状真空吸附面,使得本真空吸盘组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件;通过设置纹理,增加了真空吸盘与被吸取工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真空吸盘与工件之间发生滑动。通过层叠管道结构并设置调节螺钉用于可根据吸取工件需求控制管道一与管道二同时打开或单独打开,控制真空吸盘组件提供双重吸附启动或吸盘体一、吸盘体二单独打开,满足各种类型的工件的使用,提高适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中:1.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2.连接件,3.吸盘,4.连接头,5.磁吸卡扣结构,20.层叠管道结构,6.缓冲结构,30.吸盘体,31.双唇边结构,21.安装块,22.圆柱管体,210.凹槽,211.连接螺纹,220.连接口,2200.管道一,2201.管道二,50.磁铁,51.扣勾,300.吸盘体一,301.吸盘体二,310.外唇边,311.内唇边,312.纹理,60.磁铁一,61.磁铁二,40.汇集部分,41.分管部分,42.调节螺丝,420.球体,420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体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3,一种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1包括连接件2、吸盘3及连接头4,所述连接件2顶端设有磁吸卡扣结构5,所述吸盘3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下方,所述连接件2设有层叠管道结构20,所述吸盘3与所述连接件2之间设有缓冲结构6,所述吸盘3包括吸盘体30及双唇体结构31。

所述连接件2包括安装块21及圆柱管体22,所述安装块21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体22底部,所述安装块21设有凹槽210及连接螺纹211,所述圆柱管体22侧面设有连接口220,所述层叠管道结构20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体22内,所述层叠管道结构220包括管道一2200及管道二2201,所述管道二2201套设在所述管道一2200外。

所述磁吸卡扣结构5包括磁铁50及多个扣勾51,所述磁铁50设置在所述凹槽210内,多个所述扣勾51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所述安装块21边缘,所述扣勾51倒有斜面,所述安装块21上的磁吸卡扣结构5及连接螺纹211提供磁吸连接安装、螺钉锁固及卡扣固定等多安装方式,使得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1的安装方式不受限制,安装方便。

所述吸盘体30包括吸盘体一300及吸盘体二301,所述吸盘体一300及吸盘体二301均由硅胶材料构成,所述吸盘体二301套设在所述吸盘体一300外侧,所述吸盘体一300与所述管道一2200连接,所述吸盘体二301与所述管道二2201连接,所述双唇体结构31设置在所述吸盘体二301底部,所述双唇体结构31包括外唇边310及内唇边311,所述外唇边310与内唇边311之间的区域上设置有纹理312,所述吸盘体二301底部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外唇边310与内唇边311同轴设置,所述吸盘体一300及吸盘体二301提供双重吸附,增强了真空吸盘组件1的吸力,同时增强了固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外唇边310及内唇边311,形成由内唇边、外唇边以及内外唇边之间的区域构成的环状真空吸附面,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件,且可以承受较大的侧向切力,防止吸附工件快速移动时出现脱落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纹理,增加真空吸盘组件1与被吸取工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真空吸盘组件与工件之间发生滑动。

所述缓冲结构6包括磁铁一60及磁铁二61,所述磁铁一60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体22底部外侧,所述磁铁二61设置在所述吸盘体二301外侧,所述磁铁一60与磁铁二61镜像相对设置,保证两同极相对,通过同极相斥产生的斥力作为缓冲力,提高缓冲效果。

所述连接头4包括汇集部分40及分管部分41,所述分管部分40包括两连接管道,其中一连接管道与所述管体一2200连接,所述另一连接管道与所述管体二2201连接,所述连接头4还设有两调节螺丝42,两所述调节螺丝42镜像相对设置,两所述调节螺丝42贯穿分别两连接管道,所述调节螺丝42均设有球体420,所述球体420设有通孔4200,所述调节螺钉42用于可根据需求控制管道一2200与管道二2201同时打开或单独打开,从而控制真空吸盘组件1提供双重吸附启动或吸盘体一300及吸盘体二301单独打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吸卡扣结构及连接螺纹便于真空吸盘组件快速安装到机械手的安装板上,且可用于有通孔或无通孔的安装面上安装,安装方式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适用性高,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当需要安装到机械手安装板上的通孔内时,通过多个扣勾扣入安装即可,无需进行螺丝锁固固定,节省安装时间及效率。通过设置双唇体结构,内唇边两侧压力差较小,可以承受较大的侧向切力,因而可以吸附货物快速移动,承载力较大,防止工件脱落,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具有吸盘体一及吸盘体二的双吸盘结构,从而提供双重吸附力,且结合内唇边和外唇边,形成由内唇边、外唇边以及内外唇边之间的区域构成的环状真空吸附面,使得本真空吸盘组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件;通过设置纹理,增加了真空吸盘与被吸取工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真空吸盘与工件之间发生滑动。通过层叠管道结构并设置调节螺钉用于可根据吸取工件需求控制管道一与管道二同时打开或单独打开,控制真空吸盘组件提供双重吸附启动或吸盘体一、吸盘体二单独打开,满足各种类型的工件的使用,提高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用于双重吸附结构的真空吸盘组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