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散装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959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粉料散装设备,包括储料库1、卸料系统、出料系统和支撑平台3,支撑平台3设置在储料库I侧部,卸料系统与储料库相连接,出料系统位于支撑平台3下部并与卸料系统和收尘系统相连接。粉料储存在储料库I内,粉料自储料库流入到卸料系统内,再从出料系统流出进行装车,收尘系统与出料系统相连接可以对粉尘进行回收,收集后再进入到出料系统进行出料如此循环。支撑平台3用于对出料系统进行支撑固定。[0021 ]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出管4、第一接管5、第二接管6、连接管7、螺旋闸门8、气动开关阀9和溜槽10,卸料出管4位于储料库I侧壁上,第一接管5横向设置在储料库I侧部,卸料出管4通过连接管7与第一接管5相连接,第二接管6竖向设置在第一接管5后部且第二接管的入口端与第一接管5的出口端相连接,溜槽10倾斜设置在上平台2和支撑平台3所形成的夹层空间内,且溜槽10后部与第二接管6下端相连接,溜槽10前部与出料系统相连接。通过将卸料系统设置成包括卸料出管、第一接管、第二接管、连接管、螺旋闸门、气动开关阀和溜槽的结构形式,粉料从卸料出管4进入到第一接管5内,再进入到与第一接管成折角连接的第二接管6内,然后进入到位于第二接管下部的溜槽10内,最后自溜槽10进入至I拙料系统内进行出料,螺旋闸门8和气动开关阀9用于调节粉料的出料量。
[0022]在溜槽10内设置有防阻塞装置,所述防阻塞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输送带41、第一转向辊42、第二转向辊43、电机、单片机和若干片推料片44,第一转向辊42和第二转向辊43设置在溜槽44的前部和后部,输送带41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向辊42上,输送带41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向辊43上,若干片推料片44均匀间隔且倾斜设置在输送带41上,压力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五个并设置在输送带41表面和溜槽40内壁上,压力传感器通过单片机与电机相连接。通过设置防阻塞装置可以对溜槽10内的粉料的出料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粉料在溜槽10内滞留形成阻塞的情况发生。通过将防阻塞装置设置成包括压力传感器、输送带、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电机、单片机和若干片推料片的结构形式,正常情况下输送带是不转动的,当溜槽10内的粉料在溜槽10内形成滞留后,滞留的粉料会对输送带41和溜槽10内壁形成一定的压力,而该压力达到压力传感器的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启动时带动第一转向棍42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41转动,输送带4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轮向辊43转动,从而实现对溜槽10内的粉料进行向前强制性输送,防止粉料造成阻塞,推料片44可以增加摩擦力,帮助粉料向前推送,所述溜槽10的倾斜角度为20° -4°。
[0023]出料系统包括收集接管16、卡板17、固定板18、固定套管19、卷扬机20、卷扬机支座21、钢丝绳22、转向架23、转向轮和出料管,溜槽10前部与收集接管16相连接,在支撑平台3上设置有固定套管安装孔,固定套管19设置在固定套管安装孔内,固定套管19的上部与卡板17固定连接,卡板17卡在支撑平台3上表面上,固定套管19下部与出料管相连接,固定板18设置在卡板17上部,在固定板18上设置有收集接管安装孔,收集接管16下部穿过固定板18深入到固定套管19内,卷扬机20设置在卷扬机支座21上,卷扬机支座21设置在支撑平台3上部,转向架23设置在收集接管16侧部,转向轮设置在转向架23上,钢丝绳22 —端与卷扬机20相连接,另一端绕过转向轮23与出料管相连接。通过将出料系统设置成包括收集接管、卡板、固定板、固定套管、卷扬机、卷扬机支座、钢丝绳、转向架、转向轮和出料管的结构形式,自溜槽10和排灰管所排出的粉料在收集接管16内汇集,再依靠粉料自重向下进入到出料管内,固定套管19和卡板17用于对收集接管16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收集接管16位置偏移,通过卷扬机支座21将卷扬机20固定在支撑平台3上表面且位于收集接管16侧部,当卷扬机20启动时,通过控制钢丝绳22的长短以及通过转向轮的引导,从而控制出料管端口的高底位置,进而控制位于固定套管下部的出料管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车型不同高度的装粉料车。
[0024]出料管包括主套管32、从套管33、拉板34、折叠式橡胶管35、出料嘴和至少两节连接套管36,主套管32设置在固定套管19下部,主套管32、连接套管36和从套管33之间相互套置连接,连接套管36的后部插入到主套管32内,从套管33的后部插入到连接套管36内,在连接套管36和从套管33后部设置有突起环,在主套管32和连接套管36前部设置有收敛口,突起环通过收敛口进行阻挡限位,拉板34设置在从套管33前端,在拉板34上设置有钢丝绳安装孔,钢丝绳前端固定在钢丝绳安装孔内,折叠式橡胶管35套置于主套管32、连接套管36和从套管33外侧,并且折叠式橡胶管35的前端与拉板34上表面相连接,出料嘴设置在拉板34下部。所述出料嘴包括嘴体37、风栗、总风管38、若干根分流风管39和若干片收尘片40,嘴体37固定设置在拉板34下部,若干片收尘片40以相互叠压的方式设置在嘴体37出口处,若干根分流风管39均匀设置在嘴体37外侧,分流风管39的后部与总风管38相连接,总风管38设置在嘴体37后部外壁上,总风管38与风栗相连接。通过将出料管设置成包括主套管、从套管、拉板、折叠式橡胶管、出料嘴和至少两节连接套管的结构形式,主套管32、连接套管36和从套管33之间相互套置连接形成一个可伸缩调节的管路,折叠式橡胶管36罩于该管路的外部,由于为了使主套管32、连接套管36和从套管33之间的滑动效果好,因此在主套管、连接套管和从套管之间的连接处存在一定的接缝,为了防止粉尘自该缝隙中钻出造成扬尘,因此在在主套管32、连接套管36和从套管33所形成的管路外套置折叠式橡胶管35,折叠式橡胶管35 —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其具有折叠压缩性能,不会影响到主套管32、连接套管36和从套管33之间的抽拉效果。通过将出料嘴设置成包括嘴体、风栗、总风管、若干根分流风管和若干片收尘片的结构形式,收尘片40可以在粉料自出料嘴流出的瞬间对扬尘进行阻挡,防止大量扬尘产生,风栗送的风自总风管38进入到分流风管39内,再从分流风管39流出,分流风管39流出的风可对少量未被收尘片阻挡的扬尘向下吹,进一步防止扬尘产生。
[0025]在出料管下部设置有360°旋转式出料机构,所述360°旋转式出料机构包括环形轨道45、吊架、出料斗46和变幅机构,环形轨道45设置在支撑平台下表面,出料管位于环形轨道45的圆心处,吊架吊挂在环形轨道45下方,出料斗46后部设置在吊架下部,出料斗
46前部通过变幅机构与吊架相连接。所述吊架包括吊杆47、丝杆48和防滑组件49,吊杆47的数量有两个,防滑组件49的数量有两组,两个吊杆57上端分别插入并卡在环形轨道
45的左右两侧,丝杆48固定设置在两个吊杆47下端之间,出料斗46后部设置有丝杆安装孔,丝杆48横向插入到丝杆安装孔内,两组防滑组件49分别设置在丝杆48上且位于出料斗48的左右两侧。所述每组防滑组件49均包括第一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和垫圈,第一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和垫圈均套置在丝杆上,并且第一锁紧螺母紧贴在出料斗内壁上,第二锁紧螺母紧贴在出料斗外壁上,垫圈位于出料斗外壁与第二锁紧螺母之间。所述变幅机构包括环形板50、连接筋51、导向轮52、轮架、微型卷扬机和拉绳54,环形板套50在环形轨道45外部,在环形板50上表面设置有滚珠,滚珠上部紧贴在支撑平台3上表面,连接筋51斜向设置在环形板50和吊杆47之间,轮架设置在吊杆47的杆身上,导向轮52设置在轮架上,微型卷扬机设置在环形板50上且位于两吊杆前部之间,拉绳54 —端与出料斗46前部固定连接,拉绳54另一端绕过导向轮52与微型卷扬机相连接。
[0026]通过在出料管下部设置360°旋转式出料机构,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高低位置及停靠位置进行360°调整以满足装车需要。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