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包装机中的新型装料集成及装料方法_3

文档序号:9626222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后侧的第五固定铝809的背面横向设置有第八气缸803,第八气缸803的一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子前后移上磁性开关817和夹子如后移下磁性开关818 ;
夹子架前后移动活动铝814同时与两根夹子架前后移导轨808串接,第八气缸803的活塞杆头端与夹子架前后移动活动铝814紧固连接,夹子架前后移动活动铝814的顶面横向紧固有第九气缸804 ;
夹子架前后移动活动铝814的左侧面和前侧面右边紧固有一对两夹子导轨双边固定铝806,位于右侧的两夹子导轨双边固定铝806的左侧面通过两根带弹簧的活动夹子导轨805连接有一块活动夹子固定铝807,活动夹子固定铝807的左侧面紧固有一根夹杆一,位于左侧的两夹子导轨双边固定铝806的右侧面紧固有一根夹杆二,夹杆二与夹杆一组合形成夹内膜夹子802,第九气缸804的活塞杆头端通过牵拉板与活动夹子固定铝807实现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包括多个气缸、多个固定铝、活动铝、多根导杆113、缓冲器一 114、三爪盒116、活动板117、多个弹簧、袋子撑开板119、轴承一 121,上下两个第一固定铝111分别紧固于固定板1上,上下两个第一固定铝111之间连接有多根导杆113,活动铝与导杆113相串接,位于上方的第一固定铝111的顶部立置有第一气缸110,第一气缸110 —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磁性开关一 122和下磁性开关一 123,第一气缸110的活塞杆向下贯穿位于上方的第一固定铝111后紧固连接于活动铝112的顶面中部,第一气缸110驱动活动铝112沿着多根导杆113作纵向移动,位于下方的第一固定铝111设置有缓冲器一 114 ;
活动铝112的外侧壁紧固于第二气缸115的侧壁中部,作纵向移动的活动铝112能带动第二气缸115同时移动,第二气缸115的活塞杆朝下并紧固有升降块,三爪盒116的背面通过左右两牵引片分别紧固于活动铝的左右两侧面,三爪盒116的背面还设置有轴承一121 ;
三爪盒116的背面下端设置有一块活动板117,活动板117的背侧连接有第一弹簧118,三爪盒116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袋子撑开板119,左右两块袋子撑开板119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20 ;
如图9所示,压内膜装置11包括第^^一气缸201、气缸固定铝204、浮动接头205、调节压内膜滑块206、调节压内膜柱207、压内膜塑料块208,第^^一气缸201通过气缸固定铝紧固于固定板1上,第十一气缸201 —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磁性开关三202和下磁性开关三203,第十一气缸201的活塞杆头端向下贯穿气缸固定铝204后与压内膜塑料块208的顶部紧固连接,气缸固定铝204的底面设置有浮动接头205,气缸固定铝204的一侧壁设置有一块调节压内膜滑块206,该调节压内膜滑块206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压内膜柱207。
[0010]—种用于包装机中的装料集成的装料方法,该装料方法具体为:从内膜卷牵引出内膜活动端后依次绕行多根内膜折向过渡辊5后连接至内膜套具6,内膜套具6再将内膜递送给取内膜夹具装置3,取内膜夹具装置3夹取内膜后向上提拉内膜,称子漏斗将待包装料递送给取内膜夹具装置3并且从取内膜夹具装置3的底部填入内膜中,夹内膜前后左右移装置8作为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的上一工位,当取内膜夹具装置3夹取内膜并向上提拉内膜后,内膜压块装置7闭合并将内膜的底部进行热封,刀片架9启动并控制刀片904移动将已热封的内膜底部从下方进行切断,与此同时,夹内膜前后左右移装置8中的夹内膜夹子802将已切断的并填充有待包装料的内膜夹住并向右移动递送给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中的三爪盒116,填充有待包装料的内膜即为内袋,而设置于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底部的袋子撑开板119则撑置有从外袋盒递送过来的外袋体,压内膜装置11能将夹内膜前后左右移装置8递送给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的内袋从三爪盒116向下填塞入外袋体中。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包装机中的新型装料集成,它是由固定板(1)、取内膜夹具装置(3)、内膜套具(6)、内膜卷及内膜固定架(4)、内膜压块装置(7)、刀片架(9)、夹内膜前后左右移装置(8 )、压内膜装置(11 )、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 )组成,其特征在于, 取内膜夹具装置(3)通过第三固定铝(301)紧固于固定板(1)前侧面的中部上端,取内膜夹具装置(3)的正下方设置有夹内膜前后左右移装置(8),夹内膜前后左右移装置(3)设置于固定板(1)的背面,固定板(1)开设有镂空窗口,夹内膜前后左右移装置(3)中的夹内膜夹子(802)向前贯穿镂空窗口后能横向移动于内膜压块装置(7)的上方,夹内膜夹子(802)的移动线路与内膜压块装置(7)的右侧上方之间横置有一块隔板(10),内膜压块装置(7)的下方设置有内膜套具(6),内膜压块装置(7)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刀片架(9),刀片架(9)设置于内膜套具(6)的右侧; 内膜固定架(4)设置于固定板(1)的前侧面的左上端,内膜卷与内膜固定架(4)串接,从内膜卷牵引出内膜活动端后依次绕行多根内膜折向过渡辊(5)后连接至内膜套具(6),内膜套具(6 )再将内膜递送给取内膜夹具装置(3 ),多根内膜折向过渡辊(5 )分别连接于固定板(1)的前侧面下端,多根内膜折向过渡辊(5)之间相互平行; 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紧固于固定板(1)前侧面的右上端并且设置于内膜压块装置(7)的右侧,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设置于取内膜夹具装置(3)的右下方; 压内膜装置(11)设置于固定板(1)前侧面,压内膜装置(11)设置于取内膜夹具装置(3 )和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 )之间,压内膜装置(11)设置于三爪式内膜装进外袋装置(2)中三爪盒(116)的正上方; 其中,取内膜夹具装置(3)包括第一漏斗(303)、多个固定铝、多个气缸、漏斗夹子(305),第一漏斗(303)的一侧壁通过座片紧固于第二固定铝(306)的顶面前侧,第二固定铝(306)的顶面后侧紧固有牵引块,该牵引块与第三气缸(302)的活塞杆头端固定连接,第三气缸(302 )通过牵引块立置于第二固定铝(306 )的上方,第三气缸(302 )的一侧壁紧固有第三固定铝(301 ),第三固定铝(301)能与固定板(1)实现紧固连接,第三气缸(302 ) —侧壁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磁性开关二(307)和下磁性开关二(308); 第一漏斗(303)的底部连接有T形落料座,第一漏斗(303)与T形落料座的中部相通,T形落料座的两侧上端分别立置有一个第四气缸(304),T形落料座的两侧下端设置有漏斗夹子(305),第四气缸(304)的活塞杆头端向下分别连接并控制一个漏斗夹子(305); 其中,内膜套具(6)包括撑开模板(601)、撑开活动板(602)、内轴承(603)、第三弹簧(604)、一对过料板(605)、上轴承(606)、门板(607)、门板固定条(608)、撑架板(609),撑架板(609)能紧固于固定板(1)上,一对过料板(605)并排紧固于撑架板(609)的外侧端,门板(607)的一侧边通过活页与位于右侧的过料板(605)相连接,门板(607)的另一侧边则与撑开模板(601)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撑开模板(601)呈V形结构,撑开模板(601)的前侧端顶部活动连接有一块撑开活动板(602),撑开活动板(602)与撑开模板(601)的后侧端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三弹簧(604),撑开模板(601)的前后两侧端均设置有一个内轴承(603),位于左侧的过料板(605 )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门板固定条(608 ),左右两过料板(605 )的上端均设置有一个上轴承(606),撑开模板(601)在门板(607)的转动下能卡入左右两过料板(605)之间的间隙并最终通过门板固定条(608)实现定位; 其中,内膜固定架(4 )包括背板(401)、铝轴(406 )、两组旋转放料机构,背板(401)的背面紧固于固定板(1)上,背板(401)的前侧面上端横向紧固有一根铝轴(406),铝轴(406)上串接有两组旋转放料机构,两组旋转放料机构之间对向设置,每组旋转放料机构是由轴承二(403)、垫片(404)、套筒(402)、环形固定圆铁(405)组成,轴承二(403)外围套接有套筒(402),轴承二(403)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