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793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通常包括有主流道、分流道和多个浇口,该浇口与注塑模具的型腔连通,熔料从注塑机的喷嘴进入主流道后经分流道分配,然后通过各个浇口分别进入到模具的各个型腔中。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模多腔的注塑产品中,位于最外侧的产品常常会出现填充不足导致产品缺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现有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中各个型腔所对应的浇口口径大小都相同,而各个型腔各个浇口与主流道之间的距离却不同,最外侧的型腔由于距离主流道较远,熔料在分流道中损失了较多的压力,导致是熔料的流动阻力过大,造成距离较远的型腔容易出现熔料无法完全填充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模具浇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一模多腔中位于外侧的注塑产品出现填充不足的技术问题,提高产品的成型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具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多个浇口,所述分流道分别连接所述主流道和多个浇口,所述浇口与所述模具的型腔连通,所述浇口的口径随着其与所述主流道之间的距离而确定,距离所述主流道越远的浇口的口径越大。

优选地,所述分流道包括第一分流道、以及多个分别与浇口连接的第二分流道,所述多个第二分流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分流道上,所述主流道连接在所述第一分流道的中点,位于所述第一分流道最外端上的第二分流道所对应的浇口口径最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流道的两外端上分别设有冷料井。

优选地,所述分流道与浇口之间圆弧过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注塑模具各个型腔所对应的浇口与主流道之间的距离来设计浇口的大小,使距离主流道越远的浇口的口径越大,距离主流道越远的浇口的口径越小,而距离主流道相等的多个浇口的口径则相同;使得熔料注入到各个型腔时,各型腔所对应的浇口处对熔料的压力达到平衡,从而使得熔料平衡均匀的注入各个型腔内,避免了出现位于分流道末端的型腔因填充不足而导致缺料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模具浇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2和多个浇口3,所述分流道2分别连接所述主流道1和多个浇口3,所述浇口3与所述模具的型腔连通,所述浇口3的口径随着其与所述主流道1之间的距离而确定,距离所述主流道1越远的浇口3的口径越大。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模具各个型腔所对应的浇口3与主流道1之间的距离来设计浇口3的大小,使距离主流道1越远的浇口3的口径越大,距离主流道1越远的浇口3的口径越小,而距离主流道1相等的多个浇口3的口径则相同;如图1中所示,图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四个浇口3距离主流道1较近,另外四个浇口3距离主流道1较远,因此,位于中间的四个浇口3的口径小于另外四个浇口3的口径;如此,当熔料从主流道1进入分流道2并分别流向各个浇口3时,流向距离较远浇口3的熔料因该浇口3的口径较大,减少了该浇口对熔料的压力,抵消了该浇口3与主流道1之间因距离增大而对该浇口3所造成的压力,使得熔料注入各个与主流道1距离不同的型腔时,各型腔所对应的浇口3处对熔料的压力达到平衡,从而使得熔料平衡均匀的注入各个型腔内,避免了出现位于分流道2末端的型腔因填充不足而导致缺料的现象。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列举的一个主流道1和分流道2及浇口3的分布示意图,分流道2包括第一分流道21、以及多个第二分流道22,多个第二分流道22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浇口3一一对应连通,另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分流道21上,主流道1连接在第一分流道21的中点,位于第一分流道21最外端上的第二分流道22所对应的浇口3口径最大;如此,位于图中的中间4个浇口3与主流道1的距离均相等,其口径大小相同;另外四个位于第一分流道21两末端上的第二分流道22所对应的浇口3与主流道1的距离也相等,其口径的大小也相同,如此,在本实施例1出8的模具浇注系统中,只有两种口径的浇口3,减少了浇注系统中不同大小口径的浇口数量,方便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道21的两外端上分别设有冷料井4,冷料井4用于储存每一次注塑开始时的熔料前端冷料,避免冷料进入型腔内影响注塑产品的品质;第一分流道21与第二分流道22、以及第二分流道22与浇口3之间圆弧过度,进一步减少了第一分流道21和第二分流道22以及浇口3对熔料所造成的压力,以使熔料流动更加的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