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型腔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474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型腔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型腔的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胶模具设计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胶制品在航空、航太、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塑胶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 电脑辅助工程技术已成为塑胶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经。模具设计和制造与塑料加工有密切关系。塑料加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设计效果和模具制造质量,而塑料模具设计又以正确的塑料制品设计为基础。塑料模具设计要考虑的结构要素有①分型面,即模具闭合时凹模与凸模相互配合的接触表面。它的位置和形式的选定,受制品形状及外观、壁厚、成型方法、后加工工艺、模具类型与结构、脱模方法及成型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②浇注系统,即由注塑机喷嘴至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特别是浇口位置的选定应有利于熔融塑料在良好流动状态下充满型腔,附在制品上的固态流道和浇口冷料在开模时易于从模具内顶出并予以清除。③塑料收缩率以及影响制品尺寸精度的各项因素,如模具制造和装配误差、模具磨损等。此外,设计压塑模和注塑模时,还应考虑成型机的工艺和结构参数的匹配。在塑料模具设计中已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型腔的模具,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节约工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多型腔的模具,包括一上模板和一面对所述上模板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型腔,所述型腔分布成两排,所述两排型腔的开口相对。上述多型腔的模具,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上型腔。上述多型腔的模具,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六个上型腔,每三个所述上型腔排成一列。上述多型腔的模具,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上型腔配合的下型腔。上述多型腔的模具,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六个下型腔,每三个所述下型腔排成一列。上述多型腔的模具,优选的,所述型腔连接有一由所述上型腔板和所述下型腔板构成的注入通道。
本专利的技术效果在于注塑模的基本结构都是由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组成的。 定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动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注塑成型时,定模部分和随液压驱动的动模部分经导柱导向而闭合,塑料熔体从注塑机喷嘴经模具浇注系统进入形腔;注塑成型冷却后开模,即定模和动模分开,一般情况下塑件留在动模上,模具顶出机构将塑件推出模外。本专利的多型腔模具一次成型六个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节约工时。


图1为本专利上模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下模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多型腔的模具,包括一上模板和一面对上模板的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型腔,型腔分布成两排,两排型腔的开口相对。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上模板示意图。上述多型腔的模具,上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上型腔。优选的,上模板上设有六个上型腔,每三个上型腔排成一列。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下模板示意图。上述多型腔的模具,下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上型腔配合的下型腔。优选的,下模板上设有六个下型腔,每三个下型腔排成一列。上述多型腔的模具,优选的,型腔连接有一由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构成的注入通道。该注入通道用于连接流道板上的流道,将流道中的熔液引入型腔中,注塑成型。根据模具上各部件的作用不同,一般注塑模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成型零部件指定模、动模部分中组成型腔的零件。通常由型芯、凹模、镶件等组成,合模时构成型腔,由于填充塑料熔体,它决定塑件的形状和尺寸。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它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分为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导向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导向机构两类。首者是保证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准确对合,以保证塑件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后者是避免顶出过程中推出板歪斜而设置的。脱模机构用于开模时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装置,又称顶出机构。其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顶杆脱模机构、推板脱模机构和推管脱模机构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当塑件上的侧向有凹凸形状的孔或凸台时,就需要有侧向的凸模或型芯来成型。在开模推出塑件之前,必须先将侧向凸模或侧向型芯从塑件上脱出或抽出,塑件才能顺利脱模。使侧向凸模或侧向型芯移动的机构称为侧向抽芯机构。加热放冷却系统为了满足注塑工艺对模具的温度要求,必须对模具温度进行控制,所以模个常常设有冷却系统并在模具内部或四周安装加热元件。冷却系统一般在模具上开设冷却水道。排气系统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为了将型腔内的空气排出,常常需要开设排气系统,通常是在分型面上有目的的开设若干条沟槽,或利用模具的推杆或型芯与模板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小型塑件的排气量不大,因此可直接利用分型而排气,而不必另设排气槽。其他零部件如用来固定、支承成型零部件或起定位和限位作用的零部件等。虽然本专利己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专利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型腔的模具,包括一上模板和一面对所述上模板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分布成两排,所述两排型腔的开口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上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六个上型腔,每三个所述上型腔排成一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上型腔配合的下型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六个下型腔,每三个所述下型腔排成一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腔连接有一由所述上型腔板和所述下型腔板构成的注入通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型腔的模具,包括一上模板和一面对所述上模板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型腔,所述型腔分布成两排,所述两排型腔的开口相对。注塑模的基本结构都是由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组成的。定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动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注塑成型时,定模部分和随液压驱动的动模部分经导柱导向而闭合,塑料熔体从注塑机喷嘴经模具浇注系统进入形腔;注塑成型冷却后开模,即定模和动模分开,一般情况下塑件留在动模上,模具顶出机构将塑件推出模外。本发明的多型腔模具一次成型六个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节约工时。
文档编号B29C45/32GK102294792SQ20111022224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那仓孝行 申请人: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