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734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尤其是汽车制作过程中带有倒扣的产品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模具一般都是体积比较大,厚度比较薄。产品注塑成型后,在把此类产品顶出模具时,产品还有倒扣结构,现有技术中只用大斜顶机构及其他辅助机构配合进行,如图1所示,该顶出机构包括穿设在动模板11上的斜顶12,产品I在与斜顶12接触的表面处具有一个倒扣10。在产品浇注成型冷却过程中,由热力学原理可知,产品材料收缩,会在斜顶块的胶位面产生包紧力,导致产品I粘在斜顶12上,与斜顶一起运动。导致产品无法脱模,产品损坏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包括穿设在动模板上的斜顶,在动模板上还穿设有一直顶,所述直顶上具有一个与产品倒扣对应的顶出端。优选地,产品倒扣与斜顶侧壁之间形成一凹槽,直顶的顶出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直顶的上端面形成一个与产品倒扣对应的凹陷部,所述直顶的凹陷部靠近斜顶一端的侧壁形成直顶的顶出端。优选地,直顶的上端面覆盖有耐磨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设一直顶,在直顶上设有一个针对倒扣结构的顶出端,而且直顶与斜顶的运动方向不同,因此在脱模的过程中,直顶的顶出端能够使产品倒扣受到一个与斜顶运动方向不同的力,使产品倒扣脱离斜顶,增加了脱模效率,防止了产品在脱模过程中出现损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现有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顶上端面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穿设在动模板21上的斜顶22,在动模板21上还穿设有一直顶23,所述直顶23上具有一个与产品倒扣10对应的顶出端231。直顶的增设是为了用于对产品I的倒扣10的顶出,因此直顶23的顶出端231应当与产品I的倒扣10相对应,在图2中斜顶22朝由上方运动,直顶23朝正上方运动,为阻碍产品I的倒扣10与斜顶22 —同朝右上方运动,因此对应地,直顶23的顶出端231会对产品I的倒扣10施加不同方向的力,即对产品I的倒扣10施加一个向左的力(包括左上、左下或正左方向),那么对应地,直顶23的顶出端231设置在产品I的倒扣10的右侧,与斜顶的左侧壁接触。具体地,产品倒扣10与斜顶22侧壁之间形成一凹槽,直顶23的顶出端231位于所述凹槽内。可以理解的是,产品I具有倒扣10,因此该倒扣10会与斜顶22的侧壁形成一个凹槽,这个凹槽的一个侧壁即为倒扣10,因此顶出端231位于该凹槽内也即说明顶出端231设置在倒扣10的外侧一端,只要顶出端231对倒扣10外侧一端施加一个与斜顶22运动方向不同的力,就可以把倒扣10 “扣下来”。为了便于模具制作并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直顶23的上端面形成一个与产品倒扣对应的凹陷部232,所述直顶23的凹陷部232靠近斜顶一端的侧壁形成直顶23的顶出端231。因此在产品浇铸的过程中,产品的倒扣是在凹陷部232内形成的,直顶23的凹陷部232作为形成产品型腔的一部分。直顶23的上端面覆盖有耐磨片,利于配模和调整产品分型面夹线,直顶上的耐磨片上端不能开通,否则会出现耐磨片螺丝断裂的风险。当产品I在模具内注塑成型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顶出机构顶出产品I时,直顶23与斜顶22同步运动,由于斜顶的斜顶座的导向作用,斜顶22是沿斜向运动的,直顶和底针板同向正上方运动,在此过程中,直顶23的顶出端231作用于产品I的倒扣10,由于直顶23的顶出端231位于倒扣10的右边,能够阻碍倒扣10随斜顶22向右上方运动,即直顶23的顶出端231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能够给倒扣10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有朝右的分力,使得倒扣10从斜顶22上脱离,由此增加了产品的脱模力,能顺利是产品从斜顶22上脱模。也可以理解为直顶挡住了产品斜向运动,使产品不跟着斜顶跑了。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包括穿设在动模板上的斜顶,其特征在于:在动模板上还穿设有一直顶,所述直顶上具有一个与产品倒扣对应的顶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产品倒扣与斜顶侧壁之间形成一凹槽,直顶的顶出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顶的上端面形成一个与产品倒扣对应的凹陷部,所述直顶的凹陷部靠近斜顶一端的侧壁形成直顶的顶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直顶的上端面覆盖有耐磨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带倒扣产品的顶出机构,包括穿设在动模板上的斜顶,在动模板上还穿设有一直顶,所述直顶上具有一个与产品倒扣对应的顶出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设一直顶,在直顶上设有一个针对倒扣结构的顶出端,而且直顶与斜顶的运动方向不同,因此在脱模的过程中,直顶的顶出端能够使产品倒扣受到一个与斜顶运动方向不同的力,使产品倒扣脱离斜顶,增加了脱模效率,防止了产品在脱模过程中出现损坏。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2986003SQ2012205684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邹强 申请人:深圳市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