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830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成型超薄塑胶件的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塑料产品成型时,动模和定模间形成型空间,依靠注塑压力作用,使塑胶料注入成型空间,通过保压冷却顶出,成型塑胶产品。成型塑胶薄件产品,仅依靠单纯的注塑压力作用,很难确保整个型腔均能够被同时均勻填充,在注塑成型时会出现取向,使得成型后的塑胶薄件内部存在内应力,而导致翘曲变形甚至破裂。一般注塑在BOSS柱和RIB处容易有缩痕,较难避免和控制。使得在成型外观面要求比较高的产品时,保压压力和锁模力偏大,对注塑机要求严苛。在成型外观面要求比较高的产品时,熔接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头痛和难处理的问题。因结构有特殊要求,部分产品设计后,肉厚差异比较大,成型时产品缺陷比较多。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有利于提升注塑成品质量和简化注塑过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包括形成成型间隙且横向布设的动模和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内设有一动模模仁,所述定膜周部上设有与动模模仁形成成型空间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设于其后端部上的弹性体和弹簧机构连接并驱动复位。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注塑塑胶料后,减少成型空间的容积,来压缩被填充的塑胶料,尔后保压冷却顶出制品,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塑胶件特别是塑胶薄件的品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具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具合膜注入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具合膜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包括形成成型间隙且横向布设的动模1和定膜2,所述动模1内设有一动模模仁3,所述定膜1周部上设有与动模模仁3 形成成型空间的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与设于其后端部上的弹性体5和弹簧机构6连接并驱动复位。上述动模1经位于动模1后端且与动模1顶接在一起的移动座体7驱动,所述移动座体7的内腔设有一推板8,所述动模模仁3经一贯穿动模1的连杆9与推板8连接,所述推板8的后端面上螺接有一调节螺钉10。结合上述模具结构,按如下步骤进行注塑压缩成型a.注塑前,调节推板后端面上的调节螺钉,使注塑型腔的成型间隙大于产品成型时的厚度;b.通过移动座体推动动模向定膜运动,达到初期合膜状态,使动模模仁、定膜和活动板之间形成成型间隙;c.注塑装置向成型间隙内注入成型材料液,并计量注入量;d.注入完成型材料液后,使推板通过连杆推动动模模仁朝定膜继续移动,并使活动板压缩弹性体和弹簧机构,减少成型间隙并达到产品所需厚度要求,同时,活动板前端面与定膜成型端面之间成直线状态,减少产品披风;e.开模后,顶出注塑好的制品。具体实施过程结合上述的模具和成型方法,通过注塑塑胶料后,减少成型空间的容积,来压缩被填充的塑胶料,尔后保压冷却顶出制品。通过此方法及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塑胶件特别是塑胶薄件的品质。一般的注塑压缩都需高精度的机台作为必要的条件才能完成工艺,本发明通过选用特定的结构,在注塑过程中切入产品,通过顶出压缩后,保持与分型面一致,直至冷却顶出,可很好的调节成型工业,为寻求较佳产品质量的成型条件提供了便利的可调节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包括形成成型间隙且横向布设的动模和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内设有一动模模仁,所述定膜周部上设有与动模模仁形成成型空间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设于其后端部上的弹性体和弹簧机构连接并驱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经位于动模后端且与动模顶接在一起的移动座体驱动,所述移动座体的内腔设有一推板,所述动模模仁经一贯穿动模的连杆与推板连接,所述推板的后端面上螺接有一调节螺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注塑压缩成型模具,包括形成成型间隙且横向布设的动模和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内设有一动模模仁,所述定膜周部上设有与动模模仁形成成型空间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设于其后端部上的弹性体和弹簧机构连接并驱动复位。本实用新型通过注塑塑胶料后,减少成型空间的容积,来压缩被填充的塑胶料,尔后保压冷却顶出制品,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塑胶件特别是塑胶薄件的品质。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2071294SQ2011201528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4日
发明者彭云建, 谢杰夫, 郑明凤 申请人: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