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554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成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



背景技术:

市售有一种中空成型机,其主要是将颗粒状的塑料加热成熔融状后,再使熔融状的塑料大致形成中空管状的胚料,于胚料外罩覆模具,并且在胚料内充气,造成胚料受到气体压力抵压而朝向模具的模穴内壁变型,待胚料冷却后就能获的与模具的模穴相同形状的制品。

所述的中空成型机无论是欲将何种塑料加工成制品,模具的作业温度都会影响制品的质量与制成良率,以颗粒状的聚乳酸塑料为例,其较佳要使模具的温度保持在80C-130C 之间,如此以聚乳酸塑料制成的制品才能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以及能够有较高的制成良率。然而一般中空成型机用来提供模具结合的模座没有能够调整温度的设计,因而在一开始作业时,模具的温度低于80C,造成制品的质量不佳,而随着作业时间延长,模具吸收熔融状聚乳酸的热量而升温,造成模具的温度可能介于80C-130C,但作业时间继续延长后,模具的温度可能就会升高而超过130C,如此将造成模具的冷却效果不佳,因而制品可能在尚未完全定型的状态下脱模,造成最终的制品可能会有变形量过大的问题。另外,虽然有一种传统的模具本身即设计有加热及冷却的装置或管路,然而模具本身设计有与制品相同形状的模穴,因此模具上的加热及冷却装置或管路设计时必须避开模穴,因此直接设置于模具上的加热及冷却装置不易使得模具整体温度均匀,而且每个不同的模具都需要设置加热及冷却装置或管路,其模具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方便进行温度控制的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它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内都分别设置有U形管,所述U形管内设置内管,所述U形管采用铜质管道,所述内管也采用铜质管道,所述U形管与所述内管的横截面都为圆形,所述内管内设置加热装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内管位于所述U形管内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U形管内可以通入冷却液,以方便进行冷却;当在需要升温的情况下,又可通过加热装置进行温度控制,由于加热装置位于U形管内部,提高了升温效率,且不会对其他方面的作用产生干涉或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上模座,2-下模座,3-U形管,4-内管,5-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它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内都分别设置有U形管3,所述U形管3内设置内管4,所述U形管3采用铜质管道,所述内管4也采用铜质管道,所述U形管3与所述内管4的横截面都为圆形,所述内管4内设置加热装置5。

所述内管4位于所述U形管3内的中部。

所述加热装置5采用电加热丝。

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成型机的加热单元,U形管3内可以通入冷却液,以方便进行冷却;当在需要升温的情况下,又可通过加热装置5进行温度控制,由于加热装置5位于U形管3内部,提高了升温效率,且不会对其他方面的作用产生干涉或影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