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028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容器盖与容器本体之间具有锁定机构的容器,当容器本体呈非直立状态时,锁定机构可防止容器本体内的内容物流出。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容器从大约5米的高度上掉下时不会分离或导致泄漏。
普通有盖的塑料桶容器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当桶盖被打开一次之后,此种桶状容器通常不能有效地再次密封。而具有有效密封装置的桶状容器通常是经精心设计而成的,因此也较为昂贵。再者,传统塑料桶容器的锁定机构无法经得起来自正常使用下的外部力量,而且传统的塑料桶不能被堆叠在仓库中,否则下面的桶子会被压变形或歪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在容器盖与容器本体之间具有锁定机构的容器,该锁定机构可产生一紧密且防漏的密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容器盖与容器本体之间具有锁定机构的容器,该锁定机构可经得起沿其径向或纵向的强大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密封容器以容纳可流动的物质,该容器可低成本地制造,可重复使用多次且可具有气密或液密锁定机构,且当被密封后,能有效、容易、且可靠地发挥其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这样一种可密封容器,其包括一容器本体及容器盖,容器本体具有一开放的顶部,顶部周围有一周缘,多个环状凸缘彼此相互间隔并且从容器本体的外壁朝外径向延伸,这些凸缘与容器本体一体成形,距离周缘最远的环状凸缘包含一自其下方朝外径向延伸的环状裙部;容器盖设有一环状裙部,该裙部上设有多个环状环,这些环状环形成在裙部之上并有着与容器本体中的环状凸缘相同的空间关系,因此每一个环状环可扣紧一个对应的环状凸缘。容器盖还包含一个设在盖下表面上的环状幕围,而且其具有可与容器本体的内壁紧密接触的形状。
另一方面,多个鳍片设在容器本体的环状裙部与容器本体的外壁之间,该鳍片与环状裙部及容器本体一体成形。还有多个鳍片设在容器盖的环状幕围与盖的下表面之间,该翼片与盖及环状幕围一体成形。
容器盖的环形裙部包括一可撕离的环形片,环形片藉由在倒数第二个环形环上方的一环形凹槽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容器,制造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并可有效地防止内容物的泄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可容易地被了解并有效地实施,现参考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一使用中的容器与盖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
图1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一没有盖的塑料桶的纵断面图。
图4为盖与盖缘的断面图。
图5为容器边缘的详细放大图。
图6为一盖的详细放大图。
图7为容器与盖处于紧密锁紧位置时的纵断面图。
如图3所示,容器本体10具有一开放的顶部12,顶部12周围形成有一边缘14。边缘14包含三个环绕在其周围并从边缘14的顶端依次向下排列的环状凸缘16、18、20(图5)。第一个环状凸缘16位于边缘的最末端。环状凸缘20向下环绕容器本体10的侧壁22并朝外延伸。环状凸缘之间的距离沿容器本体圆周方向是固定的。一环形裙部24从第三个凸缘20的下表面径向朝外延伸。为了提供刚性与吸收施加在裙部24上的侧面撞击力,设有一些缓冲鳍片26,该鳍片将裙部24的下侧与容器本体连接起来。此缓冲鳍片26为从裙部24的最下内侧延伸到第三个环状凸缘20的多个直立鳍片。从侧面来看,鳍片26是看不到的(图3、5及6)。
盖30(图6)包含一环状裙部元件32,此裙部元件32具有缺口环34、36、38,它们与容器本体上的三个环状凸缘有空间对应关系。第一个缺口环34位于环状裙部32的内侧且其形状使其能滑到容器本体的第一个环状突缘16的下方并与之接触(图7)。相似地,第二个环状缺口环36的构形使其能滑到第二个环状突缘18的下方,第三个环状缺口环36可滑到容器本体的第三个环状突缘20的下方。盖30还包含一个位于盖30下方的环状幕围40(图7)。
盖30的中间区域呈下凹状以便一加盖容器的容器盖可承接另一堆叠其上的容器的底部(图7)。盖还包含多个连接环状幕围40与下凹的壁44的缓冲鳍片42,以便强化盖的远端区域。
盖最好还包含至少一个位于盖30水平部位上的通气孔52。通气孔的被暴露于外的上表面被一个厚度约0.2mm的薄膜片54盖住。此膜片最好在制造过程时与盖30的本体一体成形。当容器内含的溶剂处于升高的室温时,位于液体内容物上方的气体会膨胀。此外,在此种升高的温度下,溶剂所产生的气体亦由容器内的液体内容物例如油漆释放出来。当容器内的气体压力超过一预定程度时,此膜片会裂开以使得容器里面与外面的压力达到平衡。因通气孔的直径很小,约0.5mm,故盖30的总强度或稳定度不会降低。通气孔的直径在如此的尺寸水平时,不会有水从外在环境经由通气孔进入盖中,故容器内存物质不会产生变质。通气孔52最好设置在容器盖的升高的边缘上。
应该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环状凸缘与缺口环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使得盖子紧密盖在容器本体上。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裙部元件32位于第一环状缺口环下方的一部分是可分离的。裙部元件有一弱部46,其为一凹槽并位于第一缺口环34与第二缺口环36之间,以使得裙部元件的下方部分能从裙部元件上脱离或被撕除。为了进一步将裙部元件的下方部分予以分离,第二弱部48设置在裙部32上。该第二弱部可与环形凹槽状的第一弱部46呈垂直关系。
为了避免液体从容器流出,一些防漏密封环50可装设在盖的下侧对齐容器本体的顶缘的区域上(图6与7)。
本实用新型的盖可容易地放置在容器本体上。当自盖的顶部施力将盖压向容器本体时,环状环34、36、38会紧密地扣住环状凸缘16、18、20。一旦容器处于一密封状态时,此盖无法从容器本体移开,除非将盖的可撕除部分从盖30的环状裙部32上撕离。而且,当此可撕除部分因胡乱拆封而被移开时,其无法再被附着到盖上。
熟悉此技术者当可了解,容器本体的环状凸缘的数目及盖的环状环的数目不需限制为本实施例中的三个。通常是用弹性、韧性的塑料来制造上述容器与盖。
在本实施例中,容器本体是70%的聚丙烯共聚物2563H或2500H与30%的2300K的混合物。而盖是高密度聚乙烯R1760、低密度聚乙烯JJ4324、与低密度聚乙烯LL2020分别以65∶1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内装有液体且经密封的本实用新型的容器接受下列试验后并未破裂或泄漏液体1)以底部垂直落下着地-1.5米高度2)以侧壁水平落下着地-1.0米高度3)以底部倾斜45度落下着地-1.5米高度4)以盖倾斜45度落下着地-0.5米高度5)以盖平直落下着地-0.5米高度6)以边缘滚动 -3.0米高度7)堆叠-7-9米高度上述试验中,装满液体的容器总重为27公斤,且在摄氏34度的室温下进行该试验。
当扣住容器的边缘14后,盖的环形裙部32与容器本体的环形裙部24构成平齐外表面。
权利要求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容器本体(10),其具有一开放顶部(12),该顶部(12)周围有一边缘(14),环状凸缘(16,18,20)彼此相互间隔并且从该容器本体(10)的外壁朝外径向延伸,这些凸缘(16,18,20)与容器本体一体成形,距离边缘(14)最远的环状凸缘(20)设有一环状裙部(24),该裙部(24)从该环状凸缘(20)的下方朝外径向延伸;一盖(30),设有一环状裙部(32),该裙部(32)上设有环状环(34,36,38),这些环状环形成在裙部(32)之上并与容器本体中的环状凸缘具有相同的可紧扣住对应的一个环状凸缘的空间关系;一具有与容器本体的内壁紧密接触的形状的环状幕围(40),设在盖(30)的下表面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鳍片(26),该鳍片设在容器本体(10)的环状裙部(24)与外壁之间,并与环状裙部及容器本体一体成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鳍片(42),该鳍片设在盖(30)的环状幕围(40)与盖的下表面之间;并且盖(30)及环状幕围(40)一体成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盖的环状裙部(32)在其周围设有一环状凹槽(46),在环状凹槽(46)下方的裙部部分可与盖(30)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环状凹槽(46)设在盖(30)的倒数第二个环状环(38)的上方边际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本体设有三个相互间隔的环形凸缘,而且该容器盖上设有三个环状缺口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盖至少设有一个通气孔(52),该通气孔(52)被一个当容器内部气体压力超过一预定位准后裂开以便容器内压力与环境压力趋于平衡的膜片盖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通气孔(52)的直径不超过0.5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膜片(54)的厚度小于0.2m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通气孔定位在容器盖的隆起的周缘上。
专利摘要一种在容器盖与容器本体之间具有锁定机构的容器。容器盖与容器本体各设有一些环状凸缘及环状缺口环,该凸缘及缺口环以一预定形状彼此相互间隔,以便当盖盖住容器本体时,提供紧密防漏的密封功能。容器盖亦设有防止乱开的可分离片。这种容器的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5D45/00GK2249216SQ9620986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9日
发明者布拉杰·吉瑞纳, 吉列·N·泰勒 申请人:波瑞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