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送单件货物的分选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61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送单件货物的分选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用于转送单件货物尤其空运行李件的分选运输机。
由德国专利文件DE4225491C1已知一种排空容器的设备,它布置在传动带的过程中。此容器尤其用于运输一个个空运行李件。此排空用的设备主要由多个沿运输方向彼此相隔距离前后位置固定地排列的倾卸臂组成,它们垂直于运输方向延伸并在其中心可分别绕一沿运输方向延伸的轴向两侧偏转地支承着。此外,在排空设备的所在区内设辊道式支承辊,沿运输方向看它们前后排成一列并是盘状的。支承辊和下侧制有沿运输方向连续中心槽的容器的结构设计为,使支承在支承辊上的容器能在支承辊上向两侧约倾斜至约45°。容器的这种为了能将由它输送的行李件滑落到在侧旁与排空设备邻接的分路运输机上去的倾卸运动借助于双臂式倾卸臂实现。为此,在倾卸臂的相对端设形式上为可绕水平轴旋转的导轮的导引装置,导轮啮合在容器上相应设置的导板内,以便将倾卸臂的偏转运动传给容器。沿运输方向前后排列的倾卸臂互相有一间距,这一间距小于容器的长度,所以在倾卸过程中容器可以转交给沿运输方向相继的那个处于相同的倾卸位置的倾卸臂。
这种排空设备适合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其特点在于位置固定地设置的倾卸臂。然而,此排空设备的处理量受限制,因为在一个个要排空的容器之间必须存在足够的空隙,以便使倾卸臂能从回转后的位置重新回到水平位置以承接下一个容器。
此外,由德国专利文件DE2151439C2已知一种设在传送带过程中的单件货物倾卸设备,它主要由可沿运输方向移动的支承壳体组成,为了卸下单件货物支承壳体可绕沿运输方向延伸的轴向左侧或左侧偏转。因此可以目标准确地将此单件货物转送在相邻的分路运输机上。支承壳体分别通过倾卸臂固定在各行驶机构上,后者沿运输方向前后排列并彼此连接。因此行驶机构形成了一条循环链,它总是在与相邻传送带的过渡区绕转向轮导引并因而形成连续地循环的结构。为实施倾卸过程,单件货物从邻接的传送带转移到链上段的支承壳体上,以及或朝分路传送带方向倾卸,或转交给与此倾卸设备相连的传送带继续输送。支承壳体的倾卸运动借助于一个连接在倾卸臂上的杠杆臂进行,后者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并在其背对倾卸臂的那一端有一导轮。导轮在一根沿支承壳体行驶机构设计为循环和运动场状的运动轨道延伸的导轨内导引。因此,支承壳体锁定在其水平位置上。为了实施倾卸过程,在导轨的过程中设转辙器,以便根据所期望的倾卸方向是向右侧或是左侧,将导轮转引入设在导轨上方或下方的倾卸轨内。通过导轮的这种转移,杠杆臂按相应的方式被向下拉或向上推移,由此使支承壳体向右或向左倾卸。转辙器的换向借助于一双向作用的气动缸实现,它沿水平方向的运动通过两个分别与一滑块导引装置共同工作的滚轮转换成转辙器沿垂直方向的偏转。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单件货物尤其空运行李件的分选运输机,它为了引入倾卸臂的倾卸运动有一个使转辙轨道运动的优化的驱动器。
此目的在一种用于排空单件货物容器的倾卸设备中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达到。本发明有利的设计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10中说明。
为了实施容器的倾卸运动,在每个倾卸臂上其轴的外部铰接一杠杆臂,它基本上垂直定向并在其背对倾卸臂的那一端有导轮。此导轮为了保持倾卸臂处于其水平的运输位置啮合在一条平行于运动场状行驶轨道延伸的导轨内。为了使倾卸臂偏转,在导轨的过程中设转辙轨道,它们可绕具有垂直于运输方向并水平定向的轴的道岔铰链偏转,以及借助它们可将导轮从导轨引入垂直于此导轨错开布置的倾卸轨内。借助于由此沿垂直方向作用在杠杆臂上的拉力或压力,倾卸臂并因而固定在它上面的容器或朝倾卸设备的这一侧或朝另一侧偏转。倾卸机构的这种设计业已证明结构非常简单,因为它基本上以机械构件为基础。这种机械设计方案的故障率也比较低。
作为转辙器有利的设计,在导轨的过程中可绕转辙器偏转的转辙轨道的这种布局业已证实是可靠的。在这里转辙轨道长度大体等于容器长度。因此允许倾卸臂并因而倾卸容器实施比较柔和的倾卸运动。转辙轨道可借助于驱动器从其沿水平的静止位置偏转到其工作位置。在工作位置,转辙轨道将导轨与配属于它的倾卸轨道相连接。
作为转辙轨道偏转运动的驱动器,使用按马尔特十字接头的方式具有推移和旋转铰链的平面凸轮传动装置业已证明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保证,在倾卸轨道的静止位置以及在其工作位置,优选地设计为电动机加前接传动装置的驱动器不需要旋转,以及转辙轨道的支承力直接传入传动装置的从动轴内。因此这种凸轮传动装置业已证实是自锁的。
此凸轮传动装置借助于一个装在从动轴上的销钉盘实现,它主要由一个相对于从动轴错开设置的销钉构成,销钉插入一个可与销钉盘同轴旋转的槽盘的槽内。在槽盘与槽相对的一端铰接一连杆,连杆与转辙轨道连接,其任务是将槽盘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转辙轨道的升降运动。为了能实现前面已提及的凸轮传动装置的自锁,在销钉盘上和在槽盘上设弧形支承面,它们在销钉盘及槽盘的工作和静止位置互相贴靠并因而使销钉卸荷。在这两个位置之间销钉盘可回转90°,以及在销钉盘的两个回转位置下槽总是以其纵向长度与销钉盘的轴相切并与此轴相隔一定距离。
除此之外,业已证明有利的是设置两组导轨与倾卸轨,沿运输方向看它们在行驶轨道下方处于右侧和左侧。由此可以在倾卸设备行驶轨道的起始处总是在左侧设一转辙器以及沿行驶方向在此后不久接着在右侧设另一个转辙器。转辙器的间距与彼此相继的倾卸臂的距离相应,倾卸臂共同支承一个容器,因此它们可以同时偏转。通过侧向错开地布置转辙器可以提高行驶机构的速度,因为在各导轮之间的距离在导轨和倾卸轨的一侧加倍,所以即使运输速度较高仍留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在下一个导轮抵达前将转辙器接通在期望的位置。为此,倾卸臂总是旋转180°设在行驶机构上,以及沿运输方向看导轮交替啮合地设在右轨或左轨内。
采用倾卸臂沿运输方向随动的设计,可以做到在整个倾卸过程中至少有两个倾卸臂配属于一个容器,并因而倾卸臂回到水平位置的复位运动也是与容器共同进行的,由此避免为了使倾卸臂复位必须规定附加的时间。其结果是优化了处理量或倾卸设备的长度。采用这种倾卸设备,处理量可达每小时2500个容器。
作为容器在倾卸臂上特别有利的固定方式,业已证明是在倾卸臂的端部设永久磁铁以及当容器系用塑料制成时在容器底的下侧设可被磁力固定的材料尤其薄钢板。永久磁铁与容器的这种连接可在倾卸设备端部通过倾卸臂向下卸载的运动方便地脱开并将容器可靠地转交给紧接着的传送带。通过沿运输方向看在倾卸设备起点和终点处在倾卸臂上的永久磁铁绕垂直于运输方向定向的轴进行的进入或退出其基本上水平位置的倾卸运动,实现与容器柔和地连接和与容器柔和地脱开。此外,固定装置采用盘状结构,其中盘面朝向要连接的容器,以及将固定装置可附加地作小量角向运动地支承在倾卸臂上,可以使固定装置与容器下侧尽可能全面接触,并因而即使在倾卸运动期间容器也能可靠地固持在倾卸臂上。
还业已证明有利的是,行驶机构设一些滚轮,它们在垂直于运输方向看为运动场状延伸的行驶轨道上滚动,以及牵引装置与设在其上的行驶机构一起借助于两个布置在行驶轨道端部区内的转向轮导引。
下面借助于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设在皮带运输机过程中用于转送在容器内运输的空运行李件的分选运输机侧视图;图2沿剖切线Ⅱ-Ⅱ的图1的剖视图;图3图2中倾卸驱动器区域的局部放大,但倾卸臂处于倾卸位置;图4图1中转辙器区域的局部放大;
图5图4中转辙器驱动器区域的局部放大;以及图6图4的俯视图。
图1表示用于排空容器2尤其空运行李件传送容器的按本发明的倾卸设备1侧视图。倾卸设备1设在传送带3的过程中,传送带优选地设计为皮带运输机,在皮带运输机上可从每条皮带的侧面拆除传送容器。传送带3用于向倾卸设备1供入或从倾卸设备1排出容器2。倾卸设备1的任务是一侧并横向于运输方向F向侧面偏转容器2,以便将由容器2运送的货物卸在图中未表示的优选地设计为滑运道的分路运输机上。
倾卸设备1主要由一个连续循环的牵引装置4组成,它在倾卸设备1的头和尾通过可绕水平和横向于运输方向F延伸的轴旋转的转向轮5导引。只是局部表示的牵引装置4优选地设计为链条以及转向轮5相应地设计为齿轮。在转向轮5之间,牵引装置4借助于沿运输方向F延伸并侧向开口的行驶轨道6导引(还可见图3和图4),行驶轨道的导引面优选地由塑料制造。在牵引装置4上借助螺栓固定行驶机构7,它们因而可在牵引装置4的上段沿运输方向F被驱动。沿着牵引装置4设许多行驶机构7,它们彼此的间距选择为每两个沿运输方向F前后相继的行驶机构7组成一对,每一对总是支承着一个容器2。每一对取决于容器2的长度并在保持与下一个容器2有一最小间距的情况下互相隔开。为了实施容器2的偏转过程,在每个行驶机构7上固定一倾卸臂8,它可绕一根沿运输方向F并水平延伸的轴9(见图2和3)偏转。
行驶机构7基本上由一个框架10构成,倾卸臂8通过轴9支承在此框架上。这一说明所涉及的是沿运输方向F在牵引装置4上段的范围内运动的行驶机构7。此外行驶机构8有四个滚轮11,沿运输方向F看它们总是成对地前后并因而也并列地布置(还可见图2和3)。滚轮11在行驶轨道6内滚动,行驶轨道6沿牵引装置4延伸地设在倾卸设备1中。从侧面看行驶轨道6有运动场状结构,也就是说,它包括两条平行的彼此对置的直轨,它们的端部分别通过半圆形轨互相连接。
倾卸臂8的倾卸运动通过连杆12实现,连杆通过一根沿运输方向F延伸的铰链头的轴13(见图2和3)可回转地支承在倾卸臂8上并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在连杆12背对倾卸臂8的那一端装有导轮14,它啮合在平行于行驶轨道6并因而同样运动场状延伸的导轨15a、15b中。为了使倾卸臂8从它水平的运输位置运动到它的倾卸位置,设平行于导轨15a、15b以及在它们上或下方延伸的倾卸轨16a、16b。导轨15a、15b及倾卸轨16a、16b通过转辙器17a、17b互相连接。因此通过换接转辙器17a、17b可以引入倾卸臂8的偏转运动,因为由于导轮14从导轨15a、15b转移到相关的倾卸轨16内,连杆12或向上提升或向下拉并因而使倾卸臂8偏转。
图2表示沿图1剖切线Ⅱ-Ⅱ的放大剖面图,由此主要可看出容器2的结构。此容器2特别适用于通过倾斜约45°卸出形式上为箱子、背囊或袋包的被运输货物。在这里对“槽形”应理解为此容器2有横向于运输方向F定位的侧壁18,它们几乎垂直于容器2的底部19定向,以防止运输的货物当容器2沿上升、下降和弯曲的线路在传送带3上运输期间离开容器2。在本实施例中,容器2沿运输方向F定向的内侧壁18设置为相对于底部19约有20°的角度。侧壁19的这种倾斜的结构有利于在容器2倾侧时有利于运输的货物下滑到相邻的分路运输机上。
容器2在倾卸设备1上沿运输方向F的运输过程中借助固定装置20与倾卸臂8锁定在一起。与此同时容器2以其底部19停放在倾卸臂8上。固定装置20优选地设计为永久磁铁并因而优选地用塑料制的容器在其底部19的外侧区内相应地设金属薄板型材,后者除此以外还用于保护塑料制的容器2。
还可以将固定装置20设计为机械锁以及相应地在容器2上开孔或采用电磁铁。
由图2还可看出,行驶机构7的行驶轨道6由两个U形型材构成,它们竖立着并以其开口侧彼此面对以及侧面以其腹板外侧装在支承框架23上。行驶机构7的滚轮11总是在U形剖面行驶轨道6的下横挡上滚动。滚轮11的直径选择为,当滚轮11停放在行驶轨道6的下横挡上时与行驶轨道6上横挡之间留下一个小的距离。由此一方面允许滚轮11能无夹紧地在行驶轨道6内滚动,另一方面可由行驶轨道承受在倾卸过程由于容器侧向移动作用在行驶机构7上的倾侧力矩,因为此时背对倾卸臂8悬伸部分的滚轮11从行驶轨道6的下横挡抬起并直接贴靠在行驶轨道6的上横挡上。因此由倾侧力矩造成的力可靠地传入行驶轨道6和支承框架内。行驶机构7彼此并列的滚轮11分别支承在互相同轴排列的支承轴23段上,它们在滚轮11之间与行驶机构7的框架10连接。框架10借助于朝支承框架22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部行驶机构7为向下延伸的随动件用螺栓24与牵引装置4连接。对于牵引装置4设计为齿形链的情况,螺栓24涉及用于链连接板的侧向分别加长的螺栓。
倾卸臂8主要由横向于运输方向F延伸的型材构成,在其纵向长度的中央支承在一根沿运输方向F延伸的轴9上并因而支承在行驶机构7的框架10上。在倾卸臂8的端部和在倾卸臂的延长段中分别设固定装置20。设计为永久磁铁的固定装置20通过柔性有限的连接件21尤其金属板条与倾卸臂8连接。由于这种柔性的固定允许固定装置20的表面能全面地贴靠在容器2底部19下侧。由此优化固定装置20的固持力。磁铁也可以装在罐状的塑料件内以及后者与倾卸臂8牢固连接或固定装置20直接与倾卸臂8连接。
此外,由图2可见导轨15a、15b和倾卸轨16a、16b的布局。可以看出,沿运输方向F看在牵引装置4的上段区域内总是在行驶轨道6的下方各设一对导轨15a、15b与倾卸轨16a、16b。在牵引装置4下段区域内,在倾卸设备11的每一侧只设一根导轨15a、15b而不设倾卸轨16a、16b。图2表示了一个带倾卸臂8的行驶机构7,倾卸臂的连杆12通过其导轮14啮合在沿运输方向F看设在右侧的导轨15a中以及在需要时啮合在与之相关的倾卸轨16a内。沿运输方向F下一个带倾卸臂8的行驶机构7与图2所示之行驶机构7镜面对映地布局,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倾卸臂8构成了一对以支承一个容器,所以连杆12通过其轴13铰接在设计为双臂的倾卸臂8的左侧。这一对行驶机构7中的另一个在图3中表示为偏转后的倾卸位置。
为了使共同支承一个容器2的两个倾卸臂8一起作偏转运动,沿运输方向F在前面的倾卸臂8可按这样的方式偏转,即,导轮14从在右侧的下或内导轨15通过转辙器17a(见图4和5)转换到设在导轨15a与行驶轨道6之间的倾卸轨16a中。因此,连杆12沿垂直方向向上运动并使倾卸臂8绕轴9向左偏转约45°。
因为在牵引装置4下段的区域内倾卸臂8无需任何偏转,所以只是在右侧设导轨15a和在左侧的导轨15向上错开地布置。
参见图3,它表示图2中倾卸驱动器区域的局部放大但针对沿运输方向F看在后面的那个带有成对倾卸臂8中一个倾卸臂8的行驶机构7,由此图可见,在沿运输方向F看设在左侧的导轨15b和倾卸轨16b与右侧相比位置互换。因此,倾卸轨16b位于导轨15b下方。由图2也可看出这一结构,在那里在牵引装置4下段的区域内可见在左侧的导轨15b设在行驶轨道6附近的区域内几乎与之邻接,而在右侧的导轨15沿垂直方向向上错移大体一根倾卸轨16的高度再加上离在下部的行驶轨道6上侧的间隙。
此外,由图3可见,在设计为双臂式的倾卸臂8背对连杆12的那一侧装有一根拉杆25,它可绕沿运输方向F延伸的轴26回转。拉杆25在倾卸臂8的所有位置基本上垂直定向并在背对倾卸臂8的那一端通过弹性构件27支承在行驶机构7的框架10上。此弹性构件27的任务是相对于行驶机构7的框架10预紧倾卸臂8,所以一方面在水平的运输位置以及另一方面在倾斜的倾卸位置,导轮14总是在设计为U形并侧向开口的导轨15a、15b或倾卸轨16a、16b的上部横挡上滚动。其结果是在整个倾卸过程中以及在牵引装置4下段区域内回行时均使倾卸臂8稳定化。
图3还表示导轮14通过拉臂28借助于轴29与连杆12背对倾卸臂8的那一端连接。在图4的侧视图中同样可见此拉臂28。轴29横向于运输方向F和水平定向。由图3和4可见连杆12在拉臂28上的支承状况,此支承借助横向于运输方向定向的轴30进行。轴13和30分别是万向球接头的组成部分,以补偿在倾卸过程中当倾卸臂8空间运动时出现的位移。通过将导轮14借助于拉臂28与框架10连接以及连杆12在导轮14支承装置上方连接在拉臂28上,做到了可以取消连杆12沿垂直方向附加的导引装置。通过沿运输方向F看将拉臂28在前面铰接在框架10上,使导轮14和拉臂28被拉到行驶机构7的后面。导轮14在导轨15和倾卸轨16内这种方式的运动提高了拉臂28与连杆12相互铰链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通过参见图2和3可以看出,在倾卸臂8的杠杆侧附加地设连接板31,或拉杆25或连杆12可借助它与倾卸臂8连接,具体要看所涉及的究竟是运输容器2的倾卸臂8对中在前面的或是在后面的那个倾卸臂8。由此做到尽管在对置的两侧导轨15a、15b和倾卸轨16a、16b沿垂直方向彼此交替并因而垂直错开,仍可以使用结构一致的连杆12。
图4表示图1中沿运输方向F前后相继的两个转辙器17a和17b所在区域的局部放大图,转辙器主要由驱动器32(见图6)和按马尔特十字接头方式具有旋转和滑移铰链的平面凸轮传动装置组成。驱动器32由电动机和前置传动装置组成。驱动器32装在倾卸设备1支承框架22上,从动侧通过横向于运输方向F并水平定向的轴33与装在轴上的销钉盘34连接。销钉盘34有一种一端装在轴33上的杠杆臂的功能,其背对轴33的那一端设有销钉35,它与轴33同轴地定向。优选地,销钉35上设滚轮。此销钉35插入槽盘37中一端开口的长孔形槽36内,槽盘37可绕另一根与销钉盘34的轴33同轴定向的轴38旋转地支承着。槽盘37首先设计为近似正方形、偏心地装在轴38上以及有两个凹的支承面37′用于将凸轮传动装置自锁在其终端位置上。从功能上看,槽盘37设计为双杠杆,其中在一个杠杆臂设槽36,槽36想象的其纵向长度延长线与轴38在中心相交。在槽盘37的处于相对位置的杠杆臂上并因而在与槽36相对的那一侧,通过一根与轴38同轴定向的轴39支承连杆40,连杆40背对轴39的端部通过另一根平行于轴35定向的轴45固定在转辙轨道41上。这种销钉/槽连接用于使转辙轨道42偏转;转辙轨道42通过支承面34′、37′确定终端位置。
此转辙轨道41有一个沿运输方向F延伸的长度,它大体在容器2的长度范围内,并可借助于道岔铰链42从其静止位置偏转到它的工作位置。在静止位置转辙轨道处于导轨15b的延伸过程之中。在工作位置转辙轨道41b将导轨15b与倾卸轨16b相连,并沿运输方向F看具有坡度。在图4中没有表示转辙轨道41b的道岔铰链42,因为为获得容器2柔和的倾卸运动所采用的转辙轨道41b的长度已使道岔铰链42处于图右边缘之外。不过在图4的俯视图即图6中可以看出转辙轨道41的道岔铰链42。在此实施例中,转辙轨道41设计为分成两部分,以减小其长度。第一部分与道岔铰链42连接,以及第二部分41a稳定地固定在倾卸轨16b的始端上。此第二部分41b在工作位置相应于第一部分的方向与倾卸轨16成一角度。
图4表示转辙轨道41b在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静止位置;转辙轨道41b的工作位置只通过所画的固定端41b′表示。此外由图4可以看出,转辙轨道41b除转辙铰链42外还在其背对转辙铰链42并因而沿运输方向F的前端附加地沿垂直方向通过导引件43固定。导引件43由U形件构成,它固定在支承框架22上以及它的开口侧沿运输方向F看向前定向。在口内插入固定在转辙轨道41上的条状件。连杆40在导引件43附近并与转辙铰链42隔开距离地连接在转辙轨道41b上。
由图4还可看出转辙器17a的转辙轨道41a相应的结构。同样,在这里表示转辙轨道41a处于其静止位置以及工作位置只是示意地通过转辙轨道41a′固定部分位于沿运输方向F的前端来表示。转辙器17a槽盘37的槽36图中表示了其两个可能的位置。
下面借助于局部放大表示图4中转辙器17b区域的图5,进一步说明转辙器17驱动器32的工作方式和优点。转辙轨道41b处于其提升和水平的静止位置,所以行驶机构7连杆12的导轮14沿轨15b导引并因而倾卸臂18处于其运输位置。在此静止位置,转辙轨道41b借助连杆40固定,连杆通过连接角钢44和轴45与转辙轨道41b铰接并在一端支承在槽盘37上,它的静止位置通过槽盘37和销钉盘34互相贴靠的支承面34′、37′保持。因为无论在转辙轨道41b的工作位置还是在其静止位置槽36的纵向长度均定向为与轴33相切,所以只需通过支承面34′、37′将力沿轴33的方向传入销钉盘34内并因而驱动器32无需旋转。因此这种凸轮传动装置称为自锁的。
槽盘37上的杠杆比与转辙轨道41b的移动距离相适应并选择为,即使在销钉盘34和槽盘37的工作位置(见图4转辙器17a),槽36仍以其纵向长度定向为与轴33相切以及支承面34′、37′互相贴靠。因此,通过销钉盘34旋转90°,转辙轨道41可从其工作位置回转到其静止位置或反之。转辙轨道41的这种通过销钉盘34和槽盘37的传动连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优点,即,尤其当驱动器32设计为电动机时只需要很小的起动扭矩,因为销钉35在其运动的一开始首先比较自由地沿槽36纵向长度方向运动,只有随着销钉盘34回转量逐渐增大,在槽36侧壁上要传递的力的部分才增加。
图5还表示连杆40的长度是可调的。由此在转辙轨道41的末端与导轨15或倾卸轨16的始端之间的过渡区可以方便地加以调整。
此外,由图4的俯视图即图6可见,转辙铰链42设计为屈戌铰链。这种屈戌铰链有一根水平和横向于运输方向F定向的回转轴,并主要由一个在支承框架22上的臂状支承件构成,后者在其背对支承框架的一端有一个用于轴的孔,在此轴上在从固定件伸出的端部套上一个叉形铰链部分,此铰链部分通过角钢与转辙轨道41a连接。
符号表1倾卸装置2容器3传送带4牵引装置5转向轮6行驶轨道7行驶机构8倾卸臂9轴10框架11滚轮12连杆13轴14导轮15a、b导轨16a、b倾卸轨17a、b转辙器18侧壁19底部20固定装置21连接件22支承框架23支承轴24螺栓25拉杆26 25的轴27弹性构件28拉臂29 28的轴30 12的轴31连接板32驱动器33轴34销钉盘35销钉36槽37槽盘38轴39轴40连杆41a、b转辙轨道42道岔铰链43导引件44连接角钢45轴F运输方向
权利要求
1.用于从传送带(3)向至少一个邻接的分路运输机转送单件货物尤其空运行李件的分选运输机,包括一些沿运输方向(F)前后排列并可沿行驶轨道(6)运动的行驶机构(7),它们通过被驱动的牵引装置(4)连接成一条连续循环的链;包括装在行驶机构(7)上的倾卸臂(8),它们为了转送单件货物可分别绕一根沿运输方向(F)和基本上水平延伸的轴(9)侧向偏转,其中,为了倾卸臂(8)的倾卸运动,在每个倾卸臂(8)上其轴(9)的外部铰接连杆(12),它基本上垂直定向并在其背对倾卸臂(8)的那一端装有导轮(14),为了保持倾斜臂(8)处于其水平的运输位置,导轮在平行于行驶轨道(6)延伸的导轨(15)内导引,而为了使倾卸臂(8)绕轴(9)偏转,借助于可控制的转辙器(17)可将导轮(14)转移到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导轨(15)错开排列的倾卸轨(16)中,转辙器(17)由转辙轨道(41)构成,在其水平的静止位置转辙轨道平行于导轨(15)延伸,以及借助于驱动器(32)它可偏转为一个偏斜的和使导轨(15)与配属的倾卸轨(16)连接的工作位置,其特征为转辙轨道(41)可借助于按马尔特十字接头方式的凸轮传动装置偏转,它有一横向于运输方向(F)定向可驱动的销钉盘(34),销钉盘通过销钉(35)插入制在槽盘(37)上的槽(36)内,槽盘(37)上装一连杆(40),它将槽盘(37)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转辙轨道(41)的提升或下沉运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单件货物设计为容器(2),运输货物尤其空运行李件可在容器内传送,以及,至少两个倾卸臂(8)为了在传送带(3)之间继续导引容器(2)可借助固定装置(20)可分离地与容器(2)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槽(36)以其假想的它的纵向长度的延长线与槽盘(37)的轴(38)相交,为了偏转转辙轨道(41),销钉盘(34)可从其静止位置回转约90°至其工作位置,而在工作位置和静止位置槽(36)分别以其纵向长度与销钉盘(34)的轴(33)成切向地定向,以及,设在销钉盘(34)和槽盘(37)上的支承面(34′、37′)为了凸轮传动装置的自锁互相贴靠。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沿运输方向(F)看,在倾卸装置(1)的右侧和左侧各设一导轨(15)、倾卸轨(16)和转辙器(17),而连杆(12)交替连接在倾卸臂(8)的两侧,所以彼此相继的行驶机构(7)的导轮(14)交替地啮合在右边和左边的导轨(15)及倾卸轨(16)内。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为了从传送带承接和转交给传送带,可通过装在倾卸臂(8)上的固定装置(20)连接和脱开容器(2),以及在连接状态容器(2)停放在可运动的倾卸臂(8)上。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行驶机构(7)有滚轮(11),它们在垂直于运输方向(F)看为运动场状延伸的行驶轨道(6)上滚动,以及,牵引装置(4)通过两个设在行驶轨道(6)端部区的转向轮(5)导引。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在每个行驶机构(7)上只设一个倾卸臂(8),以及,两个倾卸臂(8)之间的距离沿运输方向(F)看应与容器(2)的长度协调为使每个容器(2)可由两个倾卸臂(8)支承。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固定装置(20)设计为永久磁铁,以及容器(2)至少在其支承面区域内设计为磁性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固定装置(20)设计为盘状,以一个盘面朝向要连接的容器(2)以及角向运动有限地支承在倾卸臂(8)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倾卸装置,其特征为固定装置(20)装在倾卸臂(8)的侧端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传送带(3)向至少一个邻接的分路运输机转送单件货物尤其空运行李件的分选运输机,包括一些沿运输方向(F)前后排列并可沿行驶轨道(6)运动的行驶机构(7),它们通过被驱动的牵引装置(4)连接成一条连续循环的链;包括装在行驶机构(7)上的倾卸臂(8),其中,为了倾卸臂(8)的倾卸运动,在每个倾卸臂(8)上其轴(9)的外部铰接连杆(12),以及为了使倾卸臂(8)绕轴(9)偏转,借助于可控制的转辙器(17)可将导轮(14)转移到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导轨(15)错开排列的倾卸轨(16)中。转辙轨道(41)可借助于按马尔特十字接头方式的凸轮传动装置偏转,它有一横向于运动方向(F)定向可驱动的销钉盘(34),销钉盘通过销钉(35)插入制在槽盘(37)上的槽(36)内,其中,在槽盘(37)上装一连杆(40),它将槽盘(37)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转辙轨道(41)的提升或下沉运动。
文档编号B65G47/74GK1279644SQ98811491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9日
发明者埃尔温·阿延, 沃尔夫冈·格赖恩, 海因里希·德罗斯特 申请人:曼内斯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