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群注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128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群注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特大型高分子塑料及相关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涉及大供料量成型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多台注塑射台供料成型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注塑成型装备只有一台注塑射台供料成型,其缺点在于:1.单台注塑台的供料量有限,其能生产的制品只能在这供料量内,如果需要生产的制品在这台注塑射台供料量之外,则此台注塑成型装备就生产不了超出它供料范围的制品;2.单台注塑射台供料时的射程有限,其能生产的制品只能在这射程内,如果需要生产的制品在这台注塑射台供料射程外,则此台注塑成型装备也生产不了超出它射程范围的制品;3.受到加工及其他技术原因,注塑射台供料量和供料时的射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品不受供料量及射程限制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锁模机构、注塑机构、压板、底座及由动模和静模组成的模具,所述静模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静模内部具有热流通道,压板位于动模上方并与动模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群注成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滑动装置及一驱动机构,所述滑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该底座通过所述滑动装置滑动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底座直线移动,静模侧部横向开设有若干排列成一直线的注射孔,注射孔与热流通道相通,所述注塑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模具侧部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的注塑射台,注塑射台数量少于注射孔数量。在上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中,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直线滑轨,底座安装在滑轨上。在上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中,所述的静模两侧部均开设有注射孔,上述注塑射台分设在静模两侧。在上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中,位于同侧的注塑射台等间距分布。在上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中,分设在静模两侧的注塑射台对称设置。在上述的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中,模具单侧注塑射台的数量与静模单侧注射孔的数量之比为整数倍。在上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中,所述的锁模机构包括固定板、若干导柱和若干液压缸,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压板的上方,液压缸缸体与固定板固连,液压缸活塞杆与压板相连,导柱一端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穿过压板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在上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中,所述的液压缸沿固定板的横向中心线等间距分布。在上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中,所述的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0013]在上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两侧分设注塑射台,通过注塑射台对模具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注射,且注塑射台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无限制的叠加,提高了注射精确度,使制品质量显著提高;而且安装有模具的底座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沿滑轨做直线移动移动,使得在做大型制品时可适当减少注塑射台,由控制系统同时控制多台注塑射台对模具多方位多角度供料,第一次供料完成后模具移动,然后多台注塑射台对模具第二次供料,降低设备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PLC控制系统;2、静模;3、动模;4、底座;5、压板;7、注塑射台;8、固定板;
9、导柱;10、液压缸;11、滑轨;12、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锁模机构、注塑机构、压板
5、底座4及由动模3和静模2组成的模具,其中位于下方的为静模2,静模2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且静模2内部具有多条热流通道,位于上方的为动模3,压板5位于动模3上方并与动模3固连,动模3与静模2之间形成有型腔且型腔与热流通道相通,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1,PLC控制系统I具有使用方便、编程简单、功能强等优点。由于本供料成型装备专门针对大型、特大型(吨位以上)制品,模具整体设计为长方体为最佳,在静模2两长侧部均横向开设有多个排列成一直线的注射孔,每个注射孔都有相对应的热流通道且通过热流通道与型腔相通。注塑机构包括多个对称设置在模具两侧的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的注塑射台7,位于同一侧的注塑射台7等间距分布且每个注塑射台7与相对应的注射孔相配合。注塑射台7由PLC程序控制系统控制,注塑射台7可根据制品的需要无限叠加。此结构使得注塑射台7可根据各种制品的要求,多方位多角度地对模具进行快速精确地注射,而且还具备充足的供料量,注塑射台7则合理占用空间,不仅注射点均匀分布,保证注入到型腔内的原料分布均匀,而且提高注射效率和产品制量。移动群注成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滑动装置及一驱动机构,滑动装置安装在底座4上且该底座4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固定在地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直线滑轨11,底座4安装在滑轨11上,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12,底座4在伺服电机12的带动下沿滑轨11做直线移动。由于模具长度较长,为了减少设备成本,注塑射台7数量少于注射孔数量,其中静模2单侧注射孔的数量以偶数为最佳,模具单侧注塑射台7的数量与静模2单侧注射孔的数量之比为整数倍,即1: 2或1: 3,这样方便注塑射台7对模具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供料时,每个注塑射台7都能有相对应注射孔配合,同时也方便控制系统控制和编程。锁模机构包括固定板8、多根导柱9和多个液压缸10,固定板8位于压板5的上方,液压缸10缸体与固定板8固连,液压缸10活塞杆与压板5相连,导柱9 一端与固定板8相连,另一端穿过压板5垂直固定在底座4上,其中液压缸10沿固定板8的横向中心线等间距分布。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模具长度较长,为了方便设计固定板8及增强压板5对动模3的拉升力及稳定性,固定板8和压板5均为两块,每块固定板8四个边角上均安装上述导柱9,每块固定板8上均安装有两个液压缸10。压板5在液压缸10作用下沿导柱9做上下移动,液压缸10与注塑射台7均由PLC程序控制系统控制。压板5和动模3实现自动上下移动,而且液压缸10工作时对于压板5的作用力均匀,有助于动模3和静模2之间的衔接。压板5和动模3的上下移动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龙门架起重方式、钓葫芦起重方式等。工作时,压板5在液压缸10的作用下下移,使动模3和静模2衔接,此时动模3和静模2的内部形成可容纳制品的型腔,型腔通过与热流通道与静模2外部的注射孔相连,当各注塑射台7在PLC程序控制系统控制下向注射孔多角度多方位注射时,原料就从注塑射台7喷射口射出,通过注射孔进入热流通道,迅速抵达型腔,第一次供料完成后,模具在伺服电机12带动下沿滑轨11前移,而注塑射台7固定不动,待模具移动到位后,多台注塑射台7对模具第二次供料,等空腔注满后便停止注射,待制品冷却后,压板5带模具动模3上升,最后米用机械手取出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模具两侧分设多个注塑射台7,通过多台注塑射台7对模具第二次供料,从而突破了单台注塑射台7的供料量限制。同时,通过注塑射台7对模具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注射,提高了注射精确度及增加了注塑射程,提高了制品质量及扩大了可注塑的制品范围。再次,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安装在底座4上的模具可通过所述滑动装置,沿所述移动群注成型设备横向方向直线运动,从而进一步扩展该注塑射台7的射程范围;还可在做大型制品时适当减少注塑射台7,由控制系统同时控制多台注塑射台7对模具多方位多角度供料,第一次供料完成后模具移动,然后多台注塑射台7对模具第二次供料,降低设备成本。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锁模机构、注塑机构、压板(5)、底座(4)及由动模⑶和静模⑵组成的模具,所述静模⑵固定安装在底座⑷上且静模⑵内部具有热流通道,压板(5)位于动模(3)上方并与动模(3)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群注成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滑动装置及一驱动机构,所述滑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且该底座(4)通过所述滑动装置滑动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底座(4)直线移动,静模(2)侧部横向开设有若干排列成一直线的注射孔,注射孔与热流通道相通,所述注塑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模具侧部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的注塑射台(7),注塑射台(7)数量少于注射孔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直线滑轨(11),底座(4)安装在滑轨(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模(2)两侧部均开设有注射孔,上述注塑射台(7)分设在静模(2)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侧的注塑射台(7)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分设在静模(2)两侧的注塑射台(7)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模具同一单侧的注塑射台(7)数量与注射孔数量之比为整数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模机构包括固定板(8)、若干导柱(9)和若干液压缸(10),所述的固定板(8)位于压板(5)的上方,液压缸(10)缸体与固定板⑶固连,液压缸(10)活塞杆与压板(5)相连,导柱(9) 一端与固定板(8)相连,另一端穿过压板(5)垂直固定在底座(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10)沿固定板⑶的横向中心线等间距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群注成型设备,属于大型、特大型高分子塑料及相关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塑成型装备供料量少、供料范围较狭窄,注塑射台射程受限制、注射精度低的问题;包括控制系统、锁模机构、注塑机构、压板、底座及由动模和静模组成的模具,静模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静模内部具有热流通道,压板位于动模上方并与动模固连,还包括一滑动装置及一驱动机构,滑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且该底座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固定在地面上,驱动机构驱动底座直线移动,静模侧部横向开设有若干排列成一直线的注射孔,注射孔与热流通道相通,注塑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模具侧部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的注塑射台,注塑射台数量少于注射孔数量。
文档编号B29C45/67GK203046118SQ20132004846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金雨谷, 沈筱波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森茂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