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对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858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对重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对重架。
【背景技术】
:
[0002]在电梯技术领域中,需要使用轿厢进行承重,实现对人和货物的运输,需要通过对重可以保持轿厢与对重一侧的钢绳分支所需的应力比值,同时可以使钢绳与钢绳传动轮绳槽之间得到适当的摩擦力,因此对重对于电梯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地,电梯包括对重系统,通过该对重系统电梯可实现对重过程,并可使电梯曳引机可以以较小的功率来运行。上述对重系统包括对重架,对重架在对重系统中起到固定对重块的作用。
[0003]如现有专利公开专利201420208810.1,其包括:竖梁、上梁、下梁、绳轮、绳轮轮轴、加强件;两侧的上梁上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切口,加强件安装于两侧上梁的外壁面上,切口位于加强件之间,且加强件与切口的底部具有一距离,绳轮轮轴穿过切口,并与加强件相抵靠;绳轮安装于绳轮轮轴上,并位于两侧的上梁之间。虽然该实用新型可实现方便对绳轮进行拆卸,提高了检修维护的效率,但是其不能本质上的解决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平衡问题。
[0004]如现有专利公开专利201310347396.2,其包括对重下梁、与所述对重下梁垂直连接的两根竖梁、设于所述两根竖梁顶端的对重上梁,对重反绳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对重上梁上,所述对重上梁的两端对称设有油盒,导靴固定安装在所述两根竖梁的上、下端,所述两根竖梁之间设有对重块,补偿链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对重下梁上。虽然由于对重反绳轮固定安装在对重上梁上,从而避免螺栓被剪断、造成对重反绳轮脱落现象,增强了电梯的安全性保障,安全可靠。但该种结构还是不能解决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
[0005]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电梯对重架。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对重架,其能够解决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平衡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下横梁组件、对重直梁、镜向对重直梁、对重上梁,对重直梁与镜向对重直梁平行设置,对重直梁与镜向对重直梁的端部分别与对重下横梁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底部与对重上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对重下横梁组件、对重直梁、镜向对重直梁、对重上梁形成一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上梁上方中间设有对重轮组件,其与对重上梁交叉呈角度设置,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保持平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
[0008]所述的对重轮组件与对重上梁交叉角度为45度。
[0009]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包括绳轮护罩、绳轮,绳轮轴,绳轮轴穿过绳轮,并固定在绳轮护罩上,绳轮护罩通过螺栓固定于对重上梁上。
[0010]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1]由于本实用新型把现有技术的对重轮组件与对重上梁垂直设置结构,改为交叉呈角度设置结构,并配合整体结构,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保持平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
【附图说明】
: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13]图1中,1-对重下横梁组件、2-对重直梁、3-镜向对重直梁、4-对重上梁、5-对重轮组件、51-绳轮护罩、52-绳轮,53-绳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
[0014]如附图1所示,在本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下横梁组件(I)、对重直梁(2)、镜向对重直梁(3)、对重上梁(4),对重直梁(2)与镜向对重直梁⑶平行设置,对重直梁⑵与镜向对重直梁⑶的端部分别与对重下横梁组件⑴的两端固定连接,底部与对重上梁(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对重下横梁组件(1)、对重直梁(2)、镜向对重直梁(3)、对重上梁(4)形成一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上梁(4)上方中间设有对重轮组件(5),其与对重上梁(4)交叉呈角度设置,所述的对重轮组件(5)与对重上梁(4)交叉角度为45度,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保持平衡。
[0015]所述的对重轮组件(5)包括绳轮护罩(51)、绳轮(52),绳轮轴(53),绳轮轴(53)穿过绳轮(52),并固定在绳轮护罩(51)上,绳轮护罩(51)通过螺栓固定于对重上梁(4)上。通过该设置,可使得该绳轮护罩(51)对绳轮(52)进行保护。
[00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5)与对重上梁(4)交叉角度为45度,根据受力分解的原理,由于对重轮组件(5)呈角度设置,对重轮组件(5)可以保持轿厢与对重一侧的钢绳分支所需的应力比值,同时可以使绳轮(52)与绳轮传动轮绳槽之间得到适当的摩擦力,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保持平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
【主权项】
1.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下横梁组件(I)、对重直梁(2)、镜向对重直梁(3)、对重上梁(4),对重直梁(2)与镜向对重直梁(3)平行设置,对重直梁(2)与镜向对重直梁(3)的端部分别与对重下横梁组件(I)的两端固定连接,底部与对重上梁(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对重下横梁组件(I)、对重直梁(2)、镜向对重直梁(3)、对重上梁(4)形成一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上梁(4)上方中间设有对重轮组件(5),其与对重上梁(4)交叉呈角度设置,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保持平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5)与对重上梁(4)交叉角度为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5)包括绳轮护罩(51)、绳轮(52),绳轮轴(53),绳轮轴(53)穿过绳轮(52),并固定在绳轮护罩(51)上,绳轮护罩(51)通过螺栓固定于对重上梁(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下横梁组件、对重直梁、镜向对重直梁、对重上梁,对重直梁与镜向对重直梁平行设置,对重直梁与镜向对重直梁的端部分别与对重下横梁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底部与对重上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对重下横梁组件、对重直梁、镜向对重直梁、对重上梁形成一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上梁上方中间设有对重轮组件,其与对重上梁交叉呈角度设置,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保持平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
【IPC分类】B66B11-00, B66B17-12
【公开号】CN204588414
【申请号】CN201520029739
【发明人】杨俊孝
【申请人】浙江诺比克电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