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706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制薄膜的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吹制塑料薄膜的生产过程中,模头、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薄膜的吹制过程中,膜泡上的厚薄点始终处于膜泡圆周上的固定位置,收卷时厚薄点在固定点上不断积累,使生产出来的薄膜表面凹凸不平,凸起处薄膜受拉伸,薄膜展开后平整性较差,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到薄膜的质量及应用,比如出现严重的不平整时薄膜甚至无法印刷。
为了提高塑料薄膜的质量,目前有的共挤吹膜机采用模头旋转,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不转动的方法,这可以使膜泡圆周上的厚薄点不在固定点积累,使生产出的薄膜平整,一般采用模头或模头的芯模或模头的外模旋转的方法都可实现这一目的,但是所用设备的模头旋转件的密封问题不易解决,模头容易漏料而影响正常生产,且设备庞大、复杂,造价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包括机架、挤出机、模头、牵引机构、收卷机构和动力装置,模头与挤出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挤出机和模头均固定设于机架上,模头下方设有一可旋转的辅机架,辅机架的转轴与模头中心线对应,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设于辅机架上。
上述挤出机、模头、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各部分均属现有技术,牵引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也属于现有技术,故不作详细描述。所述辅机架的转轴通常与模头中心线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辅机架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或者通过轴承与一基座连接,所述基座与机架相对位置固定。轴承中心线与辅机架的转轴重合。所述机架或基座上固定设有一固定齿轮,固定齿轮中心线与轴承中心线重合(或固定齿轮中心线与辅机架的转轴重合),辅机架上设有与上述固定齿轮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也可以在辅机架上固定设置一固定齿轮,固定齿轮中心线与轴承中心线重合(或固定齿轮中心线与辅机架的转轴重合),而在机架或基座上设置与该固定齿轮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传动连接的齿轮减速器。齿轮减速器可通过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等传动装置与该电动机连接。另外,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也根据需要设有电动机,为其运行提供动力。
在基座上设置一摩擦导电发生器,摩擦导电发生器上设有至少一对导电铜环以及至少一对电刷,同对的两导电铜环分别与摩擦导电发生器的电源输入端子连接,同对的两电刷分别与同对的两导电铜环相接触配合并可沿导电铜环周向滑动,电刷与辅机架上的电动机连接,摩擦导电发生器接通电源时导电铜环连接电源,在辅机架旋转过程中电刷与导电铜环相互摩擦并接触连接,从而实现向电动机的连续供电。
齿轮减速器的输出齿轮与上述旋转齿轮传动连接,通常是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模头下方依次设有冷却风环和冷却水环,当膜泡从冷却风环和冷却水环中穿过时,冷却风环和冷却水环对膜泡进行冷却,加快膜泡的定形;为便于模头、冷却风环和冷却水环的安装,在机架上设有一模头挂座,模头、冷却风环和冷却水环固定在模头挂座上。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对辊,牵引对辊上方设有人字形夹板,人字形夹板也设在辅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辅机架相对于机架旋转,并带动膜泡相对于模头旋转,使膜泡上的厚薄点在膜泡圆周上不停地旋转移动,从而均匀地分布在薄膜各处,避免了薄膜的厚薄点在固定点的积累,生产出的薄膜平整性好,强度较高;并克服了旋转模头造成的容易漏料的缺陷,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造价较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摩擦导电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包括机架1、挤出机2、模头3、牵引机构4、收卷机构5和动力装置,挤出机2和模头3均固定设于机架1上,模头3与挤出机2连接,模头3下方设有可旋转的辅机架6,辅机架6的转轴与模头3的中心线重合,牵引机构4和收卷机构5设于辅机架6上。
挤出机2、模头3、牵引机构4和收卷机构5各部分均属现有技术,牵引机构4与收卷机构5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也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辅机架6通过轴承与基座7连接(轴承在图中未画出,轴承的外缘与基座7固定连接,内缘与辅机架6固定连接),基座7与机架1相对位置固定,轴承中心线与辅机架的转轴重合。基座7上固定设有固定齿轮8,固定齿轮8中心线与轴承中心线重合,辅机架6上设有与固定齿轮8啮合的旋转齿轮9,旋转齿轮9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10以及与电动机10传动连接的齿轮减速器11。齿轮减速器11通过带传动装置22与电动机10连接。另外,牵引机构4和收卷机构5也根据需要设有电动机为其提供动力。
在基座7上设置一摩擦导电发生器1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擦导电发生器12上设有二对导电铜环13以及二对电刷14,同对的两导电铜环13分别与摩擦导电发生器12的电源输入端子连接,同对的两电刷14分别与同对的两导电铜环13相接触配合并可沿导电铜环13周向滑动,电刷14与辅机架6上的电动机连接。导电铜环13之间由绝缘子15分隔开。
齿轮减速器11的输出齿轮与旋转齿轮9同轴固定连接。
模头3下方依次设有冷却风环16和冷却水环17,当膜泡21从冷却风环16和冷却水环17中穿过时,冷却风环16和冷却水环17对膜泡21进行冷却,加快膜泡21的定形;在机架1上设有模头挂座18,模头3、冷却风环16和冷却水环17固定在模头挂座18上。
牵引机构4包括牵引对辊19,牵引对辊19上方设有人字形夹板20,人字形夹板20也设在辅机架6上。
工作时,应当使辅机架6的转轴与膜泡21的中心线重合。模头3吹出的膜泡21经冷却风环16和冷却水环17冷却后,由人字形夹板20导引成扁平形状,经牵引机构4和收卷机构5收卷成成卷的薄膜。摩擦导电发生器12接通电源后,导电铜环13连接电源,电刷14也就通过导电铜环13连接电源,在辅机架6上的电动机10接通电源并运转,通过带传动装置22、齿轮减速器11使旋转齿轮9旋转并沿固定齿轮8带齿的边缘移动,从而带动辅机架6旋转,带动膜泡21相对于模头3旋转;摩擦导电发生器12也为其它电动机供电并带动牵引机构4和收卷机构5等运转。在辅机架6的旋转过程中,电刷14沿导电铜环13周向滑动,电刷14与导电铜环13相互摩擦并接触连接,从而实现向各电动机的连续供电。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轴承的内缘与基座7固定连接,外缘与辅机架6固定连接;还可以将辅机架6通过轴承与机架1连接;可以在辅机架6上固定设置固定齿轮8,固定齿轮8中心线与轴承中心线重合,而在机架1或基座7上设置与固定齿轮8啮合的旋转齿轮9,旋转齿轮9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齿轮减速器11与电动机10的连接还可采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等。
权利要求1.一种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包括机架、挤出机、模头、牵引机构、收卷机构和动力装置,模头与挤出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挤出机和模头均固定设于机架上,模头下方设有一可旋转的辅机架,辅机架的转轴与模头中心线对应,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设于辅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辅机架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或者通过轴承与一基座连接,所述基座与机架相对位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一固定齿轮,固定齿轮中心线与辅机架的转轴重合,辅机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辅机架上固定设置一固定齿轮,固定齿轮中心线与辅机架的转轴重合,在机架上设置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或基座上固定设有一固定齿轮,固定齿轮中心线与轴承中心线重合,辅机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辅机架上固定设置一固定齿轮,固定齿轮中心线与轴承中心线重合,在机架或基座上设置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传动连接的齿轮减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上设置一摩擦导电发生器,摩擦导电发生器上设有至少一对导电铜环以及至少一对电刷,同对的两导电铜环分别与摩擦导电发生器的电源输入端子连接,同对的两电刷分别与同对的两导电铜环相接触配合并可沿导电铜环周向滑动,电刷与辅机架上的电动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模头下方依次设有冷却风环和冷却水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模头挂座,模头、冷却风环和冷却水环固定在模头挂座上。
专利摘要一种下吹式膜泡旋转共挤吹膜机,包括机架、挤出机、模头、牵引机构、收卷机构和动力装置,模头与挤出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挤出机和模头均固定设于机架上,模头下方设有一可旋转的辅机架,辅机架的转轴与模头中心线对应,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设于辅机架上。本实用新型运行时辅机架相对于机架旋转,并带动膜泡相对于模头旋转,使膜泡上的厚薄点在膜泡圆周上不停地旋转移动,从而均匀地分布在薄膜各处,避免了薄膜的厚薄点在固定点的积累,生产出的薄膜平整性好,强度较高;并克服了旋转模头造成的容易漏料的缺陷,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造价较低。
文档编号B29C47/08GK2853376SQ200520119528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陈诗明 申请人:陈诗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