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胎侧强制压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818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胎侧强制压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新型胎侧强制压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轮胎制造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 一种胎侧压出装置。背景技术
目前胎侧生产线一般采用的是压力匹配法进行胎侧压出生产,此法的原理是胶料在预口型内进行复合后经口型板挤出来,达到所需的胎侧形状和各点的尺寸,由于每批的胶料的门尼值是有波动的,这样就导致胶料的机头压力变化较大,使胶料在预口型内复合的形状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所生产的胎侧复合的形状跟着发生变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轮胎胎侧形状的新型胎侧强制压出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包括框架、将胶料分开的强制预口型及将胶料复合的口型板,所述强制预口型及口型板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为所述强制预口型呈中心对称结构,包括两组对称的流胶口,每组流胶口包括第一流胶口、第二流胶口,以及第三流胶口。所述口型板包括上口型板、下口型板,以及内口型板,所述内口型板安装在上口型板内,所述下口型板固定安装在上口型板内,其中,所述上口型板的底端具有关于中心线对称的两个流胶口,所述内口型板底端对应所述强制预口型的第一流胶口、第二流胶口,以及第三流胶口开设有流胶口一、流胶口二以及流胶口三,胎翼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的第一流胶口流入内口型板的流胶口一,然后流入上口型板的流胶口,胎侧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的第二流胶口流入内口型板的流胶口二,然后流入上口型板的流胶口,耐磨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的第三流胶口流入内口型板的流胶口三,然后流入上口型板的流胶口,三种胶料在口型板内复合。所述上口型板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 T型凹槽,T型凹槽的两对称边开口在上口型板的两侧边,下端开口在上口型板的底边,所述内口型板呈T型,卡在所述上口型板的T型凹槽内。所述上口型板底端两侧开设有螺孔,所述下口型板的两侧对应所述螺孔开设有台阶形通孔。所述第一流胶口为自强制预口型的顶端一侧靠外端开设的凹槽,第二流胶口为强制预口型的中间一侧开设的缝隙,第三流胶口为强制预口型的下部一侧靠内端开设的凹槽。所述框架整体呈长方体,前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截面呈长方形的凹槽,后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截面呈倒锥形的凹槽,凹槽的小开口连通长方形的凹槽,所述口型板安装在长方形的凹槽内,所述强制预口型安装在截面呈倒锥形的凹槽内。所述框架的上端还开设有自左端至右端的用来安装加热管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胶料在口型板内复合,降低胶料门尼的影响,从而保证胎侧形状的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的框架的主视图;图2A和图2B分别为图1中A-A视图和B-B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的强制预口型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的上口型板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的下口型板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的内口型板的主视图;图7和图8分别为强制预口型出来的左侧及右侧的胶料简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压出的胶料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6,本新型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包括框架1、强制预口型2及口型板。所述口型板包括上口型板32、下口型板34,以及内口型板36。请参阅图1及图2A和图2B,所述框架1整体呈长方体,前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截面呈长方形的凹槽12,后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截面呈倒锥形的凹槽14,凹槽14的小开口连通长方形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用来安装口型板,凹槽14用来安装强制预口型2。所述框架 1的上端还开设有自左端至右端的通孔16,用来安装加热管。请参阅图3,因为该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为同时压出两条胎侧的装置,所以该强制预口型2呈中心对称结构,包括两组对称的流胶口,每组流胶口包括第一流胶口 22、第二流胶口 24,以及第三流胶口 26,第一流胶口 22为自强制预口型2的顶端一侧靠外端开设的凹槽,第二流胶口 24为强制预口型2的中间一侧开设的缝隙,第三流胶口 26为强制预口型 2的下部一侧靠内端开设的凹槽。从该强制预口型2出来的左侧及右侧的胶料简图如图7 和图8所示,其中BEC代表胎翼胶,BSff代表胎侧胶,RC代表耐磨胶,该三种胶从该强制预口型2出来后,仍然处于分离状态,没有复合。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6,所述口型板包括上口型板32、下口型板34,以及内口型板 36,所述上口型板32 —侧向下凹陷形成一 T型凹槽322,T型凹槽322的两对称边开口在上口型板32的两侧边,下端开口在上口型板32的底边,所述上口型板32的底端具有关于中心线对称的两个流胶口 324,底端两侧开设有螺孔326。所述下口型板34的两侧对应所述螺孔326开设有台阶形通孔342。所述内口型板36呈T型恰好卡在所述上口型板32的T型凹槽322内,所述内口型板36底端对应所述强制预口型2的第一流胶口 22、第二流胶口 24,以及第三流胶口 26 开设有流胶口一 362、流胶口二 364以及流胶口三366。[0029]安装时,首先将内口型板36卡在上口型板32的T型凹槽322内,然后将下口型板 34对准上口型板32的底端使用螺栓穿过下口型板34的通孔342旋进上口型板32的螺孔 326,即组成了整个口型板。其中所述强制预口型2的作用是将挤压机的上中下三个螺杆挤出的三种胶料通过进行强制分开,另强制预口型的第一流胶口 22、第二流胶口 24,以及第三流胶口沈的形状要保证胶料在口型板内复合时满足设计要求。所述框架1的作用安装强制预口型2和口型板,同时通过框架1上安装的加热管对强制预口型2进行预热,保证胎侧压出不裂边,确保胎侧品质。口型板的作用胶料复合及通过口型开发试压,保证生产出的胎侧形状及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该胎侧强制压出装置的安装使用步骤如下将强制预口型2装入框架1并固定,使强制预口型2的第一流胶口 22、第二流胶口 24,以及第三流胶口沈分别和上中下机头流道出口相连,口型板装入框架1,通过机头锁紧块将口型板和框架1紧紧锁住,螺杆挤胶经机头流道流入强制预口型2,经强制预口型2的特定的流出口形状将三种胶料在口型板内复合,胶料的具体流向为胎翼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2的第一流胶口 22流入内口型板36的流胶口一 362,然后流入上口型板32的流胶口 324,胎侧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2的第二流胶口 M流入内口型板36的流胶口二 364,然后流入上口型板32的流胶口 324,耐磨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2的第三流胶口沈流入内口型板36的流胶口三366,然后流入上口型板 32的流胶口 324,最终,三种胶料在口型板内复合。当胶料门尼变化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杆转速来满足胶料复合精度,从而降低门尼变化对胎侧的影响,通过口型板的口型形状的约束, 使挤出的复合胎侧满足设计要求,复合后的其中一个胎侧简图如图9所示。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将胶料分开的强制预口型及将胶料复合的口型板,所述强制预口型及口型板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预口型呈中心对称结构,包括两组对称的流胶口,每组流胶口包括第一流胶口、第二流胶口,以及第三流胶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型板包括上口型板、下口型板,以及内口型板,所述内口型板安装在上口型板内,所述下口型板固定安装在上口型板内,其中,所述上口型板的底端具有关于中心线对称的两个流胶口,所述内口型板底端对应所述强制预口型的第一流胶口、第二流胶口,以及第三流胶口开设有流胶口一、流胶口二以及流胶口三,胎翼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的第一流胶口流入内口型板的流胶口一,然后流入上口型板的流胶口,胎侧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的第二流胶口流入内口型板的流胶口二,然后流入上口型板的流胶口,耐磨胶的胶料自强制预口型的第三流胶口流入内口型板的流胶口三,然后流入上口型板的流胶口,三种胶料在口型板内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口型板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 T型凹槽,T型凹槽的两对称边开口在上口型板的两侧边,下端开口在上口型板的底边,所述内口型板呈T型,卡在所述上口型板的T型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口型板底端两侧开设有螺孔,所述下口型板的两侧对应所述螺孔开设有台阶形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胶口为自强制预口型的顶端一侧靠外端开设的凹槽,第二流胶口为强制预口型的中间一侧开设的缝隙,第三流胶口为强制预口型的下部一侧靠内端开设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整体呈长方体, 前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截面呈长方形的凹槽,后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截面呈倒锥形的凹槽,凹槽的小开口连通长方形的凹槽,所述口型板安装在长方形的凹槽内,所述强制预口型安装在截面呈倒锥形的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端还开设有自左端至右端的用来安装加热管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胎侧强制压出装置,包括框架、将胶料分开的强制预口型及将胶料复合的口型板,所述强制预口型及口型板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两侧。强制预口型装入框架并固定,强制预口型的第一流胶口、第二流胶口,以及第三流胶口分别和胶料挤出机的上中下机头流道出口相连,口型板装入框架,通过机头锁紧块将口型板和框架紧紧锁住,螺杆挤胶经机头流道流入强制预口型,经强制预口型的特定的流出口形状将三种胶料在口型板内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胶料在口型板内复合,降低胶料门尼的影响,从而保证胎侧形状的稳定。
文档编号B29L30/00GK202088424SQ20112014311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孙成云 申请人: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