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延膜辊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5028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流延膜辊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流延膜辊筒,包括主体及连接在主体的两端的轴头组件,主体包括外壳和内胆组件,内胆组件包括同轴套装的内管体及外管体,外管体的外周壁具有多条同方向、同角度的螺旋凸筋,外壳同轴套于外管体的外周,相邻的两条螺旋凸筋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走水腔,将辊筒的主体的结构设计成外壳加内胆组件的结构,在内胆组件的外周壁上设置多条螺旋凸筋,在相邻的两条螺旋凸筋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走水腔,使用时,通过一端芯轴的轴心经分流孔向导流腔内灌入冷却水,并分流进入各个走水腔,沿螺旋凸筋流动,并经另一端的导流腔及分流孔从芯轴的轴心排出,由于这些螺旋凸筋的作用,使得辊筒的周壁面能够均匀得到冷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流延膜辊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延膜辊筒。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大多数流延膜是各类包装及医疗机械、药品包装等必不可少的制品,应用于各类工业、食品包装、电子包装等行业。流延膜这个行业,经济形势大好,社会的需求量很大。由于客户的需求量大,客户要求生产线达到高产量,低能耗等要求,传统的生产设备已不能够满足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生产流延膜用的辊筒的冷却不理想的问题,造成产量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效、高产的生产流延膜用的辊筒,其能够达到极好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流延膜辊筒,包括主体及连接在所述的主体的两端的轴头组件,所述的主体包括外壳和内胆组件,所述的内胆组件包括同轴套装的内管体及外管体,所述的轴头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内管体的端部的芯轴、沿横截面方向密封安装在所述的芯轴上的内法兰和外法兰,所述的内法兰与所述的外法兰之间形成导流腔,所述的内法兰的周边缘与所述的内管体的对应端部相密封连接,所述的外法兰的周边缘与所述的外管体的对应端部相密封连接,所述的内法兰与所述的外法兰之间通过多个沿周向等距分布的轴向延伸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芯轴上从远离所述的主体的一端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的芯轴上对应所述的内法兰与所述的外法兰之间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使所述的导流腔与所述的盲孔相贯通的分流孔,所述的外管体的外周壁具有多条同方向、同角度的螺旋凸筋,所述的外壳同轴套于所述的外管体的外周,相邻的两条所述的螺旋凸筋与所述的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走水腔,每个所述的走水腔均与所述的导流腔相贯通。
[0006]优选地,所述的内管体的轴向三等分点的位置外壁与所述的外管体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环形筋,所述的加强环形筋上分别开设有通孔。
[0007]优选地,所述的外法兰上偏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排气、放水的排放孔,所述的排放孔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塞。
[0008]优选地,所述的芯轴包括轴本体和封头,所述的封头封堵在开设在所述的轴本体上的轴向的通长孔而形成所述的盲孔。
[0009]优选地,所述的外管体的外周壁上等距分布有十六条螺旋凸筋。
[0010]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轴向均勻分布的六个连接件。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辊筒的主体的结构设计成外壳加内胆组件的结构,在内胆组件的外周壁上设置多条螺旋凸筋,在相邻的两条螺旋凸筋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走水腔,使用时,通过一端芯轴的轴心经分流孔向导流腔内灌入冷却水,并分流进入各个走水腔,沿螺旋凸筋流动,并经另一端的导流腔及分流孔从芯轴的轴心排出,由于这些螺旋凸筋的作用,使得辊筒的周壁面能够均匀得到冷却,便于对制品的厚度及冷却要求进行控制,进而提闻生广效率和广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延膜辊筒的结构示意图(轴向剖视);
[0013]附图2为附图1中I处放大示意图;
[0014]附图3为附图1中A-A向剖视图;
[0015]附图4为附图1中B-B向剖视图。
[0016]附图中:1、外壳;2、内管体;3、外管体;4、芯轴;5、内法兰;6、外法兰;7、导流腔;8、连接件;9、盲孔;10、分流孔;11、螺旋凸筋;12、走水腔;13、加强环形筋;14、通孔;15、排放孔;16、密封塞;17、轴本体;18、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
[0018]本说明书的附图1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冷却水的流向。
[0019]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流延膜辊筒,包括主体及连接在主体的两端的轴头组件,主体包括外壳I和内胆组件,内胆组件包括同轴套装的内管体2及外管体3,内管体2与外管体3均采用无缝钢管,轴头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安装在内管体2的端部的芯轴4、沿横截面方向密封安装在芯轴4上的内法兰5和外法兰6,轴头组件是便于装轴承或传动连接至电机,内法兰5与外法兰6之间形成导流腔7,内法兰5的周边缘与内管体2的对应端部相密封连接,外法兰6的周边缘与外管体3的对应端部相密封连接,内法兰5与外法兰6之间通过多个沿周向等距分布的轴向延伸的连接件8固定连接,内法兰5和外法兰6对应分别均匀开设有六个孔,连接件8分别对应焊接在内法兰5上一个孔和外法兰6上的一个孔之间,这六个连接件8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对辊面(外壳I的外周壁)的加工及调节辊筒运转过程中的动平衡,从而保证保证产品的厚度均匀,芯轴4上从远离主体的一端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盲孔9,芯轴4上对应内法兰5与外法兰6之间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使导流腔7与盲孔9相贯通的分流孔10,外管体3的外周壁具有多条同方向、同角度的螺旋凸筋11,外壳I同轴套于外管体3的外周,相邻的两条螺旋凸筋11与外壳I的内壁之间形成走水腔12,每个走水腔12均与导流腔7相贯通,一侧的分流孔10使得冷却水进水沿多方向分别进入各个走水腔12,另外一侧的分流孔10使得从各个走水腔12流来的冷却水流至轴心从盲孔9排出。
[0020]进一步具体地,内管体2的轴向三等分点的位置外壁与外管体3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环形筋13,增加辊面的强度,同时减小辊筒挠度变形量,加强环形筋13上分别开设有通孔14,外法兰6上偏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排气、放水的排放孔15,排放孔15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塞16,芯轴4包括轴本体17和封头18,封头18封堵在开设在轴本体17上的轴向的通长孔而形成盲孔9,外管体3的外周壁上等距分布有十六条螺旋凸筋11,连接件8包括轴向均匀分布的六个连接件8,为了提高冷却效果和冷却均匀性,本设计中的外壳I采用壁厚较小的合金钢筒件,具备硬度高、耐腐蚀的特性。[0021]综上的结构,将辊筒的主体的结构设计成外壳I加内胆组件的结构,在内胆组件的外周壁上设置多条螺旋凸筋11,在相邻的两条螺旋凸筋11与外壳I的内壁之间形成走水腔12,使用时,通过一端芯轴4的轴心经分流孔10向导流腔7内灌入冷却水,并分流进入各个走水腔12,沿螺旋凸筋11流动,并经另一端的导流腔7及分流孔10从芯轴4的轴心排出,由于这些螺旋凸筋11的作用,使得辊筒的周壁面能够均匀得到冷却,便于对制品的厚度及冷却要求进行控制,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本设计不仅能够实现极好的冷却效果和冷却均匀性,而且能够保证辊筒的强度,且结构稳定。
[002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流延膜辊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连接在所述的主体的两端的轴头组件,所述的主体包括外壳和内胆组件,所述的内胆组件包括同轴套装的内管体及外管体,所述的轴头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内管体的端部的芯轴、沿横截面方向密封安装在所述的芯轴上的内法兰和外法兰,所述的内法兰与所述的外法兰之间形成导流腔,所述的内法兰的周边缘与所述的内管体的对应端部相密封连接,所述的外法兰的周边缘与所述的外管体的对应端部相密封连接,所述的内法兰与所述的外法兰之间通过多个沿周向等距分布的轴向延伸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芯轴上从远离所述的主体的一端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的芯轴上对应所述的内法兰与所述的外法兰之间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使所述的导流腔与所述的盲孔相贯通的分流孔,所述的外管体的外周壁具有多条同方向、同角度的螺旋凸筋,所述的外壳同轴套于所述的外管体的外周,相邻的两条所述的螺旋凸筋与所述的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走水腔,每个所述的走水腔均与所述的导流腔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膜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体的轴向三等分点的位置外壁与所述的外管体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环形筋,所述的加强环形筋上分别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膜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法兰上偏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排气、放水的排放孔,所述的排放孔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膜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包括轴本体和封头,所述的封头封堵在开设在所述的轴本体上的轴向的通长孔而形成所述的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膜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体的外周壁上等距分布有十六条螺旋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膜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轴向均匀分布的六个连接件。
【文档编号】B29C41/46GK203449523SQ20132055153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何海潮, 师少江 申请人: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