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变截面类工型复合材料制件的工装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4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造变截面类工型复合材料制件的工装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变截面类工型复合材料制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用于制造变截面类工型复合材料制件的工装,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复合材料匀压板;所述的匀压板是:金属板上铺叠碳纤维层,碳纤维层上粘贴橡胶层;制成两个左、右复合材料匀压板;2)将剪裁成型的碳纤维预浸料铺叠成型a)将碳纤维预浸料按上阳模主体的外形逐层铺叠至要求厚度,得上模铺层;b)将碳纤维预浸料按下阳模主体的外形逐层铺叠至要求厚度,得下模铺层;c)将碳纤维预浸料按左、右缘条主体的外形逐层铺叠至要求厚度,得左缘条铺层和右缘条铺层;d)将碳纤维预浸料按夹层结构的外形逐层铺叠至要求厚度,得夹层结构铺层;3)整体组合顺序:将中间隔板(300)安放在碳纤维预浸料铺放完成下模的定位部件Ⅳ(203)上,然后在中间隔板(300)上定位放置夹层结构铺层,按照上阳模(100)和下阳模(200)定位部件位置组合上模铺层和下模铺层,根据中间隔板位置定位组合两侧的左缘条铺层和右缘条铺层,最后按照复合材料匀压板定位销(204)位置定位安装左、右复合材料匀压板;4)将铺叠成型的工装,放入真空袋中,在120-180℃,0.3-0.8MPa下固化成型1~3小时;5)冷却后,拆除左、右复合材料匀压板、上阳模(100)、下阳模(200)和中间隔板(300),得到变截面类工型复合材料制件;所述的用于制造变截面类工型复合材料制件的工装:由上阳模(100)、下阳模(200)和中间隔板(300)构成;所述的上阳模(100)是:由主体部件Ⅰ(101)、定位部件Ⅰ(102)、定位部件Ⅱ(103)和手柄部件(104)构成一体结构的上阳模主体;所述的下阳模(200)是:由主体部件Ⅱ(201)、定位部件Ⅲ(202)、定位部件Ⅳ(203)和复合材料匀压板定位销(204)构成一体结构的下阳模主体,下阳模主体安装在底板(206)上,下阳模底板(206)四个端角处设有便于工装转移的吊环(205);中间隔板(300)与定位部件Ⅳ(203)活动连接;通过上阳模的定位部件Ⅰ(102)和定位部件Ⅱ(103)与下阳模的定位部件Ⅲ(202)和定位部件Ⅳ(203)配合,将上阳模(100)和下阳模(200)组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复合材料匀压板步骤是:在金属板上铺叠碳纤维预浸料,使用加热设备对铺层进行热压实;铺叠完成后,在坯料周围使用相同厚度的生橡胶带进行封边;将坯料放入真空袋中,在120-180℃,0.3-0.6MPa下固化成型1~3小时;降温后,对匀压板进行表面修整,并在表面贴覆1~5mm厚的熟橡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剪裁成型的碳纤维预浸料铺叠成型时,第一层进行预压实,然后,每增加3~5层进行压实一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