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膜全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2400发布日期:2020-10-28 11:3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膜全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膜全自动包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保护膜是目前具有显示屏的电子产品最流行的高级防护面具,如手机保护膜,ipad保护膜,保护膜在我们的手机和ipad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有抗指纹和抗油污的效果也要更好。而且可以把保护膜看作手机的第二外屏,如果手机摔落,保护膜可以吸收一定的伤害,起到减少碎屏概率的作用。保护膜需要进行包装,需要装入珍珠棉包装袋内,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划画损坏,现有保护膜生产包装过程中,需要大多采用手动包装,即将保护膜装入制好的保护袋中,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包装质量也参差不齐,没有形成连续性包装。

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膜全自动包装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文案,一种保护膜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包括保护膜上料部、包装膜上料部、包装部和成品传送部,所述包装膜上料部固定于所述包装部的首端,所述保护膜上料部固定于所述包装部的一侧,且所述保护膜上料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包装部的中部,所述成品传送部固定于所述包装部的输出端;所述保护膜上料部包括上料皮带机一、吸风皮带机、上料皮带机二和输送皮带机,所述上料皮带机一、吸风皮带机、上料皮带机二和输送皮带机依次首尾相连,且所述输送皮带机与所述上料皮带机二在水平面上垂直,所述输送皮带机与所述包装部连接,所述上料皮带机二的首端设置限料装置,所述限料装置用于限制保护膜每次通过一张;所述输送皮带机的同步带上等间距设置多个挡块,所述挡块用于带动保护膜,所述输送皮带机的尾部设置撑架,所述撑架前端通入一侧折叠的包装膜,用于撑开一侧折叠的包装膜,便于保护膜进入包装膜,所述包装膜上料部用于输出一侧折叠的包装膜,所述包装部包括包装膜输送带机、热压装置和分切装置,所述热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包装膜输送带机的前段,所述分切装置设置于所述包装膜输送带机的后段,所述热压装置用于对一侧折叠的包装膜进行部分热压,形成连续的口袋,所述分切装置用于分切口袋;所述成品传送部用于传送包装完成的保护膜。

优选地,所述限料装置包括限料支架,限料电机、限料轴、限料滚轮和限料片,所述限料支架固定于所述上料皮带机二的首端,所述限料架上通过轴承固定所述限料轴,所述限料轴上设置至少一个限料滚轮,限料滚轮的两侧设置限料片,所述限料电机固定于所述限料支架的一侧,所述限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限料轴的一端,所述限料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限料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限料滚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限料片竖直设置,所述限料片与所述吸风皮带机之间间距设置为一张保护膜的厚度,且所述限料片下端随所述限料滚轮转动的方向设置弧形;

优选地,所述上料皮带机二设置为两层皮带,保护膜由两层皮带之间通过,所述吸风皮带机的上平面与上料皮带机二的下层皮带的上平面齐平。

优选地,保护膜由输送皮带机的一侧进入,输送皮带机的另一侧设置宽度调节板,所述宽度调节板与输送皮带机的一侧框架构成保护膜的通道,宽度调节板用于调节输送皮带机输送保护膜的通道的宽度,所述宽度调节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输送底板上,输送底板固定于所述输送皮带机两侧的框架上,且输送底板由输送皮带机的皮带构成的环圈中通过,所述输送底板上设置至少两个横向的条形孔,所述宽度调节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输送底板的条形孔内,所述宽度调节板的后端宽度大于前端宽度,且宽度调节板的前端至后端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撑架固定于所述输送皮带机的尾部上方,所述撑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条和纵向设置的纵条,横条固定于输送皮带机的框架上,纵条固定于横条下,所述纵条的尾端设置为楔形,所述输送底板的尾端突出于输送皮带机,所述输送底板的尾端设置为楔形,纵条的楔形尾端与输送底板的楔形尾端构成v形尖端,通往一侧折叠的包装膜内,保护膜由纵条和输送底板之间通过。

优选地,所述包装膜上料部包括包装膜料圈支架和导向轮组,所述包装膜料圈支架上固定一侧折叠的包装膜料圈,所述导向轮组固定于所述包装膜输送带机的首端,所述包装膜料圈支架上的一侧折叠的包装膜通过导向轮组进入包装膜输送带机。

优选地,所述热压装置包括热压支架,竖直气缸一、竖直滑轨、竖直滑座一、竖直滑座二、竖直气缸二和热压件,所述热压支架由两侧的竖板和固定于两侧的竖板之间的背板构成,所述竖直气缸一固定于背板的顶端,所述背板的前侧竖直设置竖直滑轨,竖直滑轨上固定竖直滑座一和竖直滑座二,所述竖直滑座一在上,所述竖直滑座二在下,所述竖直气缸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竖直滑座一,用于驱动所述竖直滑座一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所述竖直滑座一上固定所述竖直气缸二,所述竖直滑座二上固定所述热压件,所述竖直气缸二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热压件,用于驱动所述热压件在竖直滑轨上做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热压件包括热压座、辅压板和热压刀,所述热压座固定于所述竖直滑座二上,所述热压座的下方固定所述热压刀,所述热压座的四角各设置一个通孔,所述辅压板的四角各固定一个导柱,导柱活动式嵌于通孔内,且导柱上端设置卡块,所述辅压板上开设用于通过热压刀刃部的倒梯形孔。

优选地,所述分切装置与所述热压装置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分切装置的热压刀的长度大于所述热压装置的热压刀的长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膜上料部,实现了保护膜自动化连续性上料;通过设置包装膜上料部,实现了包装膜的自动化连续性上料,保护膜上料的同时,包装膜同时制袋,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通过设置热压装置和分切装置,实现制袋和装袋后的切断,避免了先制袋,后将袋进行运输,人工再装袋的过程;通过设置成品传送部,实现了成品的输送,实现了自动化;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防护膜的连续包装、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膜上料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风皮带机及上料皮带机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皮带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包装部及成品传送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热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不切断的连续袋子示意图;

图中标识:上料皮带机一1;吸风皮带机2;限料装置3;高度微调机构31;微调支板311;微调螺栓312;微调螺母313;微调座314;限料支架32;限料电机33;限料轴34;限料滚轮35;限料片36;上料皮带机二4;输送皮带机5;宽度调节板51;撑架52;横条521;纵条522;吹气口5221;挡块53;包装膜料圈支架6;导向轮组7;包装膜输送带机8;热压装置9;热压支架91;竖直气缸一92;竖直滑轨93;竖直滑座一94;竖直滑座二95;竖直气缸二96;热压座971;辅压板972;热压刀973;热压件97;分切装置10;加速皮带11;收料皮带1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保护膜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包括保护膜上料部、包装膜上料部、包装部和成品传送部,所述包装膜上料部固定于所述包装部的首端,所述保护膜上料部固定于所述包装部的一侧,且所述保护膜上料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包装部的中部,所述成品传送部固定于所述包装部的输出端;所述保护膜上料部包括上料皮带机一1、吸风皮带机2、上料皮带机二4和输送皮带机5,所述上料皮带机一1、吸风皮带机2、上料皮带机二4和输送皮带机5依次首尾相连,且所述输送皮带机5与所述上料皮带机二4在水平面上垂直,所述输送皮带机5与所述包装部连接,所述上料皮带机二4的首端设置限料装置3,所述限料装置3用于限制保护膜每次通过一张;所述输送皮带机5的同步带上等间距设置多个挡块53,所述挡块53用于带动保护膜,所述输送皮带机5的尾部设置撑架52,所述撑架52前端通入一侧折叠的包装膜,用于撑开一侧折叠的包装膜,便于保护膜进入包装膜,所述包装膜上料部用于输出一侧折叠的包装膜,所述包装部包括包装膜输送带机8、热压装置9和分切装置10,所述热压装置9设置于所述包装膜输送带机8的前段,所述分切装置10设置于所述包装膜输送带机8的后段,所述热压装置9用于对一侧折叠的包装膜进行部分热压,形成连续的口袋,所述分切装置10用于分切口袋;所述成品传送部用于传送包装完成的保护膜。

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限料装置3包括限料支架32,限料电机33、限料轴34、限料滚轮35和限料片36,所述限料支架32固定于所述上料皮带机二4的首端,所述限料架上通过轴承固定所述限料轴34,所述限料轴34上设置至少一个限料滚轮35,限料滚轮35的两侧设置限料片36,所述限料电机33固定于所述限料支架32的一侧,所述限料电机3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限料轴34的一端,所述限料电机33用于驱动所述限料轴3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限料滚轮35转动。

优选地,所述限料片36竖直设置,所述限料片36与所述吸风皮带机2之间间距设置为一张保护膜的厚度,且所述限料片36下端随所述限料滚轮35转动的方向设置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限料片36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限料片36之间设置两个限料滚轮35,所述限料滚轮35设置为橡胶轮,用于增大所述限料滚轮35转动时的摩擦力,更好地带动保护膜向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料支架32的两端均设置高度微调机构31,所述高度微调机构31包括微调支板311、微调螺栓312、微调螺母313和微调座314,所述微调座314设置活动式竖直嵌入所述限料支架32内,所述限料轴34通过轴承嵌于所述微调座314内,所述微调支板311固定于所述限料支架32的顶端,所述微调螺栓312上旋入微调螺母313后贯穿微调支板311,且微调螺栓312的下端活动式嵌入所述微调座314,通过旋动所述微调螺栓312,在我所述微调螺母313的限制作用下,拉动所述微调座314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嵌入所述微调座314内的限料轴34上下移动,微调限料轴34上的限料滚轮35对保护膜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皮带机的皮带由多条圆形橡胶带等间距组成,通过将上料皮带的皮带设置为圆形,减少上料皮带机与保护之间的接触面,减少保护膜被划花的机率,通过将上料皮带机的皮带设置为橡胶材质,增大了上料皮带机的皮带与保护膜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优选地,所述上料皮带机二4设置为两层皮带,保护膜由两层皮带之间通过,所述吸风皮带机2的上平面与上料皮带机二4的下层皮带的上平面齐平。

如图4所示,优选地,保护膜由输送皮带机5的一侧进入,输送皮带机5的另一侧设置宽度调节板51,所述宽度调节板51与输送皮带机5的一侧框架构成保护膜的通道,宽度调节板51用于调节输送皮带机5输送保护膜的通道的宽度,所述宽度调节板5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输送底板上,输送底板固定于所述输送皮带机5两侧的框架上,且输送底板由输送皮带机5的皮带构成的环圈中通过,所述输送底板上设置至少两个横向的条形孔,所述宽度调节板5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输送底板的条形孔内,所述宽度调节板51的后端宽度大于前端宽度,且宽度调节板51的前端至后端平滑过渡。

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撑架52固定于所述输送皮带机5的尾部上方,所述撑架52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条521和纵向设置的纵条522,横条521固定于输送皮带机5的框架上,纵条522固定于横条521下,所述纵条522的尾端设置为楔形,所述输送底板的尾端突出于输送皮带机5,所述输送底板的尾端设置为楔形,纵条522的楔形尾端与输送底板的楔形尾端构成v形尖端,通往一侧折叠的包装膜内,保护膜由纵条522和输送底板之间通过。

如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包装膜上料部包括包装膜料圈支架6和导向轮组7,所述包装膜料圈支架6上固定一侧折叠的包装膜料圈,所述导向轮组7固定于所述包装膜输送带机8的首端,所述包装膜料圈支架6上的一侧折叠的包装膜通过导向轮组7进入包装膜输送带机8。

如图7所示,优选地,所述热压装置9包括热压支架91,竖直气缸一92、竖直滑轨93、竖直滑座一94、竖直滑座二95、竖直气缸二96和热压件97,所述热压支架91由两侧的竖板和固定于两侧的竖板之间的背板构成,所述竖直气缸一92固定于背板的顶端,所述背板的前侧竖直设置竖直滑轨93,竖直滑轨93上固定竖直滑座一94和竖直滑座二95,所述竖直滑座一94在上,所述竖直滑座二95在下,所述竖直气缸一9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竖直滑座一94,用于驱动所述竖直滑座一94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所述竖直滑座一94上固定所述竖直气缸二96,所述竖直滑座二95上固定所述热压件97,所述竖直气缸二9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热压件97,用于驱动所述热压件97在竖直滑轨93上做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热压件97包括热压座971、辅压板972和热压刀973,所述热压座971固定于所述竖直滑座二95上,所述热压座971的下方固定所述热压刀973,所述热压座971的四角各设置一个通孔,所述辅压板972的四角各固定一个导柱,导柱活动式嵌于通孔内,且导柱上端设置卡块,所述辅压板972上开设用于通过热压刀973刃部的倒梯形孔。

优选地,所述分切装置10与所述热压装置9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分切装置10的热压刀973的长度大于所述热压装置9的热压刀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成品传送部由加速皮带11和收料皮带12组成,所述收料皮带12设置于加速皮带11的后侧,且所述收料皮带12的上平面与所述加速皮带11的下平面平齐,收料皮带12与所述加速皮带11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加速皮带11加速将保护膜向前运输,在收料皮带12上形成叠摞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皮带11和收料皮带12均由多条圆形橡胶带等间距组成,通过将加速皮带11和收料皮带12设置为圆形,减少加速皮带11和收料皮带12与保护之间的接触面,减少保护膜被划花的机率,通过将加速皮带11和收料皮带12设置为橡胶材质,增大了上料皮带机的皮带与保护膜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皮带11的首端设置压轮,所述压轮设置为两个,一个压轮压于所述包装膜输送带机8的尾端,另一个压轮压于所述加速皮带11的首端,由于保护膜材质比较轻,压轮实现不让保护膜漂移。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皮带11上设置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计数,所述光电传感器每感应到一个包装后的产品经过,收料皮带12运动一定距离,从而实现保护膜的倾斜式叠摞,将保护膜的数量达到设置值时,如20张,则收料皮带12快速运动一定的时间后,继续重复上述动作,从而实现了前一摞保护膜与后面一摞保护膜具有一定间距,从而实现按数量收集成摞。

所述包装膜输送带机8设置为吸风皮带,包装膜进入包装膜输送带机吸风皮带与包装膜形成负压,吸附包装膜向前运动。

进一步地,保护膜由一侧进入包装膜输送带机8,包装膜输送带机8在保护膜进入口的后侧设置楔形块,楔形块的斜边朝包装膜输送带机8的内侧,用于随着包装膜输送带机8的运动,将未完全进入包装膜内的保护膜完全抵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上料皮带机一1上放置保护膜,保护膜限上料皮带机一1的运动将保护膜输送至吸风皮带机2上,吸风皮带机2吸附最下层的保护膜向后运动,限料片36与吸风皮带机2之间的间隙仅允许一张保护膜通过,限料滚轮35将保护膜搓入上料皮带机二4的两层皮带内,上料皮带机二4带动保护膜向后运动,保护膜被上料皮带机二4输送至输送皮带机5的通道内,输送皮带机5上的皮带上的挡块53带动保护膜向前运动,在宽度调节板51的限制作用下,保护膜进入纵条522与输送底板之间;

与此同时一侧折叠的包装膜经过导向轮组7后由包装膜输送带机8输送定距向后运动,一侧折叠的包装膜经过热压装置9时,竖直气缸一92带动竖直滑座一94向下运动后停止,竖直气缸二96带动竖直滑座二95向下运动,即热压件97向下运动,热压件97的辅压板972先接触包装膜,继续向下运动由于导柱的作用,导柱与热压座971产生滑动,辅压板972压于包装膜上,热压刀973继续向下运动,热压刀973实现压合进行包装袋,由于热压装置9的热压刀973较短,包装袋的边口一部分不热压,用于纵条522的楔形尾端与输送底板的楔形尾端构成的v形尖端分开袋子,热压装置9并不切断包装袋,如图8所示,形成不切断的连续袋子,纵条522的楔形尾端与输送底板的楔形尾端构成的v形尖端分开包装袋,保护膜进入包装袋内,并随着包装膜输送带机8的运动,在楔形块的作用下,保护膜完全进入包装袋内,分切装置10将包装袋完全分切,分切装置10与热压装置9的运动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分切装置10的热压刀973较热压装置9的热压刀973长,因此将包装袋完全切断;

装入保护膜的包装袋进入加速皮带11向前运动,进入收料皮带12,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计数,所述光电传感器每感应到一个包装后的产品经过,收料皮带12运动一定距离,从而实现保护膜的倾斜式叠摞,将保护膜的数量达到设置值时,如20张,则蛋糕皮带快速运动一定的时间后,继续重复上述动作,从而实现了前一摞保护膜与后面一摞保护膜具有一定间距,从而实现按数量收集成摞,完成保护膜的自动装袋。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料皮带机二4和输送皮带机5均固定于滑板,所述滑板固定于水平滑座上,所述水平滑座固定于水平滑轨上,所述水平滑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滑板的底部设置滚珠丝杆的螺母座,滚珠丝杆固定于底板的上表面,人工旋转滚珠丝杆推动滑板水平微调,实现保护膜对入包装袋位置的微调。

实现例三,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纵条522的楔形尾端还设置吹气口5221,吹气口5221与气路连接,用于吹起包装袋,便于保护膜进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