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5946发布日期:2022-05-07 11:0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引线框架作为一种重要的承载零件,引线框架上要形成贴片、点胶和焊线等多种工艺,而引线框架一般采用上料装置进行供料。但是,对于传统的上料装置,通常存在结构复杂和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简化结构的基础上提高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4.一种上料装置,用于提供工件,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5.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克服所述工件的重力推动所述工件运动;
6.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能够转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接收从所述推动件输出的所述工件并带动所述工件转动;及
7.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承载架和拨动件,当所述支撑件将所述工件承载在所述承载架上时,所述拨动件能够推动所述工件在所述承载架上运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安装架、主动杆、从动杆、带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相互间隔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上均设置有所述带轮,所述同步带套设在所述带轮上,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同步带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两者沿所述主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的一端均跟所述第一挡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均跟所述第二挡板转动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工件的两端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之间。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杆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张紧杆,所述张紧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张紧杆与所述同步带相抵压以张紧所述同步带。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能够形成真空负压以将吸附所述工件。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
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架包括两个承载板,两个所述承载板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承载板分别用于承载所述工件的两端。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方案中的至少一项:
17.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拨动件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
18.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上,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承载架上是否存在所述工件。
1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推动件推动工件运动,支撑件接收从推动件输出的工件并带动工件转动,以便将工件输送至承载架上,然后拨动件推动工件在承载架上运动至指定位置以实现工件的供应。该上料装置结构简单,同时,通过上料机构、翻转机构和输送机构三者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工件的快速供应,从而提高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中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6.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装置10用于提供工件20,该工件20可以半导体领域的引线框架,该引线框架大致为薄片状。上料装置10包括上料机构100、翻转机构200和输送机构300。
2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包括推动件110、安装架120、主动杆131、从动杆132、带轮141和同步带142。安装架120包括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 122和第三挡板123,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和第三挡板123均可以沿主动杆1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123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第二挡板122和第三挡板123之间的间距。当然,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123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挡板122和第三挡板123之
间的间距。主动杆131和从动杆132沿第一挡板1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垂直重力方向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该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和第三挡板123三者均与该参考平面呈锐夹角,换言之,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和第三挡板123 倾斜设置。
28.从动杆132可以位于主动杆131的斜上方,从动杆132和主动杆131相互平行设置。主动杆131的一端与第一挡板121转动连接,主动杆131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122转动连接。同样地,从动杆132的一端与第一挡板121转动连接,从动杆132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122转动连接。主动杆131和从动杆132 上均设置有带轮141,主动杆131上带轮141的数量与从动杆132上带轮141的数量相等,同步带142套设在主动杆131和从动杆132的带轮141上。例如主动杆131和从动杆132上带轮141的数量均为两个,此时,同步带1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同步带142相互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123之间。鉴于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和第三挡板123倾斜设置,故两个同步带 142同样倾斜设置。推动件110固定在同步带142上,当同步带142运动时,将带动推动件110运动。
2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送带和张紧杆160。为描述方便起见,将该电机记为第一电机151,该主动轮记为第一主动轮152,该从动轮记为第一从动轮153,该传送带记为第一传送带154。第一电机151可以固定在安装架120的第一挡板121上,第一主动轮152与第一电机15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从动轮153固定在主动杆131的端部,第一传送带154套设在该第一主动轮152和第一从动轮153上。当第一电机151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传送带154和第一从动轮153带动主动杆131转动,主动杆131 再通过带轮141和同步带142带动从动杆132产生转动,最终使得推动件110 跟随同步带142运动。
30.张紧杆160的一端与第一挡板121连接,张紧杆160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 122连接,张紧杆160可以平行主动杆131和从动杆132设置,张紧杆160位于主动杆131和从动杆132之间,并跟主动杆131和从动杆132同时保持一定的间距。张紧杆160能够对同步带142施加合理的抵压力,从而使得同步带142 在主动杆131和从动杆132之间具有合理的张紧力,避免同步带142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振动,从而避免后续工件20跟随同步带142产生振动,提高同步带142 传送的稳定可靠性。
31.上料机构100工作时,可以将堆叠在一起的多个工件20放置在同步带142 上,鉴于工件20为薄片状,工件20上面积最大的侧面与推动件110相接触或朝向推动件110设置,鉴于推动件110的支撑作用,可以防止工件20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同步带142产生转动或滑动。当同步带142带动推动件110向上朝从动杆132运动时,在推动件110的推动下,工件20将跟随推动件110向上靠近从动杆132运动。
32.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机构200靠近从动杆132设置,翻转机构200包括支撑件210、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支撑件210包括转动杆211和支撑板212,转动杆21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挡板121转动连接,转动杆211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挡板122转动连接,支撑板212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杆211上,支撑板2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用于支撑和固定工件20。具体而言,支撑板212 上可以开设吸附孔,当对吸附孔通过真空发生装置进行抽真空时,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工件20上面积最大的侧面将贴附在支撑板212上,最终实现工件20 在整个支撑件210上的固定。为描述方便起见,将该电机记为第二电机221,该主动轮记为第二主动轮222,该从动轮记为第二从动轮223,该传送带记为第二传送带224。第二电机221可以同样固定在第一挡板121上,第二主动轮222固定在第二电机221的输出轴上,第二从动轮223
固定在转动杆211的端部,第二传送带224套设在第二主动轮222和第二从动轮223上。当第二电机221工作时,第二电机221将通过第二主动轮222和第二传送带224驱动转动杆211 产生转动,从而使得支撑件210跟随转动杆211产生同步转动。
33.在翻转机构200工作的过程中,使得第二电机221工作,并使得支撑件210 朝靠近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123端部的方向转动,直至支撑件210可以同时与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123的端部相抵接,此时,支撑件210所处的平面与垂直重力方向的参考平面呈设定夹角,即支撑件210倾斜设置而处于倾斜状态。当上料机构100的同步带142上的工件20靠近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 123的端部直至与及支撑件210相接触时,可以开启真空发生装置,使得支撑件 210上的吸附孔产生负压,从而使得工件20在负压的作用下稳定可靠地吸附在支撑件210上。然后,第二电机221再次工作,并带动支撑件210朝远离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123端部的方向转动,直至支撑件210与垂直重力方向的参考平面相互平行,换言之,支撑件210处于水平状态。当工件20与推动件110 相抵压时,工件20所处的平面与垂直重力方向的参考平面保持设定夹角,即工件20所处的平面与相对参考平面倾斜设置,因此,通过翻转机构200的作用,当支撑件210由倾斜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可以带动工件20从倾斜状态运动至水平状态,最终实现工件20的有效翻转。
34.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00设置在翻转机构200的旁侧,输送机构300 包括基座310、拨动件320、承载架330、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承载架330包括承载板331,承载板3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承载板331分别与基座310连接,两个承载板331在基座310上的安装高度保持一致且间隔设置,两个承载板331的长度可以保持不一致,长度相对较短的承载板331相对长度较长的承载板331更加靠近从动杆132,从而使得两个承载板331的一端处于非对齐的错位状态,该未对齐的位置处以及两个承载板331之间的间隔空间将形成供支撑件210运动的避位空间。当翻转机构200的支撑件210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可以使得工件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载板331接触。接着,真空发生装置停止工作,可以再使第二电机221带动支撑件210继续转动一个较小的角位移,使得支撑件210完全脱离与工件20的接触,防止支撑件210对后续工件20 的运动产生干涉。
35.为描述方便起见,将该电机记为第三电机341,该主动轮记为第三主动轮 342,该从动轮记为第三从动轮343,该传送带记为第三传送带344。第三电机 341可以固定在基座310上,第三主动轮342与第三电机341的输出轴连接,第三从动轮343与基座310转动连接,第三传送带344套设在该第三主动轮342 和第三从动轮343上。拨动件320与第三传送带344连接,当第三电机341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三主动轮342和第三从动轮343的配合驱动第三传送带344 运动,使得拨动件320跟随第三传送带344产生运动。在拨动件320运动的过程中,拨动件320推动工件20在两个承载板331上运动,从而将工件20输送至指定位置,最终实现整个上料装置10对工件20的供应。
36.当该工件20输送至指定位置之后,第二电机221带动支撑件210转动以使其抵接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123的端部,从而使得支撑件210吸附抵达至第一挡板121和第三挡板123端部的下一个工件20,以便将该工件20输送至承载架330。接着第三电机341驱动拨动件320运动,以便将该工件20输送至指定位置,按照该规律如此循环往复,以实现整个上料装置10对工件20的供应。基座310或承载架330上可以设置有传感器350,该传感器350用于检测承载架 330上是否存在工件20。该上料装置10结构简单,同时,通过上料机构100、翻转机
构200和输送机构300三者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工件20的快速供应,从而提高上料装置10的工作效率。
3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