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件制品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755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件制品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小件制品注塑成型的模具,该模具具有斜销结 构,详细来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该模具的顶出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具有斜销结构的注塑模具主要应用于具有凹凸形状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例 如内嵌槽、倒钩)制品的注塑成型。 一些小件制品,成型之后脱模时,槽状结 构容易和斜销粘合,导致制品不能顺利的自动从斜销上脱落,这不仅不利于自 动化生产,而且当粘连在斜销上的制品未被检测出来的话,斜销投入下一轮生 产时,制品会撞坏母模,导致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模具脱模时制品会粘合在斜 销上的不足,设计一种能确保制品与模具顺利脱开的结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件制品注塑 模具,它包括
相对设置的母模仁与公模仁,所述的母模仁及公模仁的结合部上均开设有 模穴,所述的公模仁上的模穴的侧部设置有斜顶块;
与所述的公模仁能够相对滑动设置的顶针板,固定在所述的顶针板上的与 所述的斜顶块相连接的斜顶杆;
该模具还包括顶针,当模具合模时所述的顶针的顶端与上述公模仁上的模 穴底部相抵触并向该模仁内部凸出,所述的顶针的底端与所述的顶针板能够插 拔的设置,二者之间在相对运动方向上通过弹性件相连接;
所述的顶针板相对于公模仁具有顶出距离较小的第一顶出位置以及顶出距 离较大的第二顶出位置;
所述的顶针与所述的公模仁之间设置有当顶针板相对公模仁的顶出距离超 过第一顶出位置时能够将顶针相对公模仁限位的限位机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模
具在出模时,首先,顶针对制品进行前后左右限位、防止制品被斜顶块带偏、确保制品能够顺利的与斜顶块分离;随后,顶针被公模仁限位,而斜顶杆将斜 顶块进一步顶出,使得制品能够顺利的与顶针及斜顶块脱离、易于取出,适用 于自动化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位于合模状态的全剖图,图左侧显示的是主视图,图右 侧显示的是左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位于开模状态的全剖图,图左侧显示的是主视图,图右 侧显示的是左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位于第一顶出位置的全剖图,图左侧显示的是主视图, 图右侧显示的是左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位于第二顶出位置的全剖图,图左侧显示的是主视图, 图右侧显示的是左视其中,11、定位环,12、前固定板,13、后固定板,14、左模脚,15、右 模脚,16、顶针板,17、顶出限位块,
20、母模板,21、母模仁,30、公模板,31、公模仁,
40、顶针,41、斜顶块,42、斜顶杆,
5、限位机构,50、台阶部,6、弹簧,7、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所示的一种小件制品注塑模具,它包括
相对设置的母模板20与公模板30、设置在所述的母模板20上的母模仁21、 设置在所述的公模板30上的公模仁31,所述的母模仁21及公模仁31的结合部 上均开设有模穴,所述的公模仁31上的模穴的侧部对称设置有两块斜顶块41;
与所述的公模仁31能够相对滑动设置的顶针板16,固定在所述的顶针板 16上的与所述的斜顶块41相连接的斜顶杆42;
设置在所述的公模仁31上的模穴底部的顶针40,当模具合模时所述的顶针 40的顶端与上述公模仁31上的模穴底部相抵触并向该模仁内部凸出,所述的顶 针40的底端与所述的顶针板16能够插拔的相连接,所述的顶针40上套设有弹 簧6,并且该弹簧6的一端部抵靠在顶针40上,另一端部抵靠在顶针板16上;
所述的顶针板16相对于公模仁31具有顶出距离较小的第一顶出位置(参见图3)以及顶出距离较大的第二顶出位置(参见图4);
所述的顶针40上设置有当顶针板16相对公模仁31的顶出距离超过第一顶 出位置时能够将顶针40相对公模仁31限位的台阶部50。
该模具的运动过程是
参见图3,当母模板20相对公模板30开模之后,顶针板16向上顶起,推 动斜顶杆42与顶针40向上运动,由于顶针40对制品7的前后左右限位,两块 斜顶块41能够顺利的与制品7相脱离,两块斜顶块41各自向上、向两侧运动; 直至台阶部50抵靠在公模仁31上,对顶针40限位,顶针40不能继续运动;
参见图4,当顶针板16再进一步向上顶起时,顶针40被限位,弹簧6被压 縮,顶针40相对顶针板16处于插入状态;斜顶杆42继续向上运动,推动两块 斜顶块41继续向上、向两侧运动,制品7被斜顶块41向上顶起、与顶针40相 脱离,而斜顶块41在上一步骤里面已经与制品7脱离了,因而当顶针板16运 动到第二顶出位置时,制品7已经与顶针40及斜顶块41完全脱离,很容易取 下。
参见图l,当顶针板16回到原始位置,在弹簧6的回复力的作用下,顶针 40相对顶针板16处于拔出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即是这种两步顶出、制品易于分离的模具机构,顶 针40与顶针板16的连接方式以及顶针40与公模仁31之间的限位方式不受实 施例所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小件制品注塑模具,它包括相对设置的母模仁(21)与公模仁(31),所述的母模仁(21)及公模仁(31)的结合部上均开设有模穴,所述的公模仁(31)上的模穴的侧部设置有斜顶块(41);与所述的公模仁(31)能够相对滑动设置的顶针板(16),固定在所述的顶针板(16)上的与所述的斜顶块(41)相连接的斜顶杆(42);其特征在于该模具还包括顶针(40),当模具合模时所述的顶针(40)的顶端与上述公模仁(31)上的模穴底部相抵触并向该模仁内部凸出,所述的顶针(40)的底端与所述的顶针板(16)能够插拔的设置,二者之间在相对运动方向上通过弹性件相连接;所述的顶针板(16)相对于公模仁(31)具有顶出距离较小的第一顶出位置以及顶出距离较大的第二顶出位置;所述的顶针(40)与所述的公模仁(31)之间设置有当顶针板(16)相对公模仁(31)的顶出距离超过第一顶出位置时能够将顶针(40)相对公模仁(31)限位的限位机构(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件制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 为套设在所述的顶针(40)上的弹簧(6),并且该弹簧(6)的一端部抵靠在顶 针(40)上,另一端部抵靠在顶针板(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件制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 机构(5)包括设置在顶针(40)上的台阶部(50),当顶针板(16)相对公模 仁(31)处于第一顶出位置时,所述的台阶部(50)与公模仁(31)相抵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件制品注塑模具,它包括相对设置的母模仁与公模仁,公模仁上的模穴的侧部设置有斜顶块;与公模仁能够相对滑动设置的顶针板,固定在顶针板上的与斜顶块相连接的斜顶杆;底端与顶针板能够插拔的设置的顶针,二者之间在相对运动方向上通过弹性件相连接;顶针与公模仁之间设置有当顶针板相对公模仁的顶出距离超过第一顶出位置时能够将顶针相对公模仁限位的限位机构。该模具在出模时,首先,顶针对制品进行前后左右限位、防止制品被斜顶块带偏、确保制品能够顺利的与斜顶块分离;随后,顶针被公模仁限位,而斜顶杆将斜顶块进一步顶出,使得制品能够顺利的与顶针及斜顶块脱离、易于取出,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1346828SQ2009201414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3日
发明者朱薛金 申请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