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870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接线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系统电线的集成度及可控性,通常利用接线盒组件来实现系统电线的汇总。

现有技术的接线盒组件包括支撑框及位于所述支撑框上方的接线盒,系统电线一般经过支撑框并进入接线盒内,接线盒内包括插芯,而后通过公插、母插的配合便可实现系统电线的导通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框利用厚度较厚的铁板弯折形成,支撑框不仅体积较大,而且整体较重,外形较丑,支撑框的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均较高。

同时,该种支撑框也造成了用户模具开框较大,占用空间导致用户模具增大,成本增加,结构复杂导致安装拆卸麻烦,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接线盒组件,包括:

支撑框,其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框及上盖,所述下框包括底部,所述底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上盖包括顶部,所述顶部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相互连通;

接线盒,其位于所述上盖远离所述下框的一侧,且所述接线盒具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其中,所述底部的周缘具有依次相连的若干下边缘,所述顶部的周缘具有依次相连的若干上边缘,所述下框和/或所述上盖还包括若干侧壁,所述若干侧壁连接所述若干下边缘及若干上边缘以形成中空型支撑框,所述下框具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一固定部,所述上盖具有第二限位部及第二固定部,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框相互组装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对位,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相互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的周缘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下边缘、第二下边缘、第三下边缘及第四下边缘,所述顶部的周缘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上边缘、第二上边缘、第三上边缘及第四上边缘,所述若干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框相互分离时,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三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下边缘及所述第三下边缘相互固定,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上边缘及所述第四上边缘相互固定,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框相互组装时,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一下边缘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上边缘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侧壁远离所述第三下边缘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上边缘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上边缘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下边缘相互连接,所述第四侧壁远离所述第四上边缘的一侧与所述第四下边缘相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三侧壁上形成有格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三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上边缘和/或所述第三上边缘上对应形成有第二固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下边缘和/或所述第四下边缘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槽,所述第二侧壁和/或所述第四侧壁上对应形成有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上盖,所述凸柱朝向所述上盖的内侧凸伸出所述第二侧壁和/或所述第四侧壁,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框相互组装时,所述凹槽至少限制所述凸柱沿所述凸柱的凸伸方向脱离所述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盒组件与模板配合使用,当所述接线盒组件与所述模板相互组装时,所述下框的所述底部及所述模板之间形成有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为中空型支撑柱,所述下框及所述模板之间通过螺丝锁固,所述支撑柱套设于所述螺丝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盒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盖上的标记牌,所述标记牌对应所述第二开口设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接线盒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利用下框及上盖的合理配合实现支撑框的成型,整个支撑框结构简单、稳定,组装、拆卸过程简便,在保证支撑框整体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支撑框的最薄化设计,整个支撑框重量较轻,制造、运输成本均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接线盒组件第一角度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接线盒组件第二角度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接线盒组件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框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框对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框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接线盒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接线盒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未标示),其包括如图1所示的接线盒组件100,所述接线盒组件100用于实现系统电线的汇总。

结合图2及图3,所述接线盒组件100包括支撑框10及接线盒20。

支撑框20可为钣金铁框,但不以此为限。

这里,可以根据接线盒20的数量及尺寸设计不同大小的支撑框20。

支撑框10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框11及上盖12。

所述下框11包括底部111,所述底部111包括第一开口1111。

这里,第一开口1111为一个完整的开口,其尺寸较大,便于系统电线穿过第一开口1111,且可减轻下框11的重量。

所述上盖12包括顶部121,所述顶部121包括第二开口1211。

这里,上盖12上可形成有并排分布的若干第二开口1211,第二开口1211的数量可与接线盒20的数量相互匹配。

上盖12上对应第二开口1211还可锁附有标记牌125,标记牌125可实现若干接线盒20的组别识别,防止后续插接错误。

所述第一开口1111及所述第二开口1211相互连通。

接线盒20位于所述上盖12远离所述下框11的一侧,且所述接线盒20具有连接口21,所述连接口21与所述第二开口1211连通。

如此,系统电线可以依次经过第一开口1111、第二开口1211、连接口21而进入接线盒20内。

结合图4至图6,所述底部111的周缘具有依次相连的若干下边缘(111a、111b、111c、111d),所述顶部121的周缘具有依次相连的若干上边缘(121a、121b、121c、121d),所述下框11和/或所述上盖12还包括若干侧壁(131a、131b、131c、131d)。

所述若干侧壁(131a、131b、131c、131d)连接所述若干下边缘(111a、111b、111c、111d)及若干上边缘(121a、121b、121c、121d)以形成中空型支撑框10。

所述下框11具有第一限位部(112b、112d)及第一固定部(113a、113c),所述上盖12具有第二限位部(122b、122d)及第二固定部(123a、123c),当所述上盖12与所述下框11相互组装时,所述第一限位部(112b、112d)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2b、122d)相互对位,所述第一固定部(113a、113c)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23a、123c)相互固定。

这里,利用下框11及上盖12的合理配合实现支撑框10的成型,整个支撑框10结构简单、稳定,组装、拆卸过程简便,在保证支撑框10整体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支撑框10的最薄化设计,整个支撑框10重量较轻,制造、运输成本均较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线盒组件100可与热流道系统里的模板(未标示)配合使用。

具体的,支撑框10的下框11靠近模板设置,下框11的若干下边缘(111a、111b、111c、111d)上形成有安装孔114,通过安装孔114实现下框11与模板的相互固定。

安装孔114为螺丝孔,可以通过第二螺丝31实现下框11与模板的相互固定。

安装孔114可以布满下框11,如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模板选择不同的安装孔114,或是根据与支撑框10相连的除模板之外的其他部件的形态选取不同的安装孔114,大大降低了支撑框10使用的局限性。

另外,当所述接线盒组件100与所述模板相互组装时,所述下框11的所述底部111及所述模板之间形成有支撑柱116。

这里,支撑柱116为中空圆柱型支撑柱,支撑柱116可以套设于第二螺丝31上,但不以此为限。

支撑柱116可为钢柱,但不以此为限。

通过支撑柱116的设置,可以将支撑框10垫高,以预留一定的空间来便于安装系统电线,同时,也可避免模板的热量过多地传递给支撑框10,提高支撑框10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框10的下框11的底部111的周缘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下边缘111a、第二下边缘111b、第三下边缘111c及第四下边缘111d,上盖12的顶部121的周缘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上边缘121a、第二上边缘121b、第三上边缘121c及第四上边缘121d,所述若干侧壁包括第一侧壁131a、第二侧壁131b、第三侧壁131c及第四侧壁131d。

当所述上盖12与所述下框11相互分离时,所述第一侧壁131a及所述第三侧壁131c分别与所述第一下边缘111a及所述第三下边缘111c相互固定,所述第二侧壁131b及所述第四侧壁131d分别与所述第二上边缘121b及所述第四上边缘121d相互固定。

也就是说,下框11的纵截面呈“[”型,且下框11开口向上,而上盖12的纵截面也呈“[”型,且上盖12开口向下。

当所述上盖12与所述下框11相互组装时,所述第一侧壁131a远离所述第一下边缘111a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上边缘121a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侧壁131c远离所述第三下边缘111c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上边缘121c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31b远离所述第二上边缘121b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下边缘111b相互连接,所述第四侧壁131d远离所述第四上边缘121d的一侧与所述第四下边缘111d相互连接。

可以理解的,当上盖12与下框11相互组装时,四个侧壁(131a、131b、131c、131d)正好围成一圈,此时支撑框10整体呈方盒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31a和/或所述第三侧壁131c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13a、113c),所述第一上边缘121a和/或所述第三上边缘121c上对应形成有第二固定部(123a、123c)。

这里,第一侧壁131a远离第一下边缘111a的一侧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1112a,第三侧壁131c远离第三下边缘111c的一侧向内弯折形成第三弯折部1112c,第一弯折部1112a及第三弯折部1112c上均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13a、113c)。

相应的,第一上边缘121a、所述第三上边缘121c上对应位置均形成有第二固定部(123a、123c)。

第一固定部(113a、113c)及第二固定部(123a、123c)均为螺丝孔,当上盖12与下框11相互组装时,利用第一螺丝30锁固第一固定部(113a、113c)及第二固定部(123a、123c)而实现上盖12与下框11的相互固定。

另外,所述第二下边缘111b和/或所述第四下边缘111d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部(112b、112d),所述第一限位部(112b、112d)为凹槽(112b、112d),所述第二侧壁131b和/或所述第四侧壁131d上对应形成有所述第二限位部(122b、122d),所述第二限位部(122b、122d)为凸柱(122b、122d)。

这里,第二下边缘111b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112b,第四下边缘111d向上弯折形成第四弯折部1112d,第二弯折部1112b、第四弯折部1112d上均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2b、112d)。

第一限位部(112b、112d)为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上盖12的凹槽(112b、112d),即凹槽(112b、112d)开口向上。

相应的,第二侧壁131b及第四侧壁131d均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22b、122d),第二限位部(122b、122d)实质为朝向上盖12内侧凸伸的凸柱(122b、122d),当所述上盖12与所述下框11相互组装时,所述凹槽(112b、112d)至少限制所述凸柱(122b、122d)沿所述凸柱(122b、122d)的凸伸方向脱离所述凹槽(112b、112d)。

也就是说,当上盖12与下框11相互组装时,第二侧壁131b及第四侧壁131d遮挡住第二弯折部1112b、第四弯折部1112d,且由于凸柱(122b、122d)的头部尺寸较大,凸柱(122b、122d)不会沿水平方向脱离凹槽(112b、112d)。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上盖12与下框11相互组装时,先通过第一限位部(112b、112d)及第二限位部(122b、122d)实现上盖12与下框11的相互对位,当上盖12与下框11对准后,第一固定部(113a、113c)及第二固定部(123a、123c)恰好对准,通过第一螺丝30便可实现上盖12与下框11的相互固定。

这里,上盖12与下框11的配合方式简单,实现快速、方便的组装、拆卸过程,且配合精准度较高,提高了支撑框10的整体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固定部(113a、113c)、第二固定部(123a、123c)、第一限位部(112b、112d)及第二限位部(122b、122d)的数量、布局、配合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不以上述说明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31a及所述第三侧壁131c上形成有格栅,如此,可以提高支撑框10的通风散热效果,保持支撑框10内干燥,避免位于支撑框10内的系统电线受潮。

同时,格栅的设计可以方便用户查看支撑框10内系统电线的情况,且可减轻整个支撑框10的重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7及图8,所述接线盒20包括下壳22及插芯23。

所述下壳22固定于支撑框10的上盖12处。

这里,可以利用第三螺丝32将下壳22锁紧在上盖12上。

上盖12上形成有若干排固定孔124,可以根据下壳22的尺寸选取不同的固定孔124,利用第三螺丝32穿过固定孔124而实现下壳22的锁紧。

插芯23容纳于下壳22中,下壳22的尺寸与位于其中的插芯23的尺寸相互匹配,插芯23根据插针数量不同可为16针插芯、24针插芯等。

具体的,所述下壳22具有一容纳部222,所述容纳部222的周缘形成有第一安装部223。

所述插芯23包括插芯本体231及位于所述插芯本体231周缘的第二安装部232。

当所述插芯23与所述下壳22相互组装时,所述插芯本体231容纳于所述容纳部222内,且所述第一安装部223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32相互固定。

这里,第一安装部223及所述第二安装部232可以通过第四螺丝33相互锁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芯本体231靠近所述上盖12的一侧形成所述连接口21,且所述插芯本体231与所述第二开口1211相互匹配。

也就是说,第二开口1211的大小容许插芯23通过,方便插芯23的安装及固定。

较佳的,第二开口1211的尺寸与插芯23下端的外轮廓尺寸相近,如此,插芯23与第二开口1211恰好匹配。

连接口21实质为连通插芯23若干插针的开口,当系统电线进入连接口21后,若干根系统电线分别对应若干个插针,并通过螺丝(未标示)将系统电线与连接口21相互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线盒组件100还包括与下壳22相互配合的上壳(未标示)。

上壳可以是直接与下壳22枢轴连接的保护盖,也可以是与下壳22相互分离的其他形态,例如,上壳为热流道系统感温元件的插头,通过插头插入下壳22实现接线盒组件100内的系统电线与感温元件的相互导通。

下壳22上还形成有搭扣224,这里,以位于下壳22左右两侧的两个搭扣224为例,但不以此为限,搭扣224也可为其他形态。

当上壳与下壳22相互配合时,通过转动搭扣224使得搭扣224的另一端与上壳相互固定,从而实现上壳与下壳22的相互固定。

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盒组件100的组装过程大致包括如下步骤:

将系统电线汇总,且系统电线于模板中穿出;

利用第二螺丝31及支撑柱116实现下框11与模板的固定,系统电线穿过下框11的第一开口1111;

将下壳22与上盖12相互锁紧,并将上盖12与下框11相互锁紧;

将标记牌225锁附于上盖12上;

将系统电线穿过上盖12的第二开口1211及插芯23的连接口21而使得系统电线接入插芯23内;

将插芯23与下壳22相互锁紧;

将上壳与下壳22相互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步骤之间没有限定的先后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盒组件100外形美观、结构简单新颖、结构紧凑、强度可靠、重量轻、方便实用,且可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模板、接线盒等,通用性强,接线盒组件100将系统电线集中到一处,方便标识、管理,且可保护系统电线。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