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强支撑型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5467发布日期:2020-12-15 08:2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耐磨强支撑型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箱,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磨强支撑型纸箱。



背景技术:

纸箱,通常用于包装各种物品,承担着容装和保护物品,甚至美观的作用,纸箱的耐磨、支撑等物理性能是其性能评估的依据。

授权公告号为cn20845345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奶制品包装纸箱,包括本体,本体有底纸板、顶纸板、四个侧纸板以及分隔板构成,四个侧纸板依次首尾相接且位于底纸板和顶纸板之间,分隔板设置在四个侧纸板围城的空腔内,分隔板设置两个,两个分隔板交叉设置。

上述纸箱在使用时,本体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本体外表面直接与地面所接触,当在使用纸箱过程中,纸箱与地面相摩擦,底纸板很容易磨损,导致纸箱本体的物理性能降低,减少了纸箱的使用寿命,降低纸箱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强支撑型纸箱,其优势在于减少纸箱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的可能性,降低纸箱物理性能减弱的可能性,有利于延长纸箱的使用寿命,提高纸箱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磨强支撑型纸箱,包括底板、与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侧板,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侧面上的若干个耐磨板,若干个耐磨板沿底板的周向均布,所述耐磨板位于底板远离顶板的一侧,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调节底板高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纸箱时,打开顶板,物品放置在纸箱内,纸箱放置在地面上,耐磨板分离纸箱和地面,再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底板的高度,调整底板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纸箱与地面直接接触的可能性,降低纸箱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的可能性,延长纸箱的使用寿命,提高纸箱的使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侧板的外侧面上的调节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同轴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沿所述侧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杆与所述传动齿轮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上设有与调节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调节杆的端壁与耐磨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耐磨板的高度时,旋转调节齿轮,从而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带动调节杆移动,从而调节耐磨板的位置,顺利分离纸箱与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穿过连接板并与调节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调节齿轮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纸箱的高度时,转动旋转轴,旋转轴带动调节轴转动,从而方便带动调节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调节齿轮的一端滑移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轴的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旋转块的内侧设有插入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旋转块的侧面上设有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远离所述旋转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的侧面上设有卡块,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上设有供卡块插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带动旋转轴旋转时,转动旋转块,旋转块带动滑块转动,滑块推动滑槽,从而顺利带动旋转轴转动,调节好纸箱的位置后,再按压旋转块,旋转块挤压抵紧弹簧,再将卡块插入卡槽内,从而固定旋转块,减少纸箱在使用过程中旋转块发生反转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内滑移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端壁与所述耐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板在移动过程中,导向柱限制耐磨板的移动方向,减少耐磨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板的侧面上设有与导向柱固定连接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增加导向柱与耐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耐磨板与导向柱向分离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板,若干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侧板的周向均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增加侧板的承载能力,有利于提高纸箱的整体支撑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壁上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侧板内,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与侧板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将纸箱内分割为几个部分,有利于在存放物品时,及时对物品进行分类,方便物品的取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使用该纸箱时,打开顶板,将物品放入,纸箱放置在地面上,耐磨板分类底板和地面,在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底板的高度,从而减少底板与地面向接触的可能性,降低底板磨损的可能性,减少纸箱物理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延长纸箱的使用寿命,提高纸箱的使用率;

2、调节底板的位置时,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再带动调节齿轮转动,从而方便旋转调节齿轮;

3、支撑板增加侧板的承载能力,有利于提高纸箱整体的承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11、顶板;12、侧板;121、支撑板;13、耐磨板;131、导向柱;132、加强筋;14、分隔板;2、调节组件;21、调节齿轮;22、传动齿轮;23、调节杆;24、连接板;25、旋转轴;251、滑槽;26、旋转块;261、滑块;262、卡块;27、定位套;271、卡槽;28、抵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耐磨强支撑型纸箱,其包括底板1、顶板11以及侧板12,侧板12采用四块,四块侧板12首尾依次连接,侧板12的底壁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壁上,顶板11插设在侧板12远离底板1的一侧,底板1与侧板12相对设置。

参照图1和图2,侧壁的外侧壁上设有调节组件2,调节组件2采用四个,四个调节组件2沿底板1的周向均布,底板1远离侧板12的一侧设有耐磨板13,若干个耐磨板13采用四个,四个耐磨板13沿底板1的周向均布,侧板12的外侧面上设有调节组件2耐磨板13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31,导向柱131沿底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导向柱131的侧壁上设有加强筋132,加强筋132与耐磨板13的顶壁固定连接,导向柱131远离耐磨板13的一侧分别与底板1和侧板12滑移连接。

参照图1,侧板1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板121,支撑板121沿纸箱的高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支撑板121沿底板1的周向均布,支撑板121增加侧板12的承载能力,有利于提高纸箱整体的支撑性能。

参照图1,底板1的顶壁上设有分隔板14,分隔板14采用四个,分隔板14的两侧分别与侧板12的相对两侧壁相抵触;在使用该纸箱时,打开顶板11,将物品放置在相邻分隔板14之间,不同物品放置在不同分隔板14之间,方便及时对物品分类存放,放好物品后,安装好顶板11,纸箱放置在地面上,耐磨板13分离底板1和地面,在通过调节组件2调节底板1的位置,导向柱131限制底板1和侧板12的移动范围,减少纸箱发生偏移的可能性;以此调整底板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减少地面与底板1直接接触可能性,降低底板1磨损的可能性,减少纸箱的物理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延长纸箱的使用寿命,提高纸箱的使用率。

参照图3,调节组件2包括调节齿轮21、传动齿轮22以及沿侧板12高度方向设置的调节杆23,调节齿轮21和传动齿轮22均转动连接在侧板12的外侧壁上,调节齿轮21和传动齿轮22相啮合,调节齿轮21和传动齿轮22均靠近底板1一侧设置,调节杆23穿过传动齿轮22设置,调节杆23与传动齿轮22螺纹连接,调节杆23穿过传动齿轮22的一端与耐磨板13转动连接;侧板12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上穿设有旋转轴25,旋转轴25与连接板24转动连接,旋转轴25穿过连接板24的一端与调节齿轮21固定连接,旋转轴25与调节齿轮21同轴设置。

参考图4,旋转轴25的侧面上设有滑槽251,滑槽251沿旋转轴25的轴线方向设置,滑槽251位于连接板24远离调节齿轮21的一侧,旋转轴25上滑移连接有旋转块26,旋转块26内侧设有在滑槽251内滑移的滑块261,滑块261与旋转块26一体制造,旋转块26的外侧设有两个卡块262,两个卡块262相对设置,卡块262沿旋转轴25的径向方向设置,连接板24远离调节齿轮21的一侧设有定位套27,定位套27的侧面上设有供卡块262插入的卡槽271。

参照图2,旋转块26与连接板24之间设有抵紧弹簧28,抵紧弹簧28的一端与旋转块26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24转动连接;在调节底板1的高度时,挤压旋转块26,旋转块26压缩弹簧,再转动旋转块26带动卡块262转动,离开卡槽271,再转动旋转块26,旋转块26带动滑块261转动,滑块261推动滑槽251槽侧壁,从而带动旋转轴25转动,旋转轴25再带动调节齿轮21转动,调节齿轮21再带动传动齿轮22转动,传动齿轮22再带动调节杆23移动,调节杆23推动耐磨板13,从而顺利调节底板1与地面的高度,当高度合适后,按压旋转块26在旋转轴25上滑移,滑块261在滑槽251内滑移,旋转块26在压缩弹簧,再带动旋转块26转动,带动卡块262转动,卡块262插入卡槽271内,固定旋转块26,降低纸箱在移动过程中,旋转块26发生反转的可能性。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纸箱时,打开顶板11,物品放置在侧板12内,在将纸箱放置好,耐磨板13分离底板1和地面,调节组件2调节底板1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顶板11与地面之间直接接触的可能性,降低底板1磨损的可能性,减少纸箱的物理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延长纸箱的使用寿命,提高纸箱的使用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