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内置物件式发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23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内置物件式发泡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内置物件式发泡模具。



背景技术:

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是聚氨酯原料在发泡剂的作用下,在闭合的模腔内经过发泡成型后,制成柔软的产品。产品造型的可塑性强,颜色丰富,产品开发周期和生产同期短,是制造工艺品玩具等产品的较好方法。

现有的发泡模具一般是两片式的,上模块与下模块,这样的模具十分传统,不能生产可内置小物件的发泡产品,生产出来的发泡产品只能是充满整个产品,不能在发泡的产品内部放置东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内置物件式发泡模具,结构简单,能制造出可内置小物件的发泡产品,同时有效地解决了气泡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内置物件式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上模块凹陷设置有上模腔,上模腔的腔内设置有上固定针,下模块设置有下模腔,下模腔的腔内设置有下固定针。

发泡前在固定针上放置小物件,再将聚氨酯原料与发泡剂一起放入下模腔内,合上上模块进行发泡。小物件中间为一空心柱型空腔,空腔刚好足够放置固定针,由于固定针是水平面向上倾斜的,倾斜角度根据不同小物件来调整,使小物件在模腔发泡过程中不会因发泡而掉下,使模具可制造出可内置小物件的发泡产品,因而产品具有更多的使用性,如小物件为一小磁铁,发泡成型的发泡产品在顶部具有磁性,在底部也具有磁性,当两个具有磁性的发泡产品上下放置时,能够在磁铁的磁性下相互吸引,叠在一起,从而使产品产生更多可操作的方式,十分具有吸引性,同时模腔内左侧、右侧同时具有固定针时,产生的发泡产品可实现多方位的吸引,从而产生类似“乐高”的堆积效果,可玩性强,而且还可以放置其他小物件,例如发光小物件、发声小物件等等。上固定针和下固定针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数量,固定针可设置为锥型或柱型,底端圆形,顶端为针状,锥型设置可便于发泡成型后脱模后解除与固定针的固定。

其中,所述上固定针与上模块水平面所成角度为0°-180°,上固定针的长度为上模腔的高度的1/1000倍-1倍;其中,所述下固定针与下模块水平面所成角度为0°-180°,下固定针的长度为下模腔的高度的1/1000倍-1倍。

其中,所述上固定针与上模块水平面所成角度为5°-90°,上固定针的长度为上模腔的高度的1/50倍-1/2倍。其中,所述下固定针与下模块水平面所成角度为5°-90°,下固定针的长度为下模腔的高度的1/50倍-1/2倍。倾斜角度与长度配合着模腔的高度,使出模时更容易取出而避免损坏产品表面,由于模具模腔的大小根据客户产品的大小来决定,当产品很大时,模腔相应地需要做大,同时高度也随之变大,但内置小物件所需要的固定针长度不需要随模腔的高度增加而增加,反而只需要模腔高度的1/1000倍即可,当产品为日常用发泡产品时,优选地,固定针的长度为模腔的高度的1/50倍-1/2倍;同时固定针设置于凹陷的模腔内,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0°-180°,当角度为0°或180°时,相当于与水平面平行,物件直接将空腔插入固定针,横放于固定针上进行发泡,而且大范围的角度设置可使固定针设置于模腔内部不同的位置,使发泡成型出来的产品具有多方位、多数量的内置物件,实用性更好,优选地,上固定针与上模块水平面所成角度为5°-90°,下固定针与下模块水平面所成角度为5°-90°,设置一定角度让物件不在发泡过程中不易掉落,同时所成角度与固定针长度的配合使用,使出模时更容易取出而避免损坏产品表面。

其中,所述下模腔底部向外延伸设置有底台。合模时上模腔与下模腔接触,底台与上模腔接触,从而使发泡产品底部没有模痕,表面更光滑。

其中,所述下模腔顶部设置有若干条排气槽。发泡剂与聚氨酯在模腔内发泡,发泡时的温度较高,使聚氨酯迅速与发泡剂反应,反应产生的气体较多时若不及时排出会造成模具损坏,严重时出模会使操作人员受伤,故设置若干条排气槽,及时排出反应产生的气体,同时排气槽连通着模腔内外,时刻保持着二者间的气压平衡。

其中,所述上模块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下模块还设置有定位台。定位槽与定位台配合使用,合模时使二者更精确地使模腔内保持密闭,同时也防止原料外泄。

其中,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模块一侧的锁合装置,所述锁合装置包括锁合手把以及与锁合手把活动连接的按压锤。合模后使用锁合装置将上模块与下模块锁合起来,使两个模块接触更紧密,发泡更好。

其中,还包括用于连接上模块与下模块的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模具的下模腔设置有排气槽,使发泡产生的气体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模腔内,避免了产品表面产生花纹,同时创新性地在模腔内设置有固定针,发泡前让小物件固定在固定针上,合上模具进行发泡,发泡成型后打开上模块顺着固定针取下发泡产品即完成,产品可内置小物件,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出多个成品堆彻一起的成品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上模块、2下模块、3连接轴、4、锁合装置、41锁合手把、42按压锤、5上模腔、6下模腔、7上固定针、8下固定针、9底台、10排气槽、11定位槽、12定位台、13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内置物件式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块1和下模块2,上模块1凹陷设置有上模腔5,上模腔5的腔内设置有上固定针7,下模块2设置有下模腔6,下模腔6的腔内设置有下固定针8。发泡模具还包括用于连接上模块1与下模块2的连接轴3,连接轴3分别与上模块1和下模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下模块2的另一侧与锁合装置4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后的发泡模具更稳定,上模块1与下模块2贴合得更紧密,发泡效果更好。

发泡前在固定针上放置小物件,再将聚氨酯原料与发泡剂一起放入下模腔6内,合上上模块1进行发泡。小物件中间为一空心柱型空腔,空腔刚好足够放置固定针,由于固定针与模块的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形成的角度根据不同小物件来调整,使模具可制造出可内置小物件的发泡产品,因而成品13具有更多的使用性,如小物件为一小磁铁,发泡成型的发泡产品在顶部具有磁性,在底部也具有磁性,当两个具有磁性的发泡产品上下放置时,能够在磁铁的磁性下相互吸引,叠在一起,从而使成品13产生更多可操作的方式,十分具有吸引性,同时模腔内左侧、右侧同时具有固定针时,如图6所示,产生的发泡成品13可实现多方位的吸引,从而产生类似“乐高”的堆积效果,产品的堆积可以随着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延伸,可玩性强,而且还可以放置其他小物件,例如发光小物件、发声小物件等等。上固定针7和下固定针8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数量、不同位置,固定针可设置为锥型或柱型,底端圆形,顶端为针状,锥型设置可便于发泡成型后脱模后解除与固定针的固定。

本实施例上固定针7与上模块1水平面所成角度为35°,上固定针7的长度为上模腔5的高度的1/2倍。其中,所述下固定针8与下模块2水平面所成角度为35°,下固定针8的长度为下模腔6的高度的1/2倍。倾斜角度与长度配合着模腔的高度,使出模时更容易取出而避免损坏产品表面,由于模具模腔的大小根据客户产品的大小来决定,当产品很大时,模腔相应地需要做大,同时高度也随之变大,但内置小物件所需要的固定针长度不需要随模腔的高度增加而增加,反而只需要模腔高度的1/1000倍即可,当产品为日常用发泡产品时,优选地,固定针的长度为模腔的高度的1/50倍-1/2倍;同时固定针设置于凹陷的模腔内,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0°-180°,当角度为0°或180°时,相当于与水平面平行,物件直接将空腔插入固定针,横放于固定针上进行发泡,而且大范围的角度设置可使固定针设置于模腔内部不同的位置,使发泡成型出来的产品具有多方位、多数量的内置物件,实用性更好,优选地,上固定针7与上模块1水平面所成角度为5°-90°,下固定针8与下模块2水平面所成角度为5°-90°,设置一定角度让物件不在发泡过程中不易掉落,同时所成角度与固定针长度的配合使用,使出模时更容易取出而避免损坏产品表面。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下模腔6底部向外延伸设置有底台9。合模时上模腔5与下模腔6接触,底台9与上模腔5接触,从而使发泡产品底部没有模痕,表面更光滑。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下模腔6顶部设置有若干条排气槽10。发泡剂与聚氨酯在模腔内发泡,发泡时的温度较高,使聚氨酯迅速与发泡剂反应,反应产生的气体较多时若不及时排出会造成模具损坏,严重时出模会使操作人员受伤,故设置若干条排气槽10,及时排出反应产生的气体,同时排气槽10连通着模腔内外,时刻保持着二者间的气压平衡。

本实施例上模块1还设置有定位槽11,所述下模块2还设置有定位台12。定位槽11与定位台12配合使用,合模时使二者更精确地使模腔内保持密闭,同时也防止原料外泄。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模块2一侧的锁合装置4,所述锁合装置4包括锁合手把41以及与锁合手把41活动连接的按压锤42。合模后使用锁合装置4将上模块1与下模块2锁合起来,使两个模块接触更紧密,发泡更好。

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连接上模块1与下模块2的连接轴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上固定针7与上模块1水平面所成角度为85°,上固定针7的长度为上模腔5的高度的1/1000倍。其中,所述下固定针8与下模块2水平面所成角度为85°,下固定针8的长度为下模腔6的高度的1/1000倍。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