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17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输送机的一种部件。
通常的皮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参见


图1),底架(1a)上固定有轴承座(2a),轴承座(2a)中设有平面轴承和主轴,主轴与槽形托辊架(3a)固定连接,托辊架(3a)上设有左、中、右三只托辊(4a),托辊(4a)上可放置输送物料的皮带,挡轮支架(5a)固定在托辊架(3a)上,挡轮支架(5a)上设有挡轮(6a),这种结构的传动装置在工作中,当皮带走偏时,通过挡轮(6a)使托辊架(3a)绕主轴转动,而皮带走偏幅度较大时,物料也随之偏移,因物料重力作用会使主轴卡死而影响正常工作,造成物料外泄。作为其改进,中国专利申请CN2196616Y提出了一种机构连杆式自动调心传动装置(参见图2及图3),这种装置的底架(1b)上固定有定位轴(2b),定位轴(2b)与套在其上的其有双孔接扣板的中托辊转盘(3b)转动连接,中托辊转盘(3b)上设有中托辊(31b);底架(1b)左右两边分别固定有轴承座(4b),轴承座(4b)中设有轴承和转向轴(5b),转向轴(5b)上固定有边托辊支架(6b),边托辊支架(6b)上设有边托辊(61b),边托辊支架(6b)上固定有挡辊支架(7b),挡轮轮支架(7b)上设有挡轮(71b),转向轴(5b)设有连杆孔,边连杆(81b)穿过该连杆孔与转向轴(5b)固定连接,边连杆(81b)通过连接件(82b)与中连杆(83b)转动连接,中连杆(83b)上设有可转动的滚轮壳(84b),滚轮壳(84b)中设有与滚轮壳(84b)转动连接的滚轮,轮缘上具有凹槽的滚轮与固定在底座(1b)上的弧形轨道(9b)相嵌合动接触;底架(1)左右两侧还分别固定有2只滚轮支架(10b),滚轮支架(10b)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101b),滚轮(101b)与其上面的边托辊支架(6b)滚动接触;底座(1b)上还固定有弹簧座(11b),弹簧座(11b)内设有弹簧。这种装置在工作中,当皮带走偏时,通过挡轮(71b)使边托辊支架(6b)转动,带动转向轴(5b)转动,并使边连杆(81b)同时动作,边连杆(81b)拖动中连杆(83b),中连杆(83b)带动滚轮壳(84b),再由滚轮壳(84b)通过中托辊转盘(3b)的双孔接扣板带动中托辊转盘(3b)随之转动,而随着皮带的运行,皮带又逐渐恢复正常位置,因而实现了调偏复位功能。但这种装置的连杆机构暴露在底架(1b)外,该装置运转一段时间后,所输送物料或灰尘会撒落在连杆机构的活动部位,而使其卡死,若经常冲洗、则容易生锈而使机械传动失灵,均极易失去应有的调偏功能。且该装置连杆机构零件多,传动结构较复杂,不仅制造成本较高,而且边连杆(81b)偏过较大角度时,会使机构处于死点位置、而使传动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传动灵活可靠、防尘性好、成本较低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图4及图5),本传动装置具有底架(1),底架(1)中部固定有中心支座(21),中心支座(21)中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中心轴(22),中心轴(22)上端固定有中间转动架(23),转动架(23)两侧分别固定有中托辊支架(24)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在中托辊支架(24)上设有中托辊(25);底架(1)的左部及右部分别固定有一个转向轴轴承座(31),轴承座(31)中设有轴承以及与轴承座(31)转动连接的转向轴(33),转向轴(33)上端与侧部转动架(34)固定连接,侧部转动架(34)上固定有边托辊支架(35)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在边托辊支架(35)上设有辊体可转动的边托辊(36);侧部转动架(34)上还固定有挡轮支架(41),挡轮支架(41)上设有轮体可转动的挡轮(42);底架(1)左部及右部分别固定有两只滚轮支架(51),滚轮支架(51)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52),滚轮(52)与其上方的侧部转动架(34)滚动接触,其结构特点是,底架(1)的基本形状是具有前侧板及后侧板的槽形架,中心轴(22)下端固定有中心齿轮(61),转向轴(33)下端固定有主动齿板(63)及弹簧拉杆臂(64),主动齿板(63)的板侧可与固定在底架(1)内侧的定位块(65)相接触;底架(1)上的左部及右部还分别固定有中介轴(66),中介齿板(62)套在中介轴(66)上并与其转动连接,中介齿板(62)与中心齿轮(61)相啮合,且可与主动齿板(63)相啮合。底架(1)还具有弹簧组件座体(71),该座体(71)与底架(1)固定连为一体,座体(71)与弹簧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弹簧拉杆臂(64)与弹簧组件的另一端的弹簧拉杆(73)转动连接,弹簧组件还设有套在弹簧拉杆(73)上的压缩弹簧(74)。
上述与座体(71)转动连接的弹簧组件的部件是端座(75),端座(75)通过销(76)与座体(71)转动连接,与圆柱形筒体(77)连为一体的端板(771)由两只长螺杆与端座(75)固定连接,弹簧拉杆(73)穿过端板(771)伸入筒体(77)中、其端头上固定有与压缩弹簧(74)相接触的挡板(79);上述底架(1)上还固定有位于中间转动架(23)下方的三个锥形轮支架(81),锥形轮支架(81)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锥形滚轮(82),锥形滚轮(82)与中间转动架(23)滚动接触,中心支座(21)中的中心轴(22)通过铜衬套(26)与中心支座(21)转动连接。
考虑到使中间转动架(23)的转动较为平稳,增加本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中心支座(21)的中央通孔的下部为直径较小的圆柱形孔,上部是直径较大的圆柱形孔,通孔的下部设有向心球轴承,通孔的上部设有平面轴承,中心轴(22)通过两只轴承与中心支座(21)转动连接。
考虑到使侧部转动架(34)其有较好的转动平稳性,转向轴轴承座(31)的中央通孔的下部为直径较小的圆柱形孔,上部是直径较大的圆柱形孔,通孔的下部设有向心球轴承(321),通孔的上部设有平面轴承(323),转向轴(33)通过两只轴承与转向轴轴承座(31)转动连接。
考虑到在中间转动架(23)及侧部转动架(34)复位的位置准确,并保证复位时主动齿板(63)与中介齿板(62)处于正确的预备啮合位置,中心齿轮(61)上还固定连接有与中心齿轮(61)下端面相接触的可调定位板(91),可调定位板(91)与中心齿轮(61)固定连接时的连接孔为腰圆形连接孔,定位板(91)的边缘上设有弧面凹坑,底架(1)上固定有定位器外壳(92),定位器外壳(92)中从里向外依次设有滚球(93)、压缩弹簧(94)及调节螺钉(95),滚球(93)与定位板(91)的弧面凹坑相接触。
考虑到加工工艺较为方便,侧部转动架(34)由扇形板(341)和转向法兰(342)固定连接构成,边托辊支架(35)固定在扇形板(341)上,转向法兰(342)与转向轴(33)固定连接。
考虑到使挡轮支架(41)的位置可调整,以适应输送皮带使用一段时间后变窄的状况,挡轮支架(41)的与边托辊支架(35)固定连接用的连接孔为腰圆形连接孔。
考虑到使主动齿板(63)与弹簧拉杆臂(64)装配在转向轴(33)上时较为紧凑,主动齿板(63)的基本形状为扇形,主动齿板(63)与弹簧拉杆臂(64)为一体式结构件。
考虑到使中介齿板(62)的传动更为灵活、平稳,中介齿板(62)的基本形状为具有两个扇形齿板的一体式结构件,中介齿板(62)的中心孔套在轴承的外圆上,轴承的内圆套在中介轴(66)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传动装置调偏效果明显,当皮带向一边偏移时,皮带的边缘接触挡轮,从而带动侧部转动架转动,同时由转向轴通过主动齿板、中介齿板及中心齿轮带动中间转动架作同向转动,实现调偏目的,随着皮带的不断运动,在弹簧组件的压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逐渐使中间转动架及侧部转动架复位,恢复正常运行。不仅如此,因为本装置的以齿板及齿轮为主要传动部件,且均设置在底架架板的下方,不仅传动灵活,因物料不会撒落在其上面,故传动可靠,而且无死角点,其调偏角度可达30°仍至更大,使用寿命也较长。(2)当本装置采用定位器后,不仅有利于转动架的准确复位,而且可使主动齿板及中介齿板处于准确的预备啮合位置,进一步增加了传动的可靠性及防止需啮合的齿板因对位不准而可能出现的轮齿损坏,增加了使用的可靠性。(3)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机构与连杆传动机构相比零件大大减少,不仅材料成本降低而且体积也相应减小,工艺上也较容易实现,降低了加工成本。综上所述本装置结构合理,机械性能可靠,传动灵敏平稳,噪声小,机械传动部位采用内藏的方式,既有较好的防尘又有较好的防腐性不易损坏,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
图1为已有传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有传动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部转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由图4至图8,用16号槽钢制成图3及图4所示的底架(1)、底架(1)的前侧板上的边部、每边焊接有1只弹簧组件座体(71),底架(1)的后侧板上的边部,每边焊接有1件滚轮支架托架(53),底架(1)的位于后侧板的内侧面的边部处,每边焊接一块定位块(65)。
底架(1)面板的中间设有通孔,该通孔处由紧固件固定有中心支座(21),中心支座(21)通孔的上端及下端的孔径较大,分别设有一只铜衬套(26),铜衬套(26)的中间设有中心轴(22),中心轴(22)的上端通过平键和紧固件与圆盘形中间转动架(23)固定连接,中间转动架(23)的盘体上固定有中托辊支架(24),中托辊(25)的托辊轴的两头固定在中托辊支架(24)的托辊轴槽中,中托辊(25)的辊体与托辊轴转动连接。中心轴(22)的下端通过平键和紧固件与铸钢制成的中心齿轮(61)固定连接。底架(1)上还固定有3个锥形轮支架的支架座(83),各支架座(83)各自固定有一个锥形轮支架(81),锥形轮支架(81)上设有锥形滚轮(82)、且锥形滚轮(82)与锥形轮支架(81)转动连接,锥形滚轮(82)与上面的中间转动架(23)滚动接触。
在底架(1)上的位于中间通孔的两侧处,分别设有一个中介轴通孔,该通孔处设有中介轴(66),由紧固件将中介轴(66)固定在底架(1)上,中介轴(66)的下端套有铸钢制成的如图5所示形状的中介齿板(62),中介齿板(62)套在中介轴(66)的下端、并由紧固件轴向定位在中介轴(66)上,中介齿板(62)与中介轴(66)转动连接,且中介齿板(62)与中心齿轮(61)啮合。
在底架(1)上的位于中介轴通孔的外侧处,各设有一个转向轴轴承座通孔,该通孔处设有转向轴轴承座(31),由紧固件将转向轴轴承座(31)固定在底架(1)上,转向轴轴承座(31)是上部直径较大下部直径较小的分节式圆柱形通孔,下部孔中设有向心球轴承(321),上部孔中设有平面轴承(322)。用45号钢制成如图7及图8所示形状的转向轴(33),转向轴(33)中部的下轴段与向心球轴承(321)的内圈过盈配合,中部的上轴段与平面轴承(322)的上圈过盈配合;转向轴(33)下端通过平键及紧固件与扇形主动齿板(63)固定连接,主动齿板(63)的制造方法是由铸钢将主动齿板(63)及弹簧拉杆臂(64)一体铸造加工制成。
弹簧拉杆臂(64)的自由端设有通孔,该通孔中设有连接销(78),且连接销(78)的两端均伸出该通孔,连接销(78)与弹簧拉杆臂(64)转动连接。连接销(78)的一端设有开口销,另一端设有通孔,弹簧拉杆(73)的一端穿过该通孔与连接销(78)滑动连接,弹簧拉杆(73)的另一端穿过与圆柱形筒体(77)的连为一体的端板(771)与挡板(79)固定连接,压缩弹簧(74)套在弹簧拉杆(73)上并设在圆柱形筒体(77)中,端座(75)通过2根长螺杆(721)与端板(771)固定连接,销(76)设在弹簧组件座体(71)及端座(75)中间的通孔中,使端座(75)与座体(71)转动连接。弹簧拉杆(73)上还旋合有调节螺母(72),调节螺母(72)的一个端面与端板(771)的外端面相接触。因压缩弹簧(74)的作用主动齿板(63)的一侧与定位块(65)相接触,且处于和中介齿板(62)相啮合的预备啮合位置。
见图8,转向轴(33)的上端与侧部转动架(34)的转向法兰(342)固定连接,转向法兰(342)的上端面与侧部转动架(34)的扇形板(341)的下端面相接触,扇形板(342)的上端面与边托辊支架(35)的下端面相接触,用紧固件将转向法兰(342)、扇形板(341)及边托辊支架(35)固定连接,边托辊(36)的托辊轴的两头固定在边托辊支架(35)的托辊轴槽中,边托辊(36)的辊体与托辊轴转动连接。边托辊支架(35)上还固定有挡轮支架(41),挡轮支架(41)的固定孔为腰圆形,由紧固件将挡轮支架(41)固定在边托辊支架(35)上,且位于其的前侧,挡轮(42)的轴固定在挡轮支架(41)上,挡轮(42)的轮体与挡轮轴转动连接。
底架(1)上每侧还固定有2个滚轮支架(51),其中一个设在底架(1)的面板上,另一个设在底架(1)的滚轮支架托架(53)上,滚轮支架(51)上设有滚轮(52),滚轮(52)与滚轮支架(51)转动连接,且与上方的扇形板(341)滚动接触。
中心齿轮(61)的下端面与具有弧状腰圆形固定孔的可调定位板(91)的上端面相接触,并用紧固件通过定位板(91)的固定孔使定位板(91)与中心齿轮(61)固定连接。定位板(91)的轮缘的前部设有一弧形凹坑。底架(1)的前侧板的中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处焊接固定有定位器外壳(92),定位器外壳(92)中从里向外依次设有滚球(93)、压缩弹簧(94)及调节螺钉(95),滚球(93)与定位板(91)的弧面凹坑相接触。只要通过调节定位板(91)与中心齿轮(61)的相对位置,当滚球(93)嵌合于弧面凹坑时,即可使主动齿板(63)处于准确的预备啮合位置,一旦皮带走偏,主动齿板(63)就可以准确地与中介齿板(62)相啮合,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并有利于保护传动部件不易损坏。
底架(1)上还焊接有将本装置固定于皮带输送机主架上的固定端板(11),固定端板上设有固定孔(12),用紧固件通过固定孔(12)即可将本装置固定在皮带输送机的主架上,皮带的运动方向为从本装置底架(1)的后侧向前侧运行。
本传动装置使用前将输送皮带置于中托辊(25)及边托辊(36)上,并有多台传动装置托住皮带。工作时,当载有物料的皮带走偏时,即对同向的挡轮(42)产生一个作用力,挡轮(42)在绕轴旋转的同时,通过挡轮支架将受力传递给转向轴(33),在侧部转动架(34)转动、边托辊(36)偏转的同时,转向轴(33)带动主动齿板(63)旋转,主动齿板(63)由预备啮合位置进入啮合状态、带动中介齿板(62)转动,与此同时使压缩弹簧(74)受压产生形变。中介齿板(62)又带动与其啮合的中心齿轮(61)转动从而驱动中托辊(25)偏转。随着皮带的不断前进,皮带的边缘离开挡轮,实现了纠偏功能,在压缩弹簧(74)的弹力以及皮带前进力的合力的作用下,皮带位置逐步恢复,在定位器的作用下,中间转动架(23)和侧部转动架(34)回复正常运行的准确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具有底架(1),底架(1)中部固定有中心支座(21),中心支座(21)中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中心轴(22),中心轴(22)上端固定有中间转动架(23),转动架(23)两侧分别固定有中托辊支架(24)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在中托辊支架(24)上设有中托辊(25);底架(1)的左部及右部分别固定有一个转向轴轴承座(31),轴承座(31)中设有轴承以及与轴承座(31)转动连接的转向轴(33),转向轴(33)上端与侧部转动架(34)固定连接,侧部转动架(34)上固定有边托辊支架(35)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在边托辊支架(35)上设有辊体可转动的边托辊(36);侧部转动架(34)上还固定有挡轮支架(41),挡轮支架(41)上设有轮体可转动的挡轮(42);底架(1)左部及右部分别固定有两只滚轮支架(51),滚轮支架(51)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52),滚轮(52)与其上方的侧部转动架(34)滚动接触,其特征在于,底架(1)的基本形状是具有前侧板及后侧板的槽形架,中心轴(22)下端固定有中心齿轮(61),转向轴(33)下端固定有主动齿板(63)及弹簧拉杆臂(64),主动齿板(63)的板侧可与固定在底架(1)内侧的定位块(65)相接触;底架(1)上的左部及右部还分别固定有中介轴(66),中介齿板(62)套在中介轴(66)上并与其转动连接,中介齿板(62)与中心齿轮(61)相啮合,且可与主动齿板(63)相啮合;底架(1)还具有弹簧组件座体(71),该座体(71)与底架(1)固定连为一体,座体(71)与弹簧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弹簧拉杆臂(64)与弹簧组件的另一端的弹簧拉杆(73)转动连接,弹簧组件还设有套在弹簧拉杆(73)上的压缩弹簧(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座体(71)转动连接的弹簧组件的部件是端座(75),端座(75)通过销(76)与座体(71)转动连接,与圆柱形筒体(77)连为一体的端板(771)由两只长螺杆与端座(75)固定连接,弹簧拉杆(73)穿过端板(771)伸入筒体(77)中,其端头上固定有与压缩弹簧(74)相接触的挡板(7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架(1)上还固定有位于中间转动架(23)下方的三个锥形轮支架(81),锥形轮支架(81)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锥形滚轮(82),锥形滚轮(82)与中间转动架(23)滚动接触,中心支座(21)中的中心轴(22)通过铜衬套(26)与中心支座(2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支座(21)的中央通孔的下部为直径较小的圆柱形孔,上部是直径较大的圆柱形孔,通孔的下部设有向心球轴承,通孔的上二部设有平面轴承,中心轴(22)通过两只轴承与中心支座(2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轴轴承座(31)的中央通孔的下部为直径较小的圆柱形孔,上部是直径较大的圆柱形孔,通孔的下部设有向心球轴承(321),通孔的上部设有平面轴承(323),转向轴(33)通过两只轴承与转向轴轴承座(3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齿轮(61)上还固定连接有与中心齿轮(61)下端面相接触的可调定位板(91),可调定位板(91)与中心齿轮(61)固定连接时的连接孔为腰圆形连接孔,定位板(91)的边缘上设有弧面凹坑,底架(1)上固定有定位器外壳(92),定位器外壳(92)中从里向外依次设有滚球(93)、压缩弹簧(94)及调节螺钉(95),滚球(93)与定位板(91)的弧面凹坑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侧部转动架(34)由扇形板(341)和转向法兰(342)固定连接构成,边托辊支架(35)固定在扇形板(341)上,转向法兰(342)与转向轴(3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编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挡轮支架(41)的与边托辊支架(35)固定连接用的连接孔为腰圆形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齿板(63)的基本形状为扇形,主动齿板(63)与弹簧拉杆臂(64)为一体式结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介齿板(62)的基本形状为具有两个扇形齿板的一体式结构件,中介齿板(62)的中心孔套在轴承的外圆上,轴承的内圆套在中介轴(6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皮带输送机的部件。本装置具有中托辊、两个边托辊及其各自的支撑旋转部件,各支撑旋转部件的传动为齿式传动。置于托辊上的皮带走偏时,对一侧的挡轮产生侧压力,而使一侧的边托辊及中托辊偏转,且使对应的压缩弹簧受力变形。在皮带行进力及弹簧弹力作用下,皮带逐步复位,实现自动纠偏复位功能。本装置结构简单,传动灵敏平稳可靠,传动部件采用内藏方式,防尘性好,不易损坏,寿命较长,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
文档编号B65G39/16GK2249741SQ9623114
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3日
发明者顾春甫, 姚洪范 申请人:武进市华东输送带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